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 從國民黨中常委風波看民主的選舉 zt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馬英九再次回鍋做黨主席,應是深思熟慮之舉。其意是要以黨輔政、以黨強政,集中力量在剩下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交出一付至少可以確保連任的政績。然而,出乎他想象的是,剛當上黨主席,還未等黨在輔政、強政上發揮任何作用,他卻不得不先離政而治黨。這就是台灣政壇聚焦的國民黨中常委選舉賄賂醜聞。

與陳水扁貪腐敗醜聞相比,國民黨的這次醜聞有兩個不同點:一是黨內選舉。二是與執政無關。至此,台灣民主的腐敗從選舉,包括黨內選舉,到執政環節,都無一避免的與腐敗相連,構成一個民主社會的腐敗完整鏈條。由於外界往往聚焦一個黨在執政期間的表現,因此往往忽略在黨內選舉、政黨選舉這兩個環節。其實無論國民黨、民進黨,還是民主的發源地西方,都是如此。

民進黨1986年一成立,就宣揚民主和清廉。然而民主政治自有其邏輯,這個口號很快就成了反諷。由於民進黨是在野黨,腐敗首先滲透的是黨內的初選。民進黨的初選與美國交給不分黨派的選民的開放式不同,是封閉式選舉。僅局限於有黨員證的黨員。於是許多候選人便以代交黨費的方式,將一群黨員養在身邊,成為自己的鐵票隊伍,人頭黨員。這些黨員往往有相同的戶籍。有此候選人把這些黨證放到身邊,根據需要隨時使用,成為口袋黨員。曾擔任過“國大代表”的民進黨員張富忠搜集了8萬多有投票權的黨員戶籍。在以電腦處理這些資料時,隻要戶籍相同就淘汰,結果隻剩下5萬餘人,3萬多是沒有戶籍的人頭黨員。這正應了台灣百姓的口頭語:沒有錢,莫要選。

黨內選舉結束之後,就是兩黨、多黨對決,這種選舉導致的腐敗立即從黨內蔓延到整個社會。並且由於選舉費用越來越高,從而使得選舉成為“選災”。僅以第一次政黨輪替為例,每個政黨的開支都超過一百億新台幣,建造了金錢鋪就的“總統路”。在最後一刻,清廉的民進黨最後三場造勢活動就花了八千萬至一億,光舞台一場就一千萬。而這個時候“九二一地震重建”還在進行,他們一天的選舉開支就可以幫20個社區建1400戶組合屋。根據台灣的選舉法,對選舉費用是有最高額限製的,而且也要求收支申報。但由於都是候選人自做自賬,選舉委員會又沒有專業審計人員審核,也就走了形式。這一點和法國相同。(選舉法曾規定政黨公開政治捐款可抵所得稅,於是有的企業自己成立一個黨,什麽也沒幹,選舉後就去申報,成功避稅)。

隨著台灣選舉法的完善,其它賄選的方式就隨之出爐。台灣選舉法規定不得宴請選民,但對各方成立的後援會卻沒有相關規定。於是陳水扁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在高雄以“龍蝦大餐”招待4萬人,國民黨的連戰更是以“海鮮餐”招待10萬人。按規定雇人散發傳單可以發補助費,結果卻變成了人人都給補助費,是否發傳單卻無人管的“買票現象”。

政黨不是銀行,不是造幣廠,如此之高的選舉費用,隻能來自財團。政商就這樣在政權未定之時就已先行勾結。正如扁嫂在法庭中所供述的:選舉時,錢象潮水一般湧入官邸,愁的是如何把錢弄出去。所以陳水扁執政後,其本人、其家庭、其親信全力貪腐就不足為奇了。雖然陳水扁入獄了,麵對參選的馬英九和謝長廷,人們實在是有疑問:他們的選舉經費何來?怎樣回報呢?

其實除了選舉時的腐敗,還有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選舉手段。為了出奇,出新,各方無所不用其極。95年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朱星羽把一輛報廢的坦克放到平板車,自己則拿著軍刀立在坦克的炮塔上,助手則穿陸戰隊服立於兩邊,同時還發射用宣傳材料製作的“炮彈”。而第一個在立法院動武的朱高正,則以精神病人組成的樂隊做為自己遊行隊伍的先導。

台灣選舉中的另一個奇觀是黑道社會的全麵介入和滲透。過去見到警察就跑的黑道,現在通過選舉成為議長,議員,對著警察公然咆哮。1994年全部851位縣市議員,有黑道背景的高達286名。有的議長開會時居然被當場開槍打死,有議長走路時竟然掉出兩把槍。有議員公然尋仇,當著對方下跪的母親當場開槍殺人(台灣曆史上最年青的議長、1981年打黑時入獄的屏東縣的鄭太吉)。麵對黑金政治,九十年代擔任“法務部長”的馬英九和繼任的廖正豪都力主打黑,卻都很快被免職,打黑不成反被黑打。

盡管相對台灣這種“民主初哥”,美國等西方老大則有著較為完善的規定,但仍然是無法實質性地改變。美國水門事件後,國會大幅度削減了個人和公司捐款的給候選人的數量。但是對個人和企業組成委員會、然後再捐錢給委員會,再由委員會捐給個人的做法卻無限製。於是政治行動委員會迅速增加,從此時的600家增長到現在的5000家。在總統選舉期間,可以提供10億美元給候選人和政黨。眾議院平均可得20萬美元,參議員則可得200萬美元。2002年美國通過麥凱恩—菲因奧德改革法案,2003年最高法院通過憲法審查。當時各界一片歡呼。結果到了2004年,就開始失望。一是法案並不真正具有限製意義。二是候選人為突破費用限製而不接受政府提供的經費幫助。

眾所周知,西方民主是建立在選舉基礎上的。正如主張精英民主的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一書中所強調的:無選舉即無民主。然而,正是這種沒有選舉就沒有民主,沒有錢就沒有選舉的本質,決定了民主與腐敗的無法分割的關係,也就決定了民主華麗外衣背後的實質。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346915.html#corr_comment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