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台采購的“福州模式”:為貿易常態化探路

來源: aa123 2009-06-21 12:47: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7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aa123 ] 在 2011-01-08 08:16: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在大陸的采購商名單中,福建超大集團是大陸對台采購中的“探路者”。這家企業從2006年率先實現台灣農產品免稅直航大陸以來,已經完成4次緊急采購台灣滯銷水果,累計約3000噸,其對台農產品采購的運作模式被國台辦等部門稱為“福州模式”。

  7月初將組團赴台灣中南部地區采購

  7月初,超大集團將組團赴台灣中南部地區,考察台灣茶葉、水果產區和農產品貿易市場,到雲林、高雄、南投、嘉義等地與台灣有關企業和組織洽談采購具體事宜,簽署采購協議。

  副總裁楊金發告訴記者,以前的運作模式是通過國民黨智庫機構、台灣各級農會組織作中介來運作,這次采購最大的不同是,大陸企業可以實地走訪農產品產地,拜訪各縣市農業組織,直接與農民以及農業產銷社交流洽談。因此這次超大集團采購的數量規模、種類品種都將視台灣各產區實際增收的情況而定,更貼近台灣農民的需求。此外,通過走訪各中南部縣市,超大采購團還將對各產區的產量、品種分布、品質特點、農業組織構成等情況有具體了解,雙方將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簽訂意向性協議。

  “福州模式”為大陸對台采購積累經驗

  在大陸的采購商名單中,福建超大集團是大陸對台采購中的“探路者”,被國台辦等部門稱為“福州模式”。據福建超大集團副總裁楊金發介紹,“福州模式”為大陸對台采購積累的經驗主要在幾個方麵:

  ———與台灣農業企業建立固定營銷渠道。2006年五、六月間,台灣南部的高雄、屏東等地區香蕉進入盛產期,全年預估產量將比去年增產32%。由於島內市場容量有限,台灣香蕉市場出現供銷失衡、產地價格大幅下跌、果農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下,超大集團與台灣省農會簽訂緊急采購合同,采購台灣香蕉200噸,得到了台灣島內農業機構和業者的認可。通過隨後的多次的緊急采購,超大與台南縣南化宏聯果蔬運銷合作社等多家台灣農業企業、產銷社建立固定的合作關係。

  楊金發說,由於此前積累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熟悉的產地情況,今年的赴台采購中,超大集團計劃進一步減少中間環節,到台灣的雲林、高雄、南投、嘉義等地,與台灣農業業者直接交流,簽訂意向協議,形成正常的機製。超大還計劃把利潤比較高的台灣深加工農產品納入采購清單,使采購行為不僅是惠台政策,也能夠實現雙贏。

  ———建立台灣行業協會的溝通平台。超大集團通過組織台灣農業協會來大陸展銷的方式,與台灣島內100多家農業單位建立聯係,共組織台灣農業機構400多人次來大陸展銷推廣。與台灣行業協會的合作關係,使供求雙方在市場信息、產地考察、產品標準、通關檢疫、信息互通、展銷推廣等方麵,有了穩定的溝通平台。

  ———雙方共同建立務實有效的聯係協調機製,為貿易常態化“探路”。近年來,超大先後參與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對接研討、博鼇兩岸農業論壇等研討活動,與台灣供應商建立了協調機製,適時就農產品生產季節、產量、品質、種類等進行交流,提升兩岸農產品生產行銷優勢,共同建立優質品牌及認證製度,並采取措施防止假冒台灣農產品。

  從臨時性的采購到常態化的貿易

  專家認為,大陸采購團的密集入島,對台灣經濟固然有極大的提振作用,但這樣的采購行為也有臨時性、分散性的特點,大陸赴台的經貿團體應著眼於搭建產業合作的平台,盡快進入深層次的合作領域,取代“散彈槍”式的采購。

  楊金發說,以福建超大集團的采購活動為例,剛開始的對台采購是談不上盈利的,但雙方從緊急采購發展為農業貿易,目前正著眼於產業技術的合作,建立了閩台農業技術合作中心。這個中心就是在前期積累的合作資源上建成的,通過引進台灣良種技術,邀請台灣專家,共同研發動物、植物品種改良,一旦台灣優質品種和技術引進成功,將是產業提升的重要契機,產生的效益不言而喻。

  “從臨時性的采購,到常態化的貿易,再進入技術、資金等深層的產業合作,這是大陸赴台采購應該努力開辟的兩岸經貿的新道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永紅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