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新聞網發表李逸舟大文,分析何以台灣獨不了。無巧不成書的是,台北中國時報發表梁文傑鴻文,分析何以大陸統不了台灣。獨不了,也統不了,雖然各自言之成理,但卻也揭穿彼此的一廂情願。
兩位堪稱未來學的作家,都是從兩岸交流中得到啟示。統不了的邏輯從兩岸交流中看到台灣認同日益鞏固,而大陸則日益開放。獨不了的邏輯從兩岸交流中看到台灣擺脫了對抗大陸的立場,則統一終將水到渠成。
根據李文的獨不了邏輯,不但現在獨不了,到了將來,台灣人民透過兩岸交流慢慢就會接受大陸,故長期來說,獨不了預設了對統的樂觀。其實,許多台灣的獨派也持這樣的觀點,因此非常悲觀而恐懼。
根據梁文的統不了邏輯,不但現在統不了,等將來大陸慢慢開放與發展以後,還會逐漸接受台灣的觀點,甚至接受台灣獨立。故長期來說,統不了的邏輯預設了台獨的未來。據說,李登輝近來之所以願意轉而主張兩岸交流,就是基於大陸統不了的信心。
時間到底對哪一方有利?
統不了與獨不了的邏輯令人好奇之處,在於都認為在長期裏,時間有利於自己的一方。認為台灣人民會更接受自己做為中國人的獨不了邏輯,必須回答的是,為什麽中國人民不會在交流中更接受台灣不屬於大陸的現實?而認為中國人會逐漸放棄僵化主權立場的統不了邏輯,則應該回答的是,為什麽台灣人將來不會也放棄僵化的主權立場?
這種認為隻有對方的想法會改變,而己方的想法不會改變的邏輯,反映出的是一種隱藏的曆史目的論,亦即自己的社會是先進的美好的,所以沒有進一步演化的需要。相反的,對方的社會還有繼續演化或進展的餘地,所以到了將來,遲早會向自己的方向進步。
這兩種分析都有其道理,畢竟經由接觸後,兩岸人民都可能對於兩岸的差異更加敏感,有利於台獨;但台灣人也會不再堅決抗拒或否定大陸,則有利於統一。鞏固差異感時,向獨立邁進;消解反華感時,向統一邁進。
可以說,兩岸交流創造了兩位作者某種單統雙不統,或單獨雙不獨的類比。靈感來自於1958年到1979年的單打雙不打。當時毛澤東發動金門炮戰,遭到頑強抵抗,不能逕取金門,於是靈機一動,改采單打雙不打,如此磨損美軍協防台灣的決心,並藉著如此象征性的延續內戰,摧毀美國切斷兩岸的圖謀,維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基本態勢。
都在給自己人壯膽
簡言之,統不了與獨不了的邏輯加在一起,變成時統時不統,或時獨時不獨。但如果真是如此,不就表示統獨已經不是那麽關鍵的問題,所以人們可以根據時空的需要或自己的感覺,決定或統或獨。
的確,統不了的邏輯看到大陸將來不再僵固於主權立場的可能性,但忽略了台灣也可能不再僵固主權的立場。而獨不了的邏輯看到台灣超越主權立場的契機,卻忽略了大陸也有超越主權立場的可能。
應該說,統不了與獨不了的分析,都是在警告對方,不要做困獸之鬥,因而過於專注於對方的困境。這樣的分析方法,其實隱含了對自己缺乏信心,才會進而片麵宣告對方終將會轉變,回避了自己也會遭遇各種產生變化的驅策力。如果真的隻有對方會轉變立場,自己卻不會,為什麽要寫出來昭告?
他們在同一天出現於媒體上的巧合,產生了猶如單統雙不統,單獨雙不獨的吊詭,但也揭露出兩種論述的主要作用,是在麵對其實不確定的未來時,給自己人壯膽,穩定自己陣營的陣腳。
不過,還是希望他們的願望都實現,這表示統獨都情境化,去目的化,社會關係化,其結果將無關於統或獨的命運,而是統與獨的政治相關性逐步消解,急迫感相對薄弱。故即使任何一方采取讓步,對另一方而言,都不再算是重要或偉大的仁政。
擺脫了主權的框架後,剩下的是文化傳承與市場經濟的問題。統獨的繼續存在,也會轉變成為哲學與行銷的問題。帝國主義本來可以分裂中國的主權,但如何分裂文化與市場呢?焦慮的顯然不是超越了主權的統獨雙方,而是帝國主義。
作者是台灣大學政治係教授
統不了?獨不了?單統雙不統?
本帖於 2011-01-08 08:16:39 時間, 由超管 論壇管理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