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 西方視野下的台灣民主未來 zt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台灣是目前唯一實行西方民主製度的華人社會。從1988年算起到現在也有二十二個年頭了。然而,如何解讀台灣民主的成敗,卻眾說紛紜。甚至是否現在能否評判都有爭議。22年從人類的角度已不算短,要知道,中華民國不過才38年就走進曆史。別忘了,大陸改革開放1978年開始,22年後已經是2000年,進入21世紀了。難道到2000年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對改革成敗做出一個結論嗎?

認為台灣民主成功的群體理由如下:台灣用二十二年建立了穩定的政黨輪替的民主形式。這種競爭性的政黨政治已經深入人心,整個社會都接受了用選票進行政治選擇的方式。

而批評者和否定者理由更多,份量更重:台獨極端思潮成為主導性力量、選舉腐敗極其普遍而嚴重、經濟下滑、社會對立、媒體日益極端而封閉等等。

然而,無論肯定與否定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從華人社會或者兩岸對比的角度來看待台灣民主。但從西方的視野看台灣民主還不多見。

無論對台灣民主肯定或否定,都把台灣的亂象、民主的不足歸於台獨思潮的泛濫。其實這並不客觀。事實上,隻要一個社會民主化,必然會給各種思潮甚至極其極端的思潮創造政治空間,這在西方屢見不鮮。成功的民主製度往往能夠在提供自由政治空間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對之進入製約。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危機期間,法西斯主義十分興盛。美國、法國、英國也未能避免。但隻有在新生的民主國家德國以及獨立時間並不長的意大利王國、剛擺脫獨裁建立第二共和的西班牙獲得了勝利。特別是德國更是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將法西斯推上曆史舞台。而法西斯主義的基礎是極端民族主義。當台灣民主化時,國民黨由於自己的統治原罪以及李登輝對台獨的支持,從而未能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有效的遏製台獨思潮的出現和泛濫。

國家分裂力量在西方許多國家都存在。但處理方式和台灣皆然不同。法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科西嘉獨立運動聲勢浩大。法國通過一部法律,第一句話是:科西嘉人民享有如下權宜……。不料,立即被最高法院判定違憲,認為隻有法蘭西人民,沒有科西嘉人民。象加拿大,即使獨立力量采用公投的和平方式尋求獨立,依然遭到聯邦政府的強烈反對:取消了魁北克的公投權力,並通過法律,隻有聯邦各省都投票同意,才能夠獨立。最後更進一步清晰化:不管公投結果如何,必須由聯邦批準,實際上堵死了任何獨立的可能性。

如果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能夠有效遏製台獨思潮,台灣的民主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台灣民主惡質化,很大程度與台獨的興起有關。這包括刻意製造族群對立、社會對立、民主民粹化。而這又導致各政黨把本來正常的選舉和政黨輪替當作“生死之戰”、“主權交接”。任何層麵的選舉都會上升到全黨總動員,激烈程度到“割喉戰”。有人說台灣選舉過多,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卻不是根本性的原因。西方國家選舉也不少,哪有象台灣這樣的?特別是台灣就是非選舉期,照樣是選舉心態。無論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仍然是一幅選舉心態。看看各自控製的媒體就明白了。一個每年365天都是選舉心態的社會,怎麽可能會有希望和前途?社會怎麽和諧,經濟怎樣發展?

台灣民主惡質化的第二個方麵就是大規模的賄選。盡管台灣當局對賄選打擊日益嚴厲,如買票判十年,賣票判五年。然而,麵對這種非常私人的交易和有限的警力是很難有效的。從政治學的角度講,賄選一般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貧窮和貧富差距較大。二是選舉人口規模較大。其它的還有選舉方式、大規模溝通的成本也對賄選有影響。台灣顯然都不符合這個條件,但何以台灣賄選仍然嚴重存在呢?這除了台獨造成的選舉過分動員,還與華人社會濃厚的人情傳統和社會結構的宗社性有關。賄選要想成功運作,必須要有中間的掮客。而華人社會傳統的宗社結構為賄選創造了先天性的條件。這就是為什麽在台灣,裏長、樁腳往往是賄選的關鍵。至於華人社會的人情,求人辦事,自然要有所表示。日常生活中不妨理解為傳統或情誼,但到了政治領域就是賄選了。這次在台灣觀選得知,就是百姓找立法委員辦事也要付錢。在百姓看來,這未必是賄賂,而是人情。

這次在台灣觀選,對媒體最大的感受就是觀點的極端與生存的艱難。媒體要麽象《自由時報》,天天搞文革,要麽象《蘋果新聞》,天天搞花邊。稍微嚴肅和有格調的《中國時報》則破產賣掉。國際新聞成了點綴,整個台灣陷入實際上的信息孤島。台灣媒體在民主時代和新聞自由的背景下走到今天,確實令人意外。表層原因是是台灣社會從政治極權轉向民主時代的市場極權造成的。如果說政治極權尚可以抗爭,還有它所不能覆蓋的地方,市場極權則無處不在,直接決定生死。但如果從西方來看,卻並沒有出現台灣這樣的狀態。真正的原因應是西方的民主和新聞開放都是逐漸演變的,既培育了適應市場的媒體也培育了不同層次的讀者。而台灣休克式的民主突變,把過去依靠官方的媒體一下推向市場,生存自然成為首位挑戰。哪裏還有可能培育格調、培育市場、培育讀者群體?再加上台獨思潮造成的極端政治對立,在這雙重的壓力下,台灣媒體還有什麽別的選擇嗎?就這樣,台灣媒體就由“威權時代的哈巴狗變成民主時代的瘋狗”。哈巴狗固然無益,至少無害。瘋狗呢?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大陸對台灣民主化的影響。由於內戰的原因,強弱分明的兩岸長期敵視和對立。就是在這個曆史條件下,台灣開啟了民主化。如果兩方對立,弱小的一方先實行民主化,強大的一方自然會利用對方的民主化進行滲透。過去中華民國時期就是一例。現在大陸自然也不例外。台灣民主化前,是鐵板一塊的大陸對鐵板一塊的台灣,誰都想滲透,誰也滲透不進去。但台灣民主化後,由於台獨思潮的出現,島內出現分裂的對抗,則出現團結的大陸與分裂的台灣這種格局。根據綠營誇張的表述,現在台灣的政治、經濟和媒體命脈都被大陸所控製。如果此說為真,一個政治、經濟和媒體命脈都被大陸所控製的台灣,它的民主之路還能走向何方?就是不采綠營的說法,大陸對台灣的影響現在也是全方位的。政治上,國民黨和中共共同遏製台獨。經濟上,台灣和大陸基本一體化,而且正處於進一步的深化當中。每年雙邊1200億美元的貿易額中,台灣順差700多億。至於媒體,倒閉的《中國時報》被大陸台資企業旺旺連夜收購、也是相當耐人尋味。其它媒體則出於吸引陸資企業廣告的緣由,主動自律,盡可能回避大陸敏感的事件,也顯示大陸對台灣的影響是越來越大。

從曆史上看,一個製度實施以後,如果要調整和提升,往往極為艱難。常常是麵臨空前危機的時候----不是戰爭就是嚴重的經濟危機,或者政變、革命。西方民主製度就是這樣走來的。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建立在文革這樣災難性的後果之上的。所以台灣的民主惡質化是無解的,除非危機積累到爆發點。隻是在華人民主社會危機積累到爆發點,隻有一個先例,就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38年,其後果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這一次台灣的民主演變能否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呢?

所有跟帖: 

安啦,老百姓還是安安生生的生活,政治亂相而已 -嗬嗬。。。- 給 嗬嗬。。。 發送悄悄話 嗬嗬。。。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10 postreply 20:32:42

說的很有道理。 -不明則問- 給 不明則問 發送悄悄話 不明則問 的博客首頁 (14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1:38: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