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
“馬上一定好”這句競選口號還言猶在耳,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已經上任一周年。盤點馬英九近一年表現,最重要的政績莫過於兩岸關係打破僵局,兩岸政策的軸線紮穩後,經貿等方麵也逐層鋪開。
台灣《聯合報》最新民意調查發現,馬英九聲望止跌回穩已升至五成二,僅次於去年就職時的六成六,民眾重拾對馬個人領導能力的信任。五成三民眾肯定馬團隊表現較民進黨執政時好,展望未來施政表現,多抱持樂觀期待,五成一民眾相信會更上層樓。
兩岸篇
兩會恢複製度化協商
好事接踵而來
馬英九去年5月20日上任後,重申“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堅持“九二共識”模式,並遵循“先經濟後政治”的思路,構建兩岸互動基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去年6月得以在北京恢複中斷了9年的協商,隨後海協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問台灣,成為震動海內外的大事。
至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已經舉行過3次會談,共簽署9項協議,發表1項共同聲明。大陸遊客赴台、兩岸三通直航、共同打擊犯罪、金融合作等事項陸續推動,兩會正式進入製度化協商階段。
第三次陳江會後,好消息更是接踵而來。台股猛漲,創十年高峰,大陸赴台遊達到甚至超過預期中的每日3000人目標,出口最艱困時期也已經過去。
與此同時,兩岸關係的改善也給台灣采取的“活路外交”帶來突破。台灣今年獲邀以“中華台北”名稱的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38年來首次敲開大門。時間點上連串巧合,都成了馬英九就職一周年的大禮。
台灣政治大學18日在台北發布的一項民意顯示,有62%的民眾認為,馬英九上任一年來,兩岸關係變得比較緩和。《中國時報》最新民調也顯示,認為兩岸關係友好的台灣民眾比例達五成七,創下曆史新高。
“成績單”豐厚
重大政策措施一覽
交通運輸
2008年6月13日,第一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及《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協議》。規定包機時段為每周五至下周一,每周各飛18個往返班次。大陸團計劃每天3000人次為限,自入境次日起在台灣停留期間不超過10天。
2008年6月19日,“小三通”正常化開始陸續實施。全麵開放台灣民眾、外籍人士、陸籍配偶子女“小三通”;適度開放大陸人民“小三通”;簡化人員出入程序;貿易及航運便捷化;實施澎湖常態化“小三通”。
2008年7月4日,實施兩岸周末包機,開放大陸客赴台旅遊。
2008 年11月4日,第二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及《海峽兩岸郵政協議》,於12月15日正式實施。開通台灣海峽北線直通航路,實現平日包機,大陸增加16個航點,每周飛108個往返班次,合作經營貨運包機,每月60個往返班次。兩岸資本在兩岸登記的船舶經許可後可以直航。兩岸郵政可以直接運遞,增加兩岸郵件封發局數目,郵件查詢可直接聯係。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開通兩岸定期客貨運航班,每周客運航班增為270班,貨運航班增為28班,大陸新增21個航點等。
經貿往來
2008年6月26日,放寬兩岸證券投資。外國投資基金免出具非陸資聲明書;開放台港ETF相互掛牌、香港交易所掛牌企業入台第二上市(櫃)、赴大陸投資證券期貨業。
2008年6月30日,實施人民幣兌換業務,修訂《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子法。
2008年7月31日,通過海外企業入台上市方案,8月14日正式實施。放寬海外企業入台上市資格及籌資用途限製比例等。
2008 年8月1日,放寬大陸投資金額上限及審查便捷化。放寬廠商赴大陸投資上限(由40%放寬至60%,在台設立營運總部或跨國企業不設限);簡化投資審查程序 (如金額在100萬美元以下采取事後報備,於投資實行後6個月內申報);個案每逾5000萬美元,進行專案審查;建立關鍵技術與資金審查機製。
2008年7月3日,通過“放寬基金投資涉陸股之海外投資比率”規定,9月12日正式實施。
2008年10月16日,香港貿發局入台設立台灣分公司,創下香港特區政府半官方機構入台設立辦事機構首例。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同意簽署三項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同意逐步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製,同意展開市場準入協商,推動雙方商業性金融機構互設機構。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陳江會發表共同聲明,達成共同推動陸資入台共識,台灣速頒法規。大陸積極支持陸資入台,雙方建立溝通機製。
2009年5月2日,開放大陸合格機構投資人(QDII)入台投資證券期貨市場,公布《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
文教交流
2008年6月30日,開放兩岸媒體相互駐點,采訪正常化。恢複新華社及人民日報社入台駐點采訪;放寬在台停留時間至3個月,並可延長一次;簡化申請入台手續;開放5家大陸地方性媒體申請入台駐點。
2008年7月3日,放寬縣市長赴大陸交流。縣市長在對等尊嚴原則下,可申請赴大陸參加與縣市政業務相關的交流活動或會議。
2008年7月31日,大陸專業人士申請入台的行政作業時程,由2個月縮短為1個月。
2008年10月24日,大陸學生入台研修時間由4個月延長為1年,采取總量管製,每學年上限1000人。
2008年11月3日,大陸人士可以赴金門、馬祖、澎湖就讀島內大學開辦的推廣教育學分班,放寬島內大學赴大陸辦理推廣教育。
2008年12月4日,有限度開放陸生入台就讀、放寬大陸學曆采認。
2008年12月30日,放寬第11職等以上公務員赴大陸交流及大陸高階政府人員入台參訪。
民眾權益
2008年11月4日,第二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協議規定重大事件及時通報,建立重大事件協調機製,建立專家定期會商及互訪製度,協助受害人求償。
2008年12月11日,台當局“行政院會”通過保障大陸配偶權益,全麵放寬陸配工作權,取得身份證時間縮短為6年,強製出境前召開審查會,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取消繼承不得逾200萬元限製,長期居留者可繼承不動產。
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共同打擊重大犯罪,建立文書送達、罪贓移交、罪犯送返等司法互助機製。
經濟篇
和平紅利注入強心針
萬億資金回流撐起台股
大漲、急漲、暴漲、狂漲、飆漲。陳江會完成三項協議並發表一項共同聲明,台灣股市上漲的氣勢,令媒體的標題詞窮。
據台灣《商業周刊》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公布台灣經濟成長率要再下修到-7.5%,而台灣3月出口訂單負增長24.37,台灣基本麵持續不佳,台股卻從去年11月底部3955點起漲,一路走到4月盤中最高的6071點,漲幅高達53%,在全球不景氣中曾衝出排名全球第5大漲幅的行情。
究竟是誰撐起了台股?台灣證交會董事長薛琦在海南博鼇論壇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資金回流台灣肯定達到新台幣5000億元。合計去年下半年,資金回流數字粗估超過1萬億元。台灣正在上演一出逆轉18年曆史趨勢的關鍵力量,令基本麵不好的台股百日內豬羊變色。
報道分析說,究其遠因是馬英九上台後在去年6月30日成立賦改會,討論台灣遺贈稅由50%降至10%,提供了富人將資金匯回國內的關鍵誘因;接著去年秋天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引發歐美大銀行紛紛出事,讓台灣人放在海外的資金惶惶不安。而兩岸關係的和緩帶來的和平紅利終於吸引資金回到台灣,為民眾信心注入強心針。
此外,馬英九執政團隊堅持在景氣跌落穀底時采取減稅政策,大力減輕民眾負擔、發放消費券,並加速開放陸資及陸客入台,也對經濟有相當大的助益。隨著台股一路扶搖直上,馬團隊滿意度也跟著上揚。
政局篇
反對派施加壓力
陳水扁弊案震動島內外
不過在這一年裏,反對派的聲音也始終如影隨形。敗選下野的民進黨依然利用在“立法院”的少數席位阻撓兩岸議案,並以“主權流失”作為強打議題。
去年,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孔廟參訪遭推打,陳雲林訪台時,綠營率眾一度圍困酒店。今年5月17日,民進黨又發起“嗆馬護台”大遊行,黨主席蔡英文與呂秀蓮、謝長廷、蘇貞昌、遊錫堃等人上街靜坐,向當局施加壓力。
影響島內政局的另一件大事是,曆時兩年多曲折反複,扁案終於迎來審理階段。台灣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及其家庭所涉機要費案、洗錢案、南港展覽館工程案以及龍潭購地案,去年12月正式偵辦終結,檢方對陳水扁、吳淑珍等14名被告提起公訴。
期間,被裁定羈押在台北看守所的陳水扁,以“司法不公”為名先後三度鬧絕食,法庭上拒不認罪。對此,馬英九今年1月20日首度喊話:麵對司法審判時,態度就是冷靜、沉著麵對,做好充分準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批評司法,好好準備最重要,“我的風格是不幹預司法”。
未來陳水扁及其家人是否會被法院判定有罪入獄,備受關注。
軍事篇
台軍四大明顯變化
大講黃埔精神
一反前任“先製反製”的戰略思想,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役並當過少尉的馬英九,上台不久就積極扭轉被陳水扁綁上“台獨”戰車的台軍。他主張維持台海現狀,不主動進行軍事挑釁,同時不斷提高台軍建設水平。《中國青年報》刊文指出,台軍從作戰思想、編製體製、軍事演習和武器裝備建設等方麵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2008年10月21日,馬英九正式向台灣軍方提出“守勢防禦”的戰略主張,同時宣稱“未來四年,兩岸之間不會有戰爭”。漢光兵棋推演中,台軍不再強調主動的攻勢作戰,放棄了經常演練的戰力保存、海空截擊和三軍聯合作戰,把重點放在“台灣本島的防衛”。
在武器裝備上,台軍不再研發具有明顯進攻特點的遠程打擊兵器。2008年11月1日,台軍方發言人表示,台軍研發武器係統均按“防衛固守”的政策指導,發展 “領土防衛”類型的防衛性武器,且不攻擊非軍事目標。同時宣布,自行研製的雄二E巡航導彈,“不再精進射程,而是力求性能穩定,並開始正式量產”。也就是說,台灣不會發展射程超過一千公裏的導彈。
馬英九上台後釋放出諸多和平的善意,兩岸關係也隨之和緩。但是台軍軍備建設並非隨之放鬆,而是有所加強。2008年9月10日,馬英九向台軍官兵講話時聲稱,新當局推動優化兩岸關係,但絕不會在 “國防”建軍備戰上有任何鬆懈,“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止戰,我們不求戰,但絕對不懼戰,這樣才能真正獲致和平,這是千百年來許多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的。”
由於在陳水扁當政期間,台灣當局一意孤行,美台軍售一度凍結。馬英九上台後,通過不斷努力,2008年10月3日,美國啟動了對台總額超過64億美元的軍售程序。此次軍售,金額巨大,武器品種多、數量大,使台軍軍備建設水平有所提高。2009年2月24日,美國海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達成協議,將向台灣出售總價值13億美元的12架翻新的P-3C反潛機。雖然是美軍用過的二手貨,但是對於台灣來說,這將使其反潛能力得到躍升。
削減兵員數量,提高兵員質量,是馬英九上台後台軍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2008年9月23日,台灣軍方的全募兵製方案出爐。根據這個方案,5年後台軍要建立總員額在20萬人以下的“小而美”、“小而強”的職業化軍隊,全麵實行募兵製。
陳水扁當政8年,極力灌輸“台獨”思想,軍中風氣日下,致使士氣低迷,信仰迷失,這已經成為台軍建設的頑疾。2008年6月16日,在台灣“陸軍軍官學校 ”(前身即成立於1924年的黃埔軍校)建校84周年紀念大會上,馬英九大講黃埔精神,還親自帶領現場2300餘人高唱黃埔校歌,意圖提振精神戰力。
結語
處理兩岸比內部政策好
學者打出七十分
縱觀馬英九就職第一年各方麵表現,台灣受訪學者大致認為“算是穩當且及格”,其中,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王昆義打出了70分。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認為,兩岸政策很明顯比內部政策處理得好,台灣經濟方麵受外在因素影響,633(經濟增長6%、失業率3%以下、國民所得3萬美金)恐全跳票,不過經濟慘況還算穩住。相較之下,朝野嚴重對立又比經濟問題的繩結,更難打開。
未來兩岸政策方麵,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否能順利推動,將是一個重要看點,也是兩岸互動的一個指標。而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將會是台灣選民對馬團隊的一次關鍵性的信心投票。
馬英九稱未視胡錦濤為對手 否認放棄台灣"主權"
馬英九上任一年來,兩岸政績洋洋灑灑。他日前接受台灣《商業周刊》專訪時指出,大陸領導人有足夠政治智慧避開兩岸政治險礁,是他比較願意接受善意、開啟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原因。他認為,大陸善意有助“國土兩岸邁向和平與繁榮”。
訪談內容摘錄如下:
“我是比較溫和,但不代表愚蠢”
問:這一年,兩岸關係進展快速,有些人擔心太仰賴大陸的善意,會失去我們的“主體性”,尤其“君子可欺之以方”(君子可能會被符合正道的理由和借口欺騙),大家擔心你太君子,容易掉進對方的談判陷阱裏?
答:是嗎?(大笑)假如他給我們善意,是要換取我們的“主權”或是尊嚴,等於說把我們的“主權”、尊嚴便宜給賣了,這當然絕對不允許。我做人是比較溫和,但溫和不代表愚蠢啊(抿嘴笑)。
第二,我的幕僚許多都是老臣謀國、經驗豐富之士,所以這方麵倒不必太擔心。譬如說以WHA(世界衛生大會)來講,這次用的名稱英文是 ChineseTaipei,而且中文是“中華台北”,葉署長(衛生署長葉金川)的頭銜是minister,等於是“衛生部長”,這也是很清楚的,前朝政府從來不可能得到的,如果說“這種善意有陰謀、是統戰,所以我不要”,你覺得這樣子合不合理呢?如果我們統統都不接受,就是要你對我不好才行,不抗爭我就活不下去,我想這恐怕也有點怪異嘛。你不要因為對我們有利就怕,那就是矯枉過正。
“大陸有足夠智慧”
問:未來兩岸若談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不會讓我們更仰賴中國(大陸)的善意?香港簽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有“一國兩製”的字眼存在,大陸是否會要求我們用某種形式來表達?
答:我想不會。因為第一,這是經濟事務,不必搞政治;第二,台灣不是香港,不必說什麽“一國兩製、和平統一”。而且我覺得大陸當局領導人也絕對有足夠的智慧,去避免這些東西。
胡錦濤先生,我覺得他比較務實,他主要就是防獨,而且他在很多地方願意釋出善意。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模式。也使得台灣的同胞,比較感受到他的善意,所以我覺得基本上這是有助於兩岸邁向和平跟繁榮很好的方式。
ECFA 的重要性在於可以用一種架構的方式,把兩岸之間重要的經濟的項目,尤其是有關正常化的項目,都納入其中。好處就是它有彈性。你如果先有共識、先有協議的就先簽,就是早期收獲。如果有些項目,譬如說像鞋類、毛巾、瓷磚,這些項目的關稅暫時不動,所以先談石化、機械、汽車、紡織,使台灣產品進入大陸時,不會因為沒有這樣的一個機製而遭遇高關稅,跟東盟各國競爭起來非常不利。
這個“保護傘”架構今年年底應該可以開始談,胡錦濤先生去年年底原來用語,是“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而我們這個名稱是我方內部的共識,最後還要跟對方商談。
“胡錦濤了解台灣”
問:曾有描述你跟胡錦濤,是兩岸這二十年來刻意培養的“王儲”?
答:(馬大笑)說這話的,是來自一個君主國家。
問:你怎麽看你的對手胡錦濤?
答:我基本上倒沒有把他當作對立,因為我們希望能夠開創雙贏的機會嘛。我們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他有一些倡議,我們也會覺得滿不容易的。譬如說他在兩年前就倡議,要跟我們簽和平協議。去年年底的胡六點,其中就說“愛鄉愛國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這樣的觀念在台灣是耳熟能詳,不足為奇,但從他的嘴裏說出來,我們覺得難能可貴,他就比較了解台灣生態。這對台灣來講,應該是正麵的。
他當然一方麵希望經濟上跟我們有一個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另外,他也希望跟我們談和平的協議或協議,甚至於包括軍事互信,我們覺得目前還不是最適當的時機,因為我們覺得在優先級上還是經濟為先。
為什麽?這對我們影響最大。至於軍事、安全方麵的問題,可以放在第二步或者第三步。因為第二步我們也許比較關心的是國際空間的問題。
我看到最近有民進黨的人批評我,說你跟人家簽一個東西就是放棄“主權”,那照這樣講,那你什麽都不要簽了(苦笑)。我們跟美國簽FTA(自由貿易協議)也是放棄“主權”?如果這是放棄,那你什麽都不要做,整天坐在家裏好了,是不是?就像你今天去跟人家買東西,也是放棄了你一部分的財富啊,這是種交換嘛,不是嗎?
“做有利台灣之事”
問:其實反對黨有不同意見,對前方談判是有幫助的(馬:對,同意)。那為什麽不坐下來跟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好好溝通,卻鬧到要上街頭激烈抗爭不可?
答:我們本來也是這樣想。而且我們也一直這樣努力過。這次海基會到南京去協商之前,曾經由“陸委會”率領,特別去拜會“立法院”王院長,他也召集了各黨團,民進黨也來了,但講完話就走,所以他們並沒有展現出很大興趣要跟“陸委會”對話。
到現在為止,我們在“主權”問題上,沒有一寸的讓步啊,我們做的都是對台灣有利的事情。共同打擊犯罪,能夠把逃犯抓回來,大家認為好不好?九成的民眾都支持啊。我們加入WHA,九成的民眾支持啊,這麽多民眾支持的東西,他還要杯葛的話,說不過去嘛。
我們也希望民進黨做為反對黨,繼續善意監督,蔡主席五月十七號一定要嗆聲,我們也沒有意見,這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嘛,如果我們確實做不好,我們願意檢討。我一直都希望能夠有個對話的機會,但是到現在為止都不成功。不過我也不怪她,因為我知道她現在手上有很多的事情也不容易解決,所以她沒有辦法這麽自由的來跟我交談、對話。我可以理解。但是我這個門不會關的。
“我比別人要更小心”
問:如果說你的夫人,以NGO(非政府組織)代表的身份,以人道關懷去大陸訪問,你會不會尊重她的決定?
答:這太假設性了。你還可以講得更戲劇化一點,或者說因為飛機故障要降落,那她要不要迫降出關啊什麽的(眾人大笑)。
我覺得這個還是要仔細衡量。
第一,旅行是不是有絕對的必要?第二,這個旅行是不是要以她去為絕對的必要?否則的話,我覺得有時候過於敏感的事情,我們不要給其他人太多的想象空間。我比別人要更小心一點。
談山寨版蔣經國:“很多時間在學習”
問:你當過經國先生的秘書,也很想把他當作學習的典範,但外界認為在功能上你不及他,開玩笑說你是“山寨版蔣經國”……(馬大笑),很高興你沒有生氣。(馬:我怎麽會生氣呢?)請你談談你當英文秘書時觀察他跟你有什麽差別?
答:當然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他處的時代,他所受的教養,跟我們所處的時代,所受的教養完全不一樣。他從小就被送到蘇聯,然後回來,生活在中國權力最大的家庭,我小時候不是這樣的背景。所以我當他的秘書呢,我自己的定位是國家的公務員,他是我的上司,如此而已。那時候我跟他家人一點都不熟,因為我覺得他家裏事情我完全不碰。
第二呢,我學的是經國先生的精神,不是他的一舉一動。他那個時代跟我們不一樣,一直到他去世前,他才解除戒嚴、開放組黨。
我下鄉勉強可以用閩南話跟台灣鄉親溝通,經國先生當然有他的局限。但我覺得他的洞見,這種直覺的智慧,以及推動改革的魄力,倒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畢竟我在做市長的時候,有些領域我相對是比較不熟悉的,包括財經、“國防”。所以這一年,有很多時間是在學習。譬如說,我當兵時隻當過少尉,現在要做的是三軍統帥的事情,花很多時間在看書,慢慢、慢慢開始有了一些心得。我在當市長的時候,從來不看股市的新聞,現在每天多多少少會看一點(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