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台灣新政治僵局正在形成 風暴逼進(圖)

來源: 張一眸 2009-12-06 14:21:1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4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張一眸 ] 在 2011-01-08 08:16: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0912/6/10115866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此次選舉應也不致動搖台灣社會的大格局。

  /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台灣的外在情勢正在形成一個大風暴,此次地方選舉則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兩個風暴共伴牽引,民眾必須警覺,最後小風暴可能被大風暴所吸收吞沒。

  社論說,台灣外在大風暴的內容是,中國崛起對台灣的政經壓力增加、美國的國際守望角色轉型,美日兩國與台灣的政治聯結趨弱;台灣內部政治所形成的小風暴,表現於此次地方選舉中的卻隻是無謂的亦沒有答案的嗆聲謾罵、派係、賄選、黑函、八卦,與內耗空轉。這一內一外一小一大的兩個風暴,層次、內涵、力道皆有天壤之別;目前已可見到大風暴正漸漸吞沒小風暴,小風暴則兀自仍在茶壺裏翻騰不已。

  沒有跌破眼鏡,開票結果一如預期。花蓮傅昆萁高票當選,是國民黨內憂的代表性事件,宜蘭縣呂國華落選則是國民黨外患的代表性事件。但宜花兩縣的變天未必能擴張解釋。就花縣言,國民黨一定不可提名傅昆萁,而傅昆萁一定會當選,及傅昆萁仍然將以“正藍”自命,這使得花蓮的選局不具太大政治意義;左右選情的主要因素是傅個人的操作能力,他兩案皆判刑仍獲選民高票青睞,但台東黃健庭“僅”起訴求刑十年卻贏得十分辛苦,可見選民的取舍並無標準。花蓮之選局,政治意味不高,反而要看法院何時定讞。宜蘭則僅以取消童玩節一事即可使呂國華落敗,而林聰賢的口才應對亦略勝一籌,加上天王助勢,藍天遂又變回綠地;但與林義雄、陳定南、劉守成等民進黨前輩相較,林聰賢可謂已是淺綠,因而與宜蘭當年民主狂飆時代的選舉已有不同的意趣,童玩節畢竟是一個人文重於政治的議題。

  最值得注意的是,從開票結果的整體態勢顯示,國民黨的社會支持普遍地、大幅地下降,民進黨則大致普遍上升,這是國民黨的大警訊。桃園縣吳誌揚僅得三九六二三七票(五十二%)而“險勝”鄭文燦,台東黃健庭則被民進黨新銳劉棹豪緊咬不放,皆反映出藍軍票倉生變,人心動搖。相對而言,綠軍除在雲、屏兩執政縣拉大優勢外(嘉縣藍綠差距縮小),在其他地區的選票亦大抵皆有可觀成長,似已漸漸脫離扁案陰影。

  民進黨雖有進展,但這樣的勝利尚不具全局意義;國民黨則仍掌握“中央”執政地位,但底盤已見鬆動。就“國家”整體情勢看,這次選舉值得關注的仍是前述台灣內外的那兩個風暴的牽引互動。

  社論指出,雖曰“所有的政治皆是地方政治”,若從“中央”鳥瞰地方,這句話有其道理;但若反過來,從地方上看“中央”,就未必能說成“所有的地方政治皆具‘中央’層次的政治意義”。此次選舉對“中央”馬政府的統治基礎堪謂重傷,但並未對“國家”全局找到新的答案。基層鬆動,但對“國家”全局卻無新的答案,可以想像的未來情境可能依然是:繼續內耗、空轉。

  民進黨必須正確解讀此次勝利。說來極度諷刺,民進黨此次選舉的競選口號仍是“地方包圍中央”,及“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但這兩句口號其實早已曾經實現,卻均經證實為虛無。民進黨非但曾經成功地以地方包圍“中央”,且執掌中央政權達八年之久;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口號,卻落得貪腐無狀、社會撕裂,及“國家”危亂不可終日。現在,若說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贏了,但民進黨因而就能在二○一二年重新在“中央”“綠色執政”嗎?倘若重新執政,又能為“國家”全局帶來什麽“品質保證”嗎?如果答案是未必,則這次選舉的輸贏恐談不上與“國家”全局的關聯。正如,民進黨在選舉中反對ECFA,亦隻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未提出宏觀“國家”全局的替代方案,總不至於仍是“正名製憲”吧?

  同理,國民黨在此次選舉遭到重挫,馬英九個人的領袖威望尤受重傷;但是,多數人民因此就會完全揚棄馬英九的“國家”全局思維,或完全否定其存有爭議的領導風格嗎?看一看台美日中四邊關係的巨變,人民會迎接民進黨重返“中央”再執政嗎?如果答案亦是未必,則此次選舉應也不致動搖“國家”社會的大格局。

  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中,部分致勝因素是如宜蘭童玩節取消及張花冠辭“立委”職之類的話題,再加上更低層次的派係、黑函、八卦等選舉操作,甚至連地方治理的議題都被邊緣化,遑論具有“國家”全局的意義;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執掌中央政權八年後被推翻,則是因可怕的集體貪腐、毀憲及玩火自焚地操作台美中關係所致;這些才對“國家”全局有影響。故而,民進黨在二十年前主張地方包圍中央,是有意義的,那涉及民主轉型及對“國家”前途的辯論;但在民進黨主政禍國八年之後,仍奢談“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雖或仍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不可能就此視作鋪平重返中央執政之路。

  社論指出,新的政治僵局正在形成。國民黨在基層紮不下根,民進黨則在“國家”全局上找不到出路。這是“中央”與“地方”的剝離,更是“‘國家’內部政治”與“‘國家’外在情勢”的剝離。這種“頭腳分離/身首異處”的局勢若是繼續走下去,國民黨、民進黨在大小選舉中有輸有贏,但“國家”社會卻必定大輸。茶壺裏內耗空轉的小風暴,必難逃外在大風暴的牽引;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必被“國家”外在的大風暴所吸收吞沒。聯合報昨日社論呼籲朝野領袖共建“國家”願景,正是出自此種憂思。

  台諺說:樹頭站得穩,不怕樹尾作風台。然而,這次選舉似乎顯示樹頭(根)已見鬆動,風暴正漸逼進,台灣這棵樹能禁得起狂風暴雨嗎?

所有跟帖: 

茶杯裏的風波而已 -吃飽吃好- 給 吃飽吃好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09 postreply 22:48: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