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台生能讀能玩 搞社團 教授對研究生論文要求高

來源: ChinaNoOne 2009-11-25 09:12: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7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hinaNoOne ] 在 2011-01-08 08:16: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 2009-11-25
* 旺報
*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陸生認為台灣畢業論文答辯形式很紮實。圖為今年台大畢業典禮,畢業生們漫步椰林大道上。(王錦河攝,本報資料照片)

 ▲陸生認為台灣畢業論文答辯形式很紮實。圖為今年台大畢業典禮,畢業生們漫步椰林大道上。(王錦河攝,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日前宣布將爭取明年六月前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也引起對岸媒體報導陸生來台所見。《中國青年報》以陸生看台生「能讀能玩」、台灣「治學氛圍濃厚」做結,對台灣高等教育體係留下深刻印象。

 過去大陸大學生隻能以「交換生」身分來台就讀,據教育部統計,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愈來愈頻繁,過去8年來台陸生已突破1.7萬人。

 正在東海大學做交換生的北京語言大學大三生肖軍,對台灣學生的「能讀能玩」留下深刻印象:「大三、大四的學生活躍於各個社團,選很多課;不熱中出國,而熱中考研、托業(即TOEIC,台灣稱多益)。」大陸大四生多半整年都忙著找工作,台灣學生的模式讓肖軍大開眼界。

 台灣治學氛圍 比陸務實

 但是台灣學生的學業壓力並不比大陸學生小,尤其研究生。曾到台灣交流的北京大學畢業生付雁南,深感台灣的治學氛圍「比大陸務實和濃厚」。她曾參與一次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最大感觸是「台灣學生和教授明顯不是在走過場」,論文裏一點點紕漏都會被台下的教授們以近乎刻薄的方式提出。

 台灣的學位評審除了學校的教授團隊以外,有的會邀請業內人士,這一點也和大陸不太一樣。

 《中國青年報》表示,台灣的研究生一般3年畢業,從第2年起就要準備論文大綱口試,一到提出論文大綱的季節,研究生們紛紛上緊發條。

 在台灣同學看來,大陸學生的特色則是認真刻苦、中規中矩。

 就讀廣州暨南大學大三的台生「柚子」認為,台灣的教育比大陸更活潑,台灣同學也比較幽默。「柚子」回憶自己在台灣讀小學時,國文老師讓同學們上台演講《我最尊敬的人》,原本是個嚴肅的題目,同學們卻念打油詩或穿插笑話,全班哈哈大笑。而在暨大,柚子曾以較活潑方式上台做簡報,但全班沒有人理解,讓柚子覺得超尷尬。

 畢業生沒經驗 台企寬容

 世新大學新聞係教授羅曉南表示,陸生吃苦耐勞、上進認真,對老師也很有禮貌。他認為陸生來台會對台生有所啟發;而台灣的環境能為陸生創造多元的生活體驗,「雙方在學習中可以截長補短。」

 此外,相對於大陸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勢嚴峻,台灣企業對大畢生的態度,也引起注意。

 「這幾天我接觸了台北科技大學王教授,他特別注重學生參與學術交流,要求學生抓住機會與大陸學者討論,」正在台灣高雄出席第8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研討會的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唐春安認為,台灣研究生更關心知識麵的擴展,強調長線學習。唐春安也接觸了一些台灣工程企業負責人,發現企業招聘關心應聘者的綜合素質和發展前景。他認為,台灣企業更包容畢業生就業初期沒有經驗。

 醫學水平高 願來台讀研

 在義守大學健康管理係做交換生的廈門大學生李夢瀅表示,如果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她會考慮來讀研究所,「畢竟生活費和學費都比較劃算,而且台灣醫學學術水平也不錯。」

 世新大學教授羅曉南建議陸生,到台灣讀書之餘應該四處走走。「台灣文化的珍貴在於呈現精緻文化,尤其保存了城市文化與傳統文化!」羅曉南認為,台灣展現了現代公民素養,關懷弱勢群體、誌工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建設等「軟實力」,是大陸「經濟至上」的發展過程中仍未企及的部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