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 中國模式終結西方民主一元化時代 zt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

上世紀冷戰結束後,日裔美國學者福山出版了《曆史的終結》一書,提出民主是人類發展的最後階段,頗有冷戰時“共產主義”是人類最高階段或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最後階段之風哉。不料,冷戰結束二十多年,全球實踐給出的答案卻是:民主一元化時代的終結!

首先發揮終結作用的是前蘇東轉型國家。俄羅斯全麵、徹底民主化後,卻幾乎國家整個崩潰。經濟縮水50%,國家靠借債度日,甚至葉利欽做手術都要請美國醫生、國家的腐敗達到失控的程度。上,國家朝不保夕,下則民不聊生,以至出現和平時期人均壽命減少的罕見現象。其他東歐國家雖然有西方的支持,但大多表現不佳。經濟長期不振,更在全球經濟危機中首當其衝。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甚至由於高層的嚴重腐敗和有組織的集團犯罪泛濫,被歐盟經濟製裁。用台灣知名評論員南方朔的話說就是:“整個東歐的民主化,沒有一個好國家,勉強還算OK的隻有捷克。”而捷克又是東歐國家中唯一一個一分為二的國家”。

其次,西方不惜以武力建立起來的兩個民主政權的失敗。阿富汗和伊拉克是美國為首的西方以武力建立和維持的兩個民主政權,到現在連最起碼的安全都無法維持。成為世界上最為危險的兩個國家。除此之外,這兩個國家的腐敗均名列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末位。據法國媒體報道,阿富汗民選政府把80%的國際救助款貪汙。

第三,西方自身的危機。冷戰後二十年,西方的經濟忽然失去了活力,日本停滯了二十年,西歐則長期處於緩慢增長。美國一度增長十分的迅速,待到泡沫崩潰,全球經濟危機來臨,才令真相大白。除此之外,美國在應對颶風來襲、法國在應對高溫等自然災害上,反應極其緩慢,造成雖是天災更是人禍的後果。

最後,中國模式非同尋常的成功,成為第三世界國家新的現代化的榜樣。中國冷戰後僅用了二十年,就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據2009年上半年的數據,已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外匯儲備更是高居世界首位,還兼美國最大的債主。更為可貴的是,中國不僅僅取得經濟上的巨大成功,更在抗擊各種突發的自然災害中表現極其亮麗,舉世讚歎。這次襲擊兩岸的台風,意外的成為兩岸製度對比的良機。大陸不僅事先成功疏散上百萬民眾,造成的損失極小,而且在台灣由於應對無力釀成空前災難時,又迅速予以救助。而台灣不僅事先防範不足,事後救助不力,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是,居然政黨還要發“國難財”,全力進行政黨惡鬥。

這一輪的民主化退潮,有一個特殊因素,就是全球化。雖然全球化是西方一手主導和全力推進的,然而現在卻發現,民主並不能很好的適應全球化。這恐怕是民主體製表現不佳的重要時代背景。全球化導致競爭更加激烈,各種經濟要素周轉更加迅捷,經濟管理日趨複雜。這在以三權分立、普選和高福利為特征的現代民主,顯然無法適應。2005年,法國舉行歐盟憲法公投。盡管這是法國人起草的而且對法國利益進行了盡可能照顧的一部法案,卻由於民眾對全球化的擔憂,而被否決。法國經濟長期不振,藥方卻極為簡單:增加工作時間,減少福利。但在普選的條件下,已經不可能進行改變。任何想改變的政黨都將麵臨下台的風險。而三權分立下,卻無法有效應對經濟發展的挑戰。此次經濟危機,中國四萬億救市資金迅速投入並生效,引發全球讚許。而美國為了通過一個救市計劃,不僅財長要給議長下跪,總統還要出語威脅。就是如此,還是經過否決再討價還價,才獲得通過。麵對百年一遇的危機,如此緊要關頭,還要尋求程序正確,顯然無法滿足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需要(美國曆史上多次出現總統對外簽署的協議無法被國會批準的情況)。此外,麵對危機,中國可以減少工作時間,降低工資,以共度難關。而被稱為“美國的心跳”的通用,這個汽車行業的巨無霸,不僅無法削減福利,甚至也不能減少時間和工資,隻能選擇雙輸甚至多輸的破產之路。

如果說東歐和西方的失敗隻是令民主失去民心的話,中國模式的成功則給了其他國家另一種選擇。目前究竟什麽是中國模式,並未定論。但至少可以有這樣幾點。
一是國家體製上的“議行合一”,即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議行合一。“議行合一”的主張在西方源遠流長。主張人民主權的盧梭,就堅決反對三權分立,主張立法權和行政權合二為一“議行合一”製(其原話為:“人們所能有的最好的體製,似乎莫過於能把行政權與立法權結合在一起的體製”)。除了中國外,當今世界,西方民主國家瑞士也是實行“議行合一”的委員會製。

二是治國的民本主義。中國五千年文明史雖然沒有西方民主的基因,但卻有著悠久的民本思想。這在屢次自然災害中的表現得到印證。反觀民主社會下,任何災難都成為政治惡鬥的劫材,這種民主社會下的政治災難學、政治倫理學與中華文明是格格不入的。其實說來也正常,任何一個政黨想執政,不僅自己表現要好,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對方的失誤和犯的錯誤。對方越失敗,國家損失越大,老百姓越不滿,反對黨就越有機會。這也是為什麽台灣發生五十年一遇的水災,民進黨卻趁火打劫,而不是共體時艱。

最後,如果從國民性上來講,中華民族的勤勞、進取是最適合全球化的。這和西方安於享樂,追求從出生到墳地的福利完全不同。當然,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中國走向某種形式的福利國家不可避免,但麵對前車之鑒的西方,中國仍然會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日本由於企業終身製,因此沒有建立任何社會福利製度。美國則是發達國家唯一沒有全民醫療保險的國家)。而且我相信,製度可以改變,國民性卻不會變,勤勞將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基因。

現在就預言西方民主製度就走進曆史還未時尚早,這一次民主製度是否能夠象過去一樣顯示其適應和調整能力,還有待觀察。但民主一元化時代的終結卻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伊斯蘭社會通過探索找到一條沒有石油也能成功發展經濟的道路,也許將來的世界就是真正多元的和諧而和平的世界。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27866.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