--作舟
看了今年台灣同胞在美國人口普查中所製作的宣傳品,我想起了一位大學時的同學。
那時,我剛來美國不久,語言學班裏隻有我和那位台灣來的同學。一次,我們倆和另外三名美國女同學組成了一個實習小組。討論間隙,我們開始聊天兒。具體的話題我記不清了,大概與方言有關。但是,當一位女同學問到我們的語言背景時,我毫不憂鬱地說:“We are Chinese.”
聽了我自告奮勇的回答,那位台灣同學麵無表情地對那個女同學補說:“Actually, I am not Chinese. I am Taiwanese.”
聽他這麽一說,我先是一愣,又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我記得和他聊天兒時,他告訴過我他的爸爸是河北人。也許我們上的是語言學的課,我想他的“中台分明”可能是從普通話和國語的區別來為美國同學區分的。
從語言學的角度,我也見到過很多來自香港和廣東的中國人也說過:“I don't speak Chinese. I speak Cantonese.”
在美國時間長了,我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為自己定位已經見怪不怪了;我也逐漸理解了那位台灣同學的說法,但我不能說我“完全明白”。
比如,“台灣人”是否跟“華人”、“中國人”和“華僑”完全沒有關係了?另外,用“台灣同胞”這個詞稱呼台灣來的人是不是也會遭到“台灣人”的反感?而我的那位同學明明知道他的父親是河北人,卻不承認自己是Chinese。
我不完全明白的是,當台灣人(包括祖父輩來自內地的)拒絕使用"Chinese"時,這個原本廣義的"Chinese"也就有了不同的內涵。我理解台灣人的政治立場,但是,從語言文字和文化上"Taiwanese"和"Chinese"之間是無法一刀兩斷的。
還有一個我不完全明白的地方是,如果台灣人拒絕使用Chinese是為了讓美國政府不要忽視台灣人在美國的經濟利益,那麽,在美國的中國人難道受美國國會的特殊待遇?
來自歐洲的移民也不會在普查表上看到自己國家的名字。我尊重台灣人在美國人口普查表上所填寫Taiwanese的自由,即“台美人”不再是“美籍華人”了。可能更多的語匯也要受到挑戰。
這兩個女孩子的彈唱挺有創意,讓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