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走了,南台灣滿目瘡痍。
我住在台南市,周邊的很多縣市已經淹水,正等待救援。雨一直在下,南化水庫裏的水已經變成濃稠的泥漿,水濁度一再降不下來。北高雄和南台南從禮拜天開始停水,整個城市一滴水都沒有。沒有辦法洗澡,渾身黏答答;頭發一縷一縷的糾結在一起,黏膩膩的貼在頭皮上;馬桶已經開始散發難以忍受的惡臭了。吃了三天麵包。沒有水,什麽都不能煮。麵包店裏整天擠著滿滿的人在搶購麵包。我異想天開,以為可以買一些礦泉水,實在受不了就用一瓶礦泉水擦擦身體。我為自己的聰明暗自喝采。可我看到的是好像被搶劫了一樣的超市,不用說水,連飲料架都是空的。泡麵沒有了;餅幹沒有了;罐頭也沒有了……
整個城市,真的沒有水。
終於,有好消息了。禮拜二晚間,有新聞說台南將在裏拜三分區供水,某媒體幹脆把分區供水的時間列成表格,大剌剌的貼出來。我們的小區附近是醫院,水車給醫院送水的時候大家就去跟著接一點水,起碼可以衝馬桶。禮拜二的晚上我也儲了一桶水,想著隔天可以有水,於是用半桶水洗了個澡,剩下的半桶衝馬桶。禮拜三一大早,我就打開水龍頭等,時間一小時一小時過去,直到禮拜三午夜,打開水龍頭,連個水滴都沒有。接著中廣新聞上說:台南會在12小時之內恢複正常供水。在無水的狀況下苦撐了數日的大家再次高興起來。可是,現在已經是8月14日淩晨一點,水還是沒有出現。晚上的時候有人耐不住,已經往水廠打過電話,水廠的負責人說那隻是我們希望可以在那個時間供水,但雨一直下,水濁度降不下來,還是沒有辦法供水。
還是今天的新聞,說馬英九拒絕國際援助遭民眾抗議。可是昨晚行政院明明已經出來辟謠了。二十分鍾後,同一電視台的同一文件新聞裏,主播用甜美的聲音說:「馬總統接受日美以及大陸的援助。」這家電視台真是勇氣可嘉,可以響亮的抽自己一個嘴巴。
再說昨天的新聞,高雄縣的小林村一再有好消息傳出,陸續有人獲救,這真的是好事。某電視台的現場記者真的是喜出望外,采訪獲救者,問:「請問,你現在是什麽心情?」經曆過一場大災難的洗禮,這位獲救者應該有什麽心情呢?
我在兩岸的媒體裏工作過,相比較之下,台灣媒體的言論確實比大陸的自由。但是不是自由就是沒人管?自由是不是就可以不負責任的亂說話?我不是讀新聞專業的,可我至少知道一個新聞人要有最起碼的職業操守。曾經一個台灣媒體圈裏的朋友問我如何評價台灣的新聞圈。我說,我很喜歡這種敢把總統拉下馬的言論環境。可打開台灣的電視,同樣一件事,每家電視台都打著獨家報導的字樣,可實際上卻是大家資源共享--用的是同一組畫麵,甚至有時連說明圖表都可以用同一張,「獨家報導」已經成為電視台的口頭語了,至於是不是真的獨家,似乎沒有那麽重要,反正觀眾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獨家消息了。「獨家報導」有時候也會是真實的「獨家」--比如誰家的羊能發出類似人語言的聲音啊;哪裏的流浪狗又咬人啦等等此類。我說到這的時候朋友打斷我,說:「台灣就這麽一個小島,哪有那麽多新聞。那些記者也是每天累得像狗一樣好不好。」我回問他:「台灣這麽小,世界夠不夠大?台灣的電視台就隻能整天盯著家門口這點事嗎?」已經很多年了,很多國際上的大事我都是從大陸的網站上獲悉的。難怪有人說,全世界都在說全球化,就隻有台灣人還在整天強調本土化。
媒體平常做成什麽樣子對於大多數台灣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在大災大難麵前電視台還在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收視率,實在讓人忍無可忍。就昨天關於台南供水一事的新聞,有多少人因為這樣的假訊息而提前將儲備水用完?我相信播出這個訊息的媒體並不關心這一點。有人憤怒的開玩笑,說:「他們今天說有水,是一條新聞。明天說沒有供水,跳出來指責水自來水公司,這又是一條新聞。」我笑不出來了,從我進新聞圈那天開始,直到離開,從來沒有人教我這樣「做」新聞。什麽叫「做」新聞?我不知道別人怎麽看,我認為「做」新聞就是說謊。
我承認,媒體也要賺錢,電視台也要拚收視率。但責任呢?胡亂講出來的話造成的社會影響誰來負責?無傷大雅的一些事過去也就算了,了不起做做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僅此而已。可在成千上萬人尚承受災難的時候,還要把新聞拿來「做一做」嗎?整個社會已經訊息化了的今天,有多少受災群眾把媒體當作救命的稻草?新聞還有時間拿來「做一做」嗎?當年大陸一記者把香蕉癌錯誤的寫成吃香蕉會致癌,導致當年海南「蕉」賤傷農的事情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媒體常常被稱為喉舌,它說出去的話麵對的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怎麽可以毫無根據的亂說?
收視率可以維持電視台的生計,這個我懂。謊話滿天飛,整天胡言亂語自己都不知所雲的媒體能維持多久?我不知道。我隻想知道,明天的新聞可以給我們多少真實的東西?媒體說出來的話到底負不負責任?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