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台海2009: 胡錦濤馬英九會麵有驚豔無意義?

來源: 十方 2009-02-06 10:43: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51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十方 ] 在 2011-01-08 08:16: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如果把兩岸關係的脈動看作時鍾的運轉,有秒針、分針,也有時針,那麽,對台海局勢的叩問既要逼近秒針般的精準,更要跳出當下,縱身高地,把握時針的趨勢。

2009年兩岸關係的大幕正啟,廈門衛視邀請大陸與台灣的十大兩岸問題研究院所的院所長,叩問今年兩岸關係的十個最重大議題,給出專業而前沿的解讀。

十個叩問,“胡馬會”或是美好的願景,而兩岸如何通過製度化合作走出經濟危機、深化和平發展模式,則更切乎每個中國人的利害。兩岸“通”,通則久,而大陸遊客背包自由行寶島,也頗值得期待。

本報特別精選專家觀點,以饗讀者。

特邀專家(排名不分先後)

蔡東傑 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

曹小衡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

林德昌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

劉國深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

劉紅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

邱坤玄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邵宗海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

餘克禮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

張五嶽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章念馳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

“胡馬會”,會不會?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威脅下,海峽兩岸都以穩定經濟為首要任務,同時兩岸仍然在持續推展製度化交流機製的過程中,許多功能性的議題尚待協商。這樣的情形下,兩岸領導人會麵,雖然有驚豔效果,卻無實質意義。

劉國深: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特殊情況下兩岸領導人“偶遇”的可能性,但在正常情況下,2009年之內實現“胡馬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尚未進入最高領導人正式會見的階段,甚至連事務層級最高首長正式會麵的時機和條件都還不成熟。

首先,兩岸雙方雖然都接受以“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但雙方對於“一個中國” 的具體內涵並沒有達成一致的認知,兩岸政治對立造成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其次,台灣內部對於“九二共識”的看法嚴重分歧,“台獨”分裂勢力仍然有較大的牽製力,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會麵仍將激化島內惡質化的政黨關係。第三,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內部,都不具備做出重大政治讓步的輿論條件。

當前的兩岸高層交往還處於“白手套”階段,低階的官方直接交往仍然是一項“政治禁忌”。2012年台灣“大選”以前,還是要注重夯實民間關係的基礎,同時試探性地推動低階官員的接觸問題。

邱坤玄:2009年,“胡馬會”若能舉行當然會是全球矚目的焦點,但這是否就是雙方最需要處理的議題?會晤的議題與意義何在?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威脅下,海峽兩岸都以穩定經濟為首要任務,同時兩岸仍然在持續推展製度化交流機製的過程中,許多功能性的議題尚待協商。這樣的情形下,兩岸領導人會麵,雖然有驚豔效果,卻無實質意義。“胡馬會”比較有可能的時間點是在2012年的春夏之際,馬英九若能順利連任“總統”,再次得到人民的信任與付托,而胡錦濤總書記也將在當年年底任滿,兩人會麵,同時又為兩岸立下和平的框架,因此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不是想象,而是期待!

章念馳:“胡馬會”確實是營造兩岸和緩最有期盼的大事,符合兩岸利益,也符合兩岸需要,尤其馬英九要兌現讓台灣“馬上好起來”,最現實的做法是讓兩岸關係首先好起來,合則兩利、和則兩贏。但我們又不要操之過急,應看到兩岸關係的基礎還很薄弱,李登輝與陳水扁統治台灣20年,建立了一整套“台灣論述”,盡管國民黨重新執政,但“愛台論述”還牢牢控製著台灣民眾的意識,這就決定了馬英九不可能脫離台灣政治現實而走得太遠,否則他會在台灣失去最最重要的東西——選票。而大陸未來“和平發展”目標,也無需立即實現統一,而是通過“三通”的廣泛交流、經貿、談判,建立起堅實的兩岸互信基礎。因此 “胡馬會”也許隻是人們過於樂觀的一個良好願望而已。

台灣能用兩岸都認同的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嗎?

就“中華台北”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大陸勢必對“一個中國框架”作出安排,不管是用事先宣示或是共識聲明的方式,事實上將不會脫離過去在“世界貿易組織”或“亞太經合組織”曾作過的安排。

邵宗海:在“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基礎上,大陸非常關切台灣麵對“非典”疫情時的困境,自不待言。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4月與連戰會晤中達成的“五點願景”,就曾提及對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關心。2008年年底發表的“胡六點”,胡錦濤也強調說“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透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幸好自馬英九上任以來,對此問題采取“務實”立場,宣稱希望隻以“中華台北”名稱,並以“觀察員”身份,參與2009年5月舉行的WHA。至少台灣方麵並沒有刻意去凸顯“以主權國家身份加入國際組織”的企圖,也因而就沒有“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

理論上,大陸應可接受這項安排。不過或許大陸更多考慮的是,萬一今後島內台獨勢力又告升起,再度導致台灣的政黨輪替,那麽這次大陸放寬空間,是否會反而給台獨勢力見縫插針的機會?這應是大陸一直持保留態度的關鍵所在。

因此,對“中華台北”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大陸勢必對“一個中國框架”作出安排,不管是用事先宣示或是共識聲明的方式,事實上將不會脫離過去在“世界貿易組織”或“亞太經合組織”曾作過的安排。

張五嶽:在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互動中,最為敏感的關鍵議題即為兩岸的國際空間議題。展望 2009年,在台灣參加WHA的問題上兩岸雙方如何互動,事實上已經被各界視為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最為重要的觀測指標。一般認為,如果兩岸在三通之後也能順利就台灣參與WHA成為觀察員取得共識,那麽,兩岸關係將會持續朝著正向快速發展;反之,如果2005年4月國共論壇初步達成的共識願景、加上胡錦濤總書記數度對此議題有所說明 (特別是去年年終的“胡六點”更是再度重申)、直接三通正式啟動等等積極因素,都不能對此議題有所解決,則兩岸關係可能將會有負麵問題體現。

邱坤玄: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岸關係的互動性質:兩岸之間如果能夠本著誠意,體會對方的善意,不使用傷害對方感情的語言與行動,兩岸政府憑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應能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表述方式與安排,讓台灣有意義地參與WHA的活動。

大陸對台政策逐漸融入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國家發展戰略,去年3月22日之後,台灣政治的發展也往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方向邁進。海基、海協兩會恢複協商,促成兩岸直接通航、奧運會中華台北代表團順利參加、連戰先生參加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雙方若能持續累積善意,相信定可作出符合兩岸人民利益的決定。

兩岸將簽訂什麽樣的經濟和金融協議?

對大陸而言,政治意涵依舊較濃厚些,至於台灣關注的,則更多是經濟利益。所以,台灣的重點應會放在簽訂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以促進金融登陸,以及相關台商投資優惠與保障協議上;至於大陸方麵則或許更希望發展出類似《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合作形式,目的在透過製度性架構來建立更穩定的互動紐帶。

曹小衡:2009年,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MOU)是可以期待的。MOU將包括三個部分,即兩岸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理備忘錄。同時,2009年兩岸還有可能簽署貨幣清算協議,實現兩岸金融往來的正常化,使困惑兩岸多年的金融機構互設分支機構問題、信息溝通問題及其它合作與業務問題得到一攬子解決,為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奠定基礎。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兩岸可以為實現最大限度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製,2009年兩岸應能在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方麵取得實質性進展。

蔡東傑:無論基於政治考慮(借此提升民眾支持度)還是經濟因素(共同對抗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兩岸是否能盡快(最好是在2009年)透過簽署經貿協議來建立直接聯係,都將是當務之急。

當然,雙方重視的焦點恐怕還是有所差別:對大陸而言,政治意涵依舊較濃厚些,至於台灣關注的,則更多是經濟利益。正因為如此,兩岸在推動簽署經濟協議時,核心目標也會出現若幹差異,台灣的重點應會放在簽訂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以促進金融登陸,以及相關台商投資優惠與保障協議上,希望利用大陸市場來協助台灣脫困;至於大陸方麵則或許更希望發展出類似《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合作形式,目的在透過製度性架構來建立更穩定的互動紐帶。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對兩岸來說,協議名稱是什麽並不重要,但如果“台灣意識”重新高漲,那麽恐怕對台灣來說“什麽名稱都不可能”;而另一方麵,“分期付款”的漸進模式雖顯然較“一步到位”的可能性更高,但因此所拖緩的“信心建立”進程,也無疑又將埋下新的變數。

章念馳:簽訂更緊密的兩岸經貿協議,是全球經濟危機下台灣現實的需要,但台灣又不樂意與港澳一樣與祖國大陸簽訂CEPA,避免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區”,避免“矮化”,這種矛盾複雜的鴕鳥心理,正是台灣當局目前最辛苦的心理掙紮。

海協會與海基會將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嗎?

2009年的兩岸交流程度勢必將更進一大步,與此同時,接觸增加也必將同時帶來更多的問題(或衝突),致使“陳江會”非但得相對應地提升討論頻率與議題廣度,兩岸之間能否互設代表機構,以便於更實時地交換意見,既值得預期,也有極高的實質必要性。

邵宗海:嚴格來說,這是個舊話題,但在兩岸新形勢下,這卻是個新的期待。

大陸應該是一直以樂觀態度來麵對這個問題的。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就曾表示:兩會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是努力方向。不過,台灣以往總是有所保留。

照理來說,海基、海協兩會“是一座橋,不是一堵牆”。台灣的看法確是比較保守,它的考慮主要是,目前兩會的業務處理尚未發展到必須到對岸去設立“代表處”的境界,所以在沒有特別需求的前提下,去創議或呼應兩會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似有畫蛇添足之感。

但是,當“間接航行”必須進展到兩岸“直航”後,兩會目前協商的機製,可能也要發展到經常當麵溝通,以真正應對兩岸交流而衍生的龐大且複雜的責任,因此互設辦事處已經到了必須整體考慮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兩會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如果運作良好,不但可奠定兩岸互信基礎,並能建立通暢的兩岸溝通管道。會不會進而形成今後兩岸政治性議題預備性磋商的平台角色,實在值得兩岸當局的進一步思考。所以,兩會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已經不是“可不可行”的問題,而是“什麽時候”的考慮了。

曹小衡: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兩岸互設代表機構的可能性與日俱增。理由有三:第一,兩岸關係的快速升溫,衍生出許多技術性的、執行層麵的問題需要兩會及時溝通;第二,兩岸人員、經濟方麵的大量交往需要兩岸有常設機構幫助隨時解決一些日常問題,做一些應急處理,需要有這樣一個有官方授權的機構;第三,雙方從事兩岸工作的人員應相互有更為深入的近距離地了解和觀察對方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機會,以便更好地為兩岸人民服務。

我個人認為,兩會互設代表機構的主動權在台灣方麵,大陸方麵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蔡東傑:無論如何,在台灣政黨輪替、“陳江會”重建兩岸溝通聯係管道,以及全球經濟危機的外部環境下,不僅2009年的兩岸交流程度勢必將更進一大步,與此同時,接觸增加也必將同時帶來更多的問題(或衝突),致使“陳江會”非但得相對應地提升討論頻率與議題廣度,兩岸之間能否互設代表機構,以便於更實時地交換意見,既值得預期,也有極高的實質必要性。

關鍵在於形式與層級問題。表麵上看來,先建立兩會(海基會與海協會)的駐點機構,應是可行性較高的選項,但考慮到兩岸之間在“失落的十年 ”(1999-2008)中所錯失的溝通黃金期,再加上目前急速累積中問題的複雜度與急迫性,或許兩岸也可以更宏觀且積極地思考這個問題:是否有必要提升 “準官方”形式?

即便還是由兩會互設代表處,也要考慮讓雙方中低階層官方人員加入,甚至同時建立多渠道且更廣泛的互動網絡。總而言之,從政治談政治,有時候或許“跟著感覺走”就對了。

赴台旅遊能否“自由行”?

張五嶽:兩岸旅遊如果能夠進步到“自由行”,我相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發揮到極大化。現在采取“團進團出”的方式,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交流的擴張效應並不強。在朝著“自由行”努力之際,當務之急在積極改善當前旅遊的不便。

最近兩岸相關旅遊部門都在陸客來台觀光議題上努力著:原來組團人數要求要在15人以上,到目前已經降到5人左右;以前隻有周末包機,到現在有了平日包機;以前包機隻有5個航點,現在有21個航點;以前旅行社接待家數少隻有33家,現在已經增多到100家,以前到台灣,隻有10天時間,現在開放到15 天了。

從大陸和香港、澳門旅遊開放的經驗來看,當“團進團出”取得一部分績效,也總結了若幹經驗、大家更有信心的時候,就是開放“自由行”的好時機。而目前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運行了一段時間,如果既有的旅遊機製不能有效發揮,不能從中總結若幹經驗,貿然推動“自由行”,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它必須要一個過程,必須要各式各樣的準備,包括在人數上、在接待上、在旅遊的軟硬件配套上,甚至雙方因為旅遊交流而衍生的權益問題,每個問題必須要有效克服。

陳水扁會定罪嗎?

劉紅:阿扁在台上8年,可以說是一事無成,但是有一樣卻“成就非凡”,那就是撈錢、搬錢、藏錢和洗錢。因為台灣把高官貪汙稱為“A錢”,有笑話說,陳水扁的小外孫學外語時,都不好意思認讀英文字母“A”。

既然有罪,應該會定罪。從台灣媒體報道的司法部門的查案情況看,認定陳水扁貪汙數目巨大、A 錢理由無恥、撈錢手段惡劣、洗錢方式隱蔽、認罪態度頑固,再加上仿造、毀壞公文、濫用政治特權,可說是罪至不赦。陳水扁被收監,在鐵窗中度過牛年春節。如果沒罪,司法界會對“前總統”如此對待嗎?

阿扁對自己的罪行心知肚明,早作安排。為尋找保護傘,執政期間,一直使用推行“極端台獨”方式,鞏固自己在綠營的地位,一“獨”遮百“貪”。同時,也使用一部分贓款收買一些要員,給過不少“封口費”。如今,兩招開始見成效。此外,陳水扁方麵還可以利用漫長的三審過程,為逃避懲罰找門子尋路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過陳水扁方麵的極力抵製,隻能讓辦案再增加一點社會成本而已。

台灣縣市長選舉,藍綠誰消誰長?

蔡東傑:根據過去20年來台灣藍綠勢力發展看來,其正常支持率約在6∶4左右,但會因執政而有所消長,最大區間應在7∶3與5∶5之間。由此看來,藍營現在“完全執政”,已屬“巔峰極限”,其影響力應自此開始下滑,再加上重新執政後的適應期與當前金融海嘯對執政優勢的衝擊,2009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恐怕不容樂觀。民進黨除將繼續守住南台灣基本盤之外,在中部與北部亦有機會突破。無論如何,綠營支持度應該都會有所上升,由此,蔡英文將可借此鞏固在黨內地位。

餘克禮:年底縣市長選舉是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後舉行的第一次重要選舉,被視為是對馬執政當局的“期中考”和2012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國民黨把此次選舉視為走出執政困境、鞏固執政地位、爭取持續執政的關鍵戰役,其選戰目標是:鞏固現有執政縣市席次,並在民進黨執政的南部6個縣市攻下一至兩席,打破不能染指南台灣的格局。民進黨則把此次選舉視為走出“立委”、“總統”選舉慘敗及陳水扁弊案陰影、提振士氣、圖謀東山再起的關鍵一役,其選戰目標:保住現有執政縣市席次,再攻下具有指標意義的台第一大縣台北縣及在台中縣市中拿下一個。

在台灣目前的選民結構“藍大於綠”、民進黨的政黨形象難以爭取到中間選民、選戰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民進黨內普遍對年底縣市長選舉和2012年“總統 ”選舉持悲觀態度。島內輿論分析,馬英九將有驚無險地度過“期中考”。即便民進黨實現“保六”目標,甚至僥幸地再拿下一兩席,那也隻能算贏了這場選舉,短期內仍不易扭轉因“立委”、“總統”選舉和陳水扁弊案拖累所造成的頹勢,東山再起尚待時日。

國民黨、民進黨,兩個黨中央將如何換班?

劉紅:2008年,“國民”上“民進”下,所以兩黨的權力中心調整的思考方向不會一樣。

對於國民黨來說,黨的機器運轉正常,整體實力呈現繼續上升趨勢。雖說台灣整體經濟陷入低潮,台灣執政團隊給反對黨提供了批評的靶子,但金融危機的衝擊也並非執政決策失誤,所以沒有到“換班”的程度。今年底台灣將舉行縣市長選舉,明年底是北高市長選舉,贏得選舉保政權的任務很重,隻要馬英九不兼任黨主席,黨主席恐怕還是吳伯雄。事實上,國民黨已經遞補2名年輕副主席,從長遠看,接班梯隊已經初現。因此,國民黨中央大換班既無必要,也不可能。

對於民進黨來說,經曆大失敗,雖說沒有出現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的局麵,基本盤也能夠保持在四成以上,但是黨的狀況正如台灣媒體所說,出現功能性全麵衰退。民進黨亟待解決的難題很多,如何處理“台獨黨綱”、“台獨”活動、“街頭路線”、失敗檢討、黨內整合和“護扁貪汙”等問題,無一不關係到全黨能否順利再出發。民進黨從黨內到黨外,相信黨主席蔡英文有能力處理上述難題的人並不多,但是目前也找不到比蔡英文更合適的人。因此,民進黨中央大換班同樣既無必要,也不可能。

兩岸三通能否暢通?

張五嶽:未來在兩岸三通議題上,隻剩下最後一項,也就是在今年內完成兩岸空運航權談判,將目前的“平日包機”變成“定期航班”。

大多數人在談到兩岸三通時,都著重在經濟層麵與政治層麵的論述,但兩岸三通最重大的意義主要在於兩岸的社會層麵的交流,或者說,兩岸人民長期隔閡的心理距離是否能夠透過三通而達到真正的情感與利益相通。

長期以來,兩岸關係始終停留在單向、間接、局部的互動交流,雖然維護與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與利益經常作為兩岸執政者主要的訴求,但一般老百姓對此並未有太多實質的感受。兩岸三通不僅是將兩岸關係變成雙向、直接、全麵,更重要的是,兩岸關係隻有回歸到以人民作為交流的主體,透過兩岸人民彼此正確認知以增進人民的感情,具體維護人民的權益作為判準,才能夠建立起真正符合人民所期待的兩岸關係。

大陸媒體會在台落地嗎?

林德昌:過去8年,台灣在民進黨的執政下,兩岸關係的發展停滯,進而影響到兩岸媒體的交流:第一,媒體交流一直受到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製約;第二,媒體的交流依然呈現不對稱的局麵。

自2000年以來,大陸記者赴台駐點采訪,僅有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等5家。而隻要台灣媒體的申請在大陸駐點采訪,原則上並無數目的限製。目前已批準在大陸駐點采訪的台灣媒體,則共有13家。2008年9月,台灣恢複了中斷三年的新華社駐點采訪;12月,福建日報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衛視,亦各派兩名記者赴台駐點采訪。這象征著兩岸關係的改善,乃是強化兩岸媒體交流的必要條件。

自2008年5月馬政府成立以來,透過11月間“兩會”四項協議的簽署,兩岸經貿和民間交流獲得了重大的突破與改善。但在兩岸新聞媒體的交流方麵,一直仍未見有更深層次的討論與協商。展望2009年,在兩岸關係良好氛圍的前提下,兩岸新聞交流應可逐步走向常態化。首先,開放新聞工作人員常駐采訪的問題,應於今年內獲得解決。其次,關於兩岸電視頻道相互落地,以及報刊的相互發行等,亦將逐漸獲得重視與討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