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一部晚明社會“食貨誌”
主持人:傅光明,,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
主講人:侯會,,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在文學館聽講座。今天我為大家請來的是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侯會教授,大家歡迎!
《金瓶梅》如何描寫貨幣在晚明時期人們商品生活這的作用?西門慶的發家史顯露他是怎樣的一個商人?在小說又是如何刻畫食貨與人性的深層聯係?請侯會教授主講,《金瓶梅》:晚明社會的一部“食貨誌”。
主講人:
“食貨誌”原指史書中一種文章體例,是專門記述某一朝代財經情況的專題文章。
“食貨”的“食”指糧食,“貨”指布帛、財物等等,即百姓的生活必須品,也是國民經濟的要素。一個國家,一個政權,主要的任務就是解決老百姓的吃穿問題。過去有一段時期,我們片麵強調“政治掛帥”、“政治第一”,把政治和經濟對立起來。其實什麽是政治?最大的政治就是搞好經濟,處理好“食貨”問題,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明代陽明心學有個命題:“百姓日用即道。”什麽是“道”,什麽是治國執政的方針大略?那不是什麽玄而又玄的東西,說到底,就是讓百姓有吃有穿、生活安定,這就是最大的治國之“道”。
今天我講的這個題目,就是從吃飯穿衣的角度來談《金瓶梅》。——史書《食貨誌》是從大處著眼,記述一朝一代的經濟發展、財經政策等;老百姓的生活細節反映不出來。要了解這些細節,就得看小說。小說也是曆史,是生動細膩的百姓生活史,記錄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吃飯穿衣、婚喪嫁娶等種種活動和情態。尤其像《金瓶梅》這類的“世情小說”,鏡頭對準市井生活,寫讀者身邊的普通人、尋常事,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生活瑣事。而在所有世情小說中,《金瓶梅》又是涉及經濟金融信息最多的作品,因此成為人們了解封建社會底層生存狀態的最生動讀本。文革前,毛澤東同誌提議出版《金瓶梅》,就是出於讓幹部深刻了解封建社會的目的。
通過讀小說,我們可以得知:那時的人使用什麽貨幣?當時的物價水平如何?各階層人士的日常花銷又怎樣?尤其像西門慶那樣的商人,整天跟和金錢打交道,他的錢是怎麽掙的?又是怎麽花的?他金錢觀念如何?這都是很有意思的話題。在那樣一個環境中,人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也一定程度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例如潘金蓮一向被視為淫婦、妒婦,要了解她的性格成因,恐怕也得從經濟因素中去尋找原因。
今天我們討論兩個話題:一、金瓶梅中的貨幣與物價;二、食貨與人性——談談《金瓶梅》中的人物,以西門慶、潘金蓮為代表。
一、《金瓶梅》中的物價
談物價,先來看看貨幣。
古人使用什麽貨幣?讀小說、看古裝電視劇,我們知道古人使用的貨幣主要有兩種:白銀和銅錢。
白銀屬於貴金屬。貴金屬主要指黃金、白銀,但曆代黃金很少在市麵上直接流通,一般都要換成銀子使用。因此白銀成為中國古代主要的貴金屬貨幣。——中國是使用白銀最多的國家,尤其是晚明到清代,世界上的白銀都集中出口到中國來,中國號稱“世界白銀的唧筒”,“唧筒”就是壓水機,這是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發行“法幣”,白銀才正式退出金融舞台。
銅錢早在秦代就已流行,先有“秦半兩”,後來又是“漢五銖錢”,都是扁圓形銅板,中間一個方孔,所以又有“孔方兄”的別號。銅錢的單位是“文”和“貫”,一個銅錢是一文錢,一千文是一貫。但是銅錢分量沉,價值低,攜帶不便。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人們很少使用銅錢,主要使用白銀。——《金瓶梅》中的貨幣就是以白銀為主的,這反映了明代萬曆年間的情景。
除了白銀和銅錢,還有沒有別的貨幣呢?有。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談到“三言”中《十五貫戲言成巧禍》的創作時間問題。一般認為這是一篇宋代的話本,我以為是元代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理由是從貨幣上論證的。我說:《十五貫》有個很大的漏洞,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十五貫銅錢有多重?
中國的銅錢,自宋元以後,單枚的重量有個大致規範,約在3—4克之間。按3克算,一貫錢一千文,就是3000克,3公斤。十五貫銅錢重45公斤,折合今製為90市斤,比兩袋麵粉還重。俗話說:“遠路無輕載。”崔寧是個收賬的小夥計,要馱著90斤的重物長途跋涉,還要一路照顧萍水相逢的小娘子,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問題得不到解釋,這個故事也就失去了起碼的邏輯依據。——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的祖先是聰明,決不至於讓一個明顯違背生活邏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而且竟然沒有一位說者、聽者提出質疑來。因此我們不能不考慮,在這個故事中的十五貫,真的是體積大、份量沉的銅錢嗎?有無可能是另類貨幣?
其實你如果熟悉中國貨幣史,就會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從西周時就有類似紙幣的貨幣,是皮革製成的。唐朝的紙幣叫“飛錢”,宋代的紙幣叫“交子”、“會子”。到了元朝,就幾乎完全使用紙鈔了。元代的紙鈔號稱“寶鈔”,用一種特殊的紙印刷的,單位和銅錢一樣,有“貫”有“文”,麵值分十等,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也有一貫、二貫等等。朝廷硬性規定:民間不準金銀、銅錢流通,紙鈔是當時惟一的法定貨幣。後來又發行一種“銀鈔”,單位和白銀一樣,也按“兩”、“錢”、“分”、“毫”、“厘”等標誌麵額,由二厘至二兩,共分十三等。——所以我們讀元代文獻,說到多少貫,多少文,或是幾錠、幾兩、幾錢,指的其實都是紙鈔。
這樣一來,十五貫的問題就解決了。導致三個人死於非命的這十五貫錢,其實應當是紙幣。這個故事應當發生於元代;因為那時社會上全部使用紙鈔,說故事的人直接說多少貫,用不著解釋“這是紙鈔,不是銅錢”。可是到了明代,紙鈔不流通了,“三言”作者在整理小說時,把十五貫描繪成銅錢,於是出現上麵所說的紕漏。
明朝開國時,考慮到元朝的紙鈔到後期貶值很厲害,導致經濟的崩潰,因此想恢複使用銅錢。但是老百姓,,尤其是商人,,不願意,理由是銅錢價值低,分量重,不便攜帶,還是元朝的紙鈔好。所以明朝洪武初期就製定鈔法,開始印製紙鈔,叫“大明寶鈔”。北京城裏有條胡同叫“寶鈔胡同”,應當就是印寶鈔的地方。國家還規定,民間不準使用銅錢和金銀,隻能用紙鈔。——不過政府自己先破壞了規矩,收稅時照收金、銀和銅錢,但是給官員發薪金,或者跟百姓做交易,卻隻給紙鈔。結果弄得紙鈔信譽一落千丈,大幅貶值。鈔法實行不到一百年,至成化年間,一貫紙鈔已經跌到僅值一文錢,貶值一千倍!
我曾經從貨幣的角度,推測另一部明代小說《水滸傳》的創作時間,應當在明宣德年間,,參看拙作《疑水滸傳前半部撰於明宣德初年——試從小說中的貨幣信息加以推斷》,載《文學遺產》2005年第5期,,,就是從紙鈔的貶值幅度來推測的。《水滸傳》人物所用貨幣是有紙鈔的。“智取生辰綱”時,楊誌手下的士兵湊了五貫錢買一桶酒來解渴。這肯定是貶了值的紙鈔。因為在明代,一貫銅錢與一兩銀子等值,而五貫銅錢合五兩銀子,大約與今天的1000元人民幣等值,士兵們付得起嗎?再說銅錢也不好帶,士兵們擔著沉重的擔子,腰裏還要帶上兩貫錢,,合十幾斤,,,自然不可能。白勝賣兩桶酒,得十貫錢,如果真是銅錢的話,重達60斤,他還能輕鬆地唱著山歌下山去嗎?因此我判斷他們使用的是紙幣,而且是貶了值的紙幣。這一點,下麵我們還要說到。
由於紙鈔在明代大幅度貶值,沒人要,於是百姓私下使用白銀作等價物。官府開始時禁止,後來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到嘉靖以後,索性放開。因此明代後期,白銀變成主要貨幣,紙鈔基本退出金融舞台,銅錢也很少使用。《金瓶梅》所反映的,正是這一時段的貨幣情況。
其實銀子用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沒有固定麵值,用時得用專門的秤,,戥子,,來稱量。也有份量固定的、鑄好的銀錠。元朝曾鑄過一種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為“元寶”,也就是“元朝的寶貨”。後來這個名稱就沿用下來。元寶的形狀是兩頭翹起的,為了便於纏在腰上,過去說“腰纏萬貫”,就是這麽來的。也有小一些的銀錠,二十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再小的銀錁子。買小件物品則用散碎銀子。銀子比較軟,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稱著用。銀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銀,因為表麵有皺紋的緣故。差的銀子叫“低銀”。明朝後期大量使用白銀,連小孩子都能辨別銀子成色高低。
那麽,白銀的價格又該怎麽計算?明代一兩白銀,合今天人民幣多少?有兩種算法。一是根據目前的國際市場白銀價格來計算,一是根據白銀的實際購買力來計算。
國際市場的白銀價格很不穩定,三年前,一盎司,,31.1035克,,白銀的價格是5或6美元,到今年已經飆升到14或15美元。如果按國際市場價換算,明代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130多塊錢,,明一兩為36.9克,,。不過今天的白銀實行大工業開采,成本低,價格也低。如果按照實際購買力來說,價值至少還要增加三分之一。
以米價為例:明朝萬曆年間,一石米的價格浮動在七錢至一兩銀子之間。一石米重120斤,而明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500克,明代590克,,,所以一石米相當於今天141.6斤。今日米價按一斤1.50元計算,明代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今日人民幣210塊錢左右,為了計算方便,就算200元吧。古代的度量衡製度,1兩為10錢,1錢為10分。那麽1錢銀子相當於20元錢,1分銀子相當於2元錢。
仍然回到智取生辰綱的例子。為什麽說士兵買酒用的是貶了值的紙鈔呢?因為如果沒貶值的話,明初一貫紙鈔合一兩銀子,五貫相當天人民幣1000元。幾個窮士兵湊1000塊錢買酒解渴,太奢侈了,也不可能。隻有使用紙幣,而且是貶值到1/50的紙幣,,我的文章中有詳細的計算,,,五貫紙鈔合20塊錢,這才合理。
讓我們記住這個比價:明代萬曆年間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人民幣200元,一錢銀子合20元,一分銀子合2元錢。下麵讓我們就來看看金瓶梅時代的物價,看看西門慶一家的“幸福生活”。
生活內容無非是衣、食、住、行,讓我們先看“食”——“民以食為天”嘛。
舉這樣幾個例子來看。
一次,潘金蓮鬥牌贏了三錢銀子,,相當於60元,,,她又攛掇家中公認的女財主李瓶兒添上七錢銀子,讓仆人興兒安排一桌酒席:賣了一隻燒鴨、兩隻雞、一些“下飯”,,即佐餐的菜肴,,、一壇子金華酒、一瓶白酒,還買了一錢銀子的果餡涼糕……由興兒的妻子整頓好,眾妻妾大吃了一頓。這一切一共用去一兩銀子,相當人民幣200塊。又是雞、又是燒鴨、又是酒、又是菜、又是點心。——可見明朝萬曆年間,運河兩岸的百姓生活,物質極大豐富,物價也不高。
另一回,潘金蓮下棋贏了五錢銀子,用三錢買酒、兩錢買了一個豬頭、四隻蹄子,請大家吃。再如,吳月娘曾出了三錢銀子請大家吃螃蟹。三錢相當於60塊錢。今天要吃“大閘蟹”,一個就得上百元,還很可能是冒牌的。小說第16回,西門慶出錢給應伯爵擺酒過生日,十兄弟暢飲一天,又叫了兩個“小優兒”,,小演員,,彈唱助興。這是小說中最豐盛的一頓家宴,共花了五兩銀子,相當一千多元。——但和現在動不動就是幾千元、上萬元的鮑魚宴、魚翅宴相比,算是便宜多了。
以上是財主家的吃喝。底層百姓也有口腹之欲,但填飽肚皮是更重要。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由世家子弟淪落為乞丐,一次有個包工頭請他到“食葷小酒店”吃飯,是“四盤四碟,兩大坐壺時興橄欖酒……兩三碗溫麵”。連酒帶菜,一共花了一錢三分半銀子,合27塊錢。下層社會的飲食消費,由此可見一斑。
說罷“食”,再來看“衣”。
今天人們穿衣服,層次很多。名牌服裝有幾千元一件的,一般工薪階層買衣服,有時在地攤上就解決了。有假名牌,有出口轉內銷的,五元一件,十元一件,穿上也挺像樣。
古代不講究名牌,隻講究質地和式樣。例如西門慶要跟喬大戶訂娃娃親,為妻妾六人做三十件衣服,衣料都是用“南邊織造的”好料子,式樣也很講究。光是剪裁的工錢,就給了趙裁縫五兩銀子,相當1000塊錢。合三十塊裁一件,材料費和縫製的工價不在其內。
萬曆時期,社會風氣奢侈,笑貧不笑娼。再窮的人也要穿幾件綢緞衣服。當時說:“家無擔石之儲,恥穿布素”,,《巢林筆記》,,,意思是家無隔夜糧,但卻以穿布衣為恥。西門慶十兄弟之一的常峙節,窮得家裏揭不開鍋。西門慶周濟他十二兩銀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給老婆買綢衣,是“一領青杭絹女襖,一條綠綢裙子,月白雲綢衫,紅綾襖子……自家也賣了件鵝黃綾襖兒,丁香色綢直身兒。又賣了幾件布草衣服。”七件綢衣,幾件布襖,共用六兩五錢銀子,,1300元,,。用他老婆的話說:“雖沒便宜,卻直這些銀子。”,,雖然不便宜,卻也物有所值,,由此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
李瓶兒是眾妻妾中最有錢的,衣服鞋襪也最多。單是鞋就有一百多雙。冬天穿一件貂鼠皮襖,值六十兩銀子,合1萬2千元。
再來看看“行”。
近幾十年,我們的出行工具發生很大變化。三十年前大家都騎自行車,打月票。後來興“打的”,“的”錢也由一塊漲到一塊二、一塊六,直到兩塊。近十幾年更時興買車,一個住宅小區,車都停滿了。從幾萬元的奧拓、夏利,到十幾萬、幾十萬的高檔車奧迪、寶馬、奔馳……這種景象,是我們二十年前所想像不到的。
明朝人出行,或騎馬、或坐轎。西門慶出行一般是騎馬。他的那匹白馬價值七八十兩銀子,要算是名符其實的“寶馬”了。
女人出門一般要雇轎子,如同今天“打的”。一次潘金蓮的母親潘姥姥來給女兒賀壽,轎到門前,卻沒錢打發轎夫,來向女兒要,潘金蓮也拿不出,母女吵鬧一場。最後還是三娘孟玉樓看不過去,拿出銀子打發了轎夫。——其實轎錢不貴,隻有六分銀子,折合今天才12塊錢,也就是“打的”的起步價。
出遠門,要帶足盤纏。來保替西門慶上東京辦事,西門慶給了他二十兩銀子做盤纏,相當於四千元。從山東到河南,還包括住店、吃飯錢。不算多,也不算太少。
“住”是人生一件大事,花銷也最大。不同的階層,住房的需求不同。
賣炊餅的武大,“湊了十數兩銀子,典得縣門前樓上下二層房屋居住。第二層是樓,兩個小小院落,甚是幹淨”。——“典”是使用權的轉移,沒有產權。可以在一定期限內住下去,不用月月交租錢。將來房主有了錢,還可以贖回去。十數兩銀子,合三千塊吧,是很便宜的。在今天大城市的鬧市區,三千塊也就是一套兩居室一個月的租金。
帶產權的房子也不算貴。一處“門麵二間二層,大小四間”的平房,質量一般,要三十五兩銀子,相當於七千塊。常峙節就向西門慶借貸,買了這樣一處房子。好地段的房子要貴一些。西門慶“刮”上夥計韓道國的妻子王六兒,花一百二十兩買了獅子街繁華地段“門麵二間,到底四層”的宅子給她住,這要算西門慶的外宅了。算下來,常峙節的房子一平方米不到200塊錢,王六兒的房子一平方米合300塊。比起今天京城一平方米上萬元的房價,便宜得不可思議。
這裏說的是百姓之家的低門淺戶。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氣象又自不同。西門慶的同僚夏提刑,賣一所房子給何太監的侄子。“門麵七間,到底五層”,“儀門進去是大廳,兩邊廂房鹿角頂,後邊住房、花亭,周圍群房也有許多,街道又寬闊”,契上的價格為一千二百兩,看中間人西門慶的麵子,要一千兩,合二十萬。
西門慶自己的宅院跟夏家的這一所不相上下,後來又花五百兩銀子增蓋了花園。以後又乘人之危,用五百四十兩銀子買下隔壁花家的園宅。以後再花七百兩銀子買了街對麵喬家的宅院。粗略算來,西門慶自住的房子,總值近三千兩,合今天的價格六十萬。——但和今天動不動上百萬、幾百萬的都市豪宅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隻是考慮到清河是外省小縣,又是在物價低廉的時代,這個數字,也就十分可觀。
另外,當時當地房價低廉,大概還與地價不高有關。韓道國夫婦商議在自家院落蓋兩間像樣的平房,材料費也需花上三十兩。可知當時的房屋價值主要體現在建築材料上。
物價大體如此,人工的價格又如何?
傅夥計是西門慶雇來支應鋪子的掌櫃,每月工錢隻有二兩銀子,合400塊錢,相當於現在低保戶的救濟款。不過作為店鋪夥計,年底還有分紅。——西門慶和喬大戶合夥開緞子鋪,年底紅利按五、三、二拆賬:西門慶占五分,喬大戶占三分,另外二分由韓道國等三個夥計均分。這是西門慶的經營之道:把付出與利益捆綁在一塊,調動了夥計的積極性和責任心,自己則坐收漁利。
至於西門慶家的仆人能拿多少工錢,小說裏沒提,可能根本就沒有,不過是管吃、管穿、管住而已。但是替主人奔走效力時,常能得些額外的小費。如玳安給做了守備夫人的春梅押送壽禮,得到的小費是一方手帕、三錢銀子,相當於60塊錢。抬盒的小廝每人賞一百文,合20塊錢。另外,給小費,也得看送禮者的身份。有一回,巡按宋大人給西門慶送來一份禮物,是“鮮豬一口、金酒二尊、公紙四刀、小書一部”。西門慶受寵若驚,連忙賞給押禮門子三兩銀子、兩方手帕;抬盒的衙役每人賞五錢銀子。三兩就是600塊,五錢是100塊.。小費的總數幾乎超出賀禮的價值,其實是一種變相的賄賂和打點。
廚師、裁縫等手藝人的收入也不多。吳月娘到喬大戶家吃飯,廚役獻上一道菜,月娘當場賞廚師二錢銀子。第二、三道上來,也各賞了一錢。這也是小費,廚役還應另有工錢。
裁縫裁剪三十件衣服,得銀五兩,前麵已經說過了。
木匠打一具棺材,得工錢五兩,合一千塊錢。
剃頭匠小周給西門慶篦頭、按摩,挖耳,又給官哥剃頭,忙了一個上午,得銀五錢,100塊錢。
一個沒有手藝、專幹粗活的泥水匠,每日工錢隻有四分,合8塊錢一天。幹一個月不休息,也就合240塊。工價之低,剝削之重,令人嘖舌。
醫卜的地位比工匠、手藝人高一些,但收入也有限。李瓶兒生病,吃蔣竹山的藥,送藥金五錢,病愈後又“備三兩相謝”。這算是多的,一共合700塊錢。現在得一回感冒,也得花這個數。“婦產科”大夫收入最高:西門慶喜得官哥,接生婆蔡老娘得銀五兩,西門慶還許她“洗三朝”時再給一匹緞子。還有個劉婆子,算是“小兒科”大夫,給官哥看病、行灸,每次出診費或三錢、或五錢,也就是60到100,跟剃頭匠小周賺的差不多。
算卦的來錢容易些。小說第五十回,“吳神仙”到西門慶家中算卦,雲山霧沼、一通神侃,討得眾人喜歡,最後得賞銀五兩。——當然,這樣的買賣,可遇不可求,不是天天能碰到的。
樂師李銘到西門慶家教彈唱,一月工錢為五兩。——不過這多半因為他是二娘李嬌兒的兄弟,有這層裙帶關係,格外受照顧。
工價低廉,說到底還是因為人的價值低微。——人而有價,是封建社會、尤其是帶有商業社會特征的晚明社會的一大特點,《金瓶梅》在這方麵開出了十分翔實的價目表。
幾百年來遭讀者、評者貶抑唾罵的小說女主角潘金蓮,其實是個幾次被賣的女奴隸。她生在窮裁縫之家,九歲時因父親過世,被賣到王招宣府中。六年後,王招宣死,她又被轉賣給財主張大戶,身價銀是三十兩,合6000塊錢。——這就是一個“有些姿色”、“知書識字”、“機變伶俐”、能“品竹彈絲、女工針指”的女孩子的全部價值。她的身價,還不及西門慶那匹白馬。
潘金蓮還不是身價最低的。《金瓶梅》中另一女主角龐春梅,身價隻有十六兩。西門慶的姘頭王六兒買了丫鬟春香,也是十六兩。“四娘”孫雪娥後來被發賣,隻賣了八兩。李瓶兒生兒子,西門慶買了個奶娘如意兒,用了六兩銀子。此外,孫雪娥的丫頭小翠,潘金蓮的粗使丫頭秋菊,身價隻有五兩。自身標價十六兩的春梅,日後做了夫人,也買過兩個丫頭,一個是十二歲的女孩兒,四兩銀子;另一個十三歲,叫黃金錢兒,因父親押在牢中,等著錢還債,隻賣了三兩五錢,才合700塊,還夠不上一桌稍稍豐盛一點的酒席的價格!
良家女子價格低微,煙花娼妓反而身價看漲。如商人苗天秀娶娼妓刁七兒為妾,花了三百兩銀子,相當於6萬元。而西門慶死後,二娘李嬌兒複歸娼門,被衙內張二官看上,也是花了三百兩銀子娶到家中的。
說到底,還是西門慶的身價最高。小說第18回,寫西門慶因受親家陳洪牽累,遭人彈劾,被列入奸臣楊戩死黨名單。西門慶連忙派家人來保攜重金到東京上下打點。來保先是到蔡京家,蔡京上朝未歸,由他的兒子蔡攸接見。來保獻上禮單,是白米五百擔,,這是當時官場行賄的隱語,白米就是白銀,白米五百擔就是白銀五百兩,,。蔡攸給他寫了個條子,給專管此事的官僚李邦彥,來保又獻上白銀五百兩,李邦彥於是徇私廢公,把西門慶的名字改為“賈廉”。於是塌天大禍,頓時“一天雲消霧散”。——西門慶用來買命的千兩白銀,是僅值三兩五錢的小丫頭黃金錢兒的300倍。而據西門慶臨終遺囑,他家的總資產約有十萬兩之巨,足可贖命百次。
封建時代,皇帝為了籠絡功臣勳戚,往往頒給對方一種優待憑證“鐵券丹書”。持有者被許諾:本人“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財主西門慶對封建王朝無寸功可言,當然沒資格獲取免死鐵券;但他的財富卻令他享有比功臣勳戚大得多的生命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麽西門慶要拚命攫取財富;而晚明時期新興商人對封建等級製度的撼動,也由此可窺豹一斑。
總之,書中開出的這一張人口價目表,反映了當時人倫道德的淪喪、社會價值的顛倒,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二、食貨與人性——談談《金瓶梅》中的人物
文學是“人學”,文學作品成功的標誌,就是看作品是否塑造出成功的、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來。而人的性格的形成,一方麵有先天的成分,另一方麵,後天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種種後天影響當中,經濟因素——也就是“食貨”因素,又是絕不可低估。下麵就以小說男女主人公西門慶、潘金蓮為例,談談食貨對人性的影響。
一,,商人西門慶
先來看看小說的男主人公西門慶。人們說到西門慶時,往往送他三頂帽子:商人、官僚、市井惡霸。而在這三種身份中,最根本的還是商人。
商人跟食貨關係密切。商人的職責是搬有運無、便利民生,他們是社會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的販運活動調節了物價,自己也在便利民生的同時獲取一定的利潤。因而金錢、利潤,是商人的生命線,是商人一切活動的基準線。
西門慶的父親西門達是個藥商,臨死時給他留下一座生藥鋪,,藥鋪分生藥鋪、熟藥鋪,前者售未經炮製的中草藥,後者售丸散膏丹等製劑,,。西門慶繼承父業,一方麵繼續作藥材生意,同時又作綢段、布匹、絨線、典當等生意。又拿了幾千兩銀子讓夥計搞長途販運,同時還販賣官鹽,又放高利貸。臨死前交代的財產總值,不算房產,合白銀將近十萬兩,相當於今天的兩千萬。在今天看來,這也是個十分可觀的數字。——這裏麵生藥鋪的本錢是五千兩,是從父親那兒繼承的。餘下九萬兩,則都是西門慶進行商業運營、以種種合法的、非法的手段攫取來的。
下麵就讓我們看看作為商人的西門慶是如何賺錢,又是如何花錢的。
西門慶有五個賺錢的途徑。
其一是經商所得。
小說曾借媒婆文嫂之口,誇耀西門慶是個成功商人:“縣門前西門大老爹,……家中……開四五處鋪:段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外邊江湖上又走標船,揚州興販鹽引,東平府上納香蠟,夥計主管約有數十……家中田連阡陌,米爛陳倉,赤的是金,白的是銀,圓的是珠,光的是寶……”文嫂沒提到,西門慶還開著“解當鋪”。
一般的商業經營方式有兩種,一是坐商,有鋪麵,設店經營;一是行商,搞長途販運。西門慶則是把行商與坐商結合在一起來搞。以緞子鋪為例。這個店是他和親家喬皇親合開的,開始投資一千兩,兩家各五百兩。靠著三萬鹽引,變了現錢。然後兵分兩路,一路是夥計韓道國,從杭州購買貨物運回。一路是仆人來保,到湖州絲綢產地,就地定貨,坐等人家織出貨來,然後經南京運回來。其間沒有中間商經手,大大降低了成本。韓道國運回來的貨物一共十大車,價值一萬兩銀子;來保運回二十大車,價值兩萬兩。也就是說,一千兩的投資,經過一番運作,變成三萬兩,增值30倍,顯然是暴利!
但是這種運作裏有許多“貓膩”,有許多違法的暗箱操作。例如按照一般情況,西門慶等投資鹽業,不可能順利地獲利。但此前西門慶早就買通了兩淮巡鹽禦史蔡一良,因此韓道國、來保一到揚州,就能提前支出鹽來。時間就是效益,你的鹽上市早,價格就高。鹽運到湖州、南京發買,獲利無算。
另一不法手段是偷稅漏稅。按照明朝稅製,三十稅一;韓道國一萬兩銀子的綢段貨物,應當納稅三百多兩銀子。但經過稅卡時,西門慶啟動關係網,用五十兩銀子行賄,得了錢老爹一封人情書信,過稅卡時,貨物“兩箱並一箱,三停隻報了兩停”,最後貨也不驗,隻交了三十五兩五錢銀子,就蒙混過關。當然,事後西門慶還要送一份厚禮給鈔關。大概連交稅帶送禮,隻花了一百兩銀子。來保的貨船從南京來,西門慶又用一百兩銀子行賄,備了酒席禮物送給稅官謝主事,至少漏稅五六百兩銀子。——在這裏,國家吃了大虧,稅官得了小利,獲利最大的是西門慶。
另外,西門慶還常常乘人之危,低價收購他人貨物。第32回有個湖州何姓客商,因有急事回家,有五百兩銀子絲線要出手,經應伯爵說合,壓到四百五十兩。西門慶的絨線鋪就是拿這批貨開起來的。找了韓道國來幫忙,一天也要賣數十兩銀子。
西門慶第二條賺錢的途徑是放高利貸。
小說中有兩個商人李三、黃四,承攬了朝廷的香蠟生意,卻因缺乏本錢,來向西門慶借貸。說好借一千五百兩,“每月五分行利”。這相當於年息60%。我們今天向銀行貸款,年息差不多5%,可見當時高利貸盤剝之重。——李三、黃四本來從別處也能借到月息五分的錢,但考慮到西門慶是衙門裏的人,除了借錢,還可以借他的勢力,所以選擇了西門慶。小說中說西門慶“放官吏債”,就是指這個說的。兩個月後,李三、黃四來還錢,本錢還了一千兩,利息應交一百五十兩銀子,用了四隻共重30兩的金鐲子來頂替。還差五百兩本錢一直未還,對此,西門慶臨死時還念念不忘。
有人問,古代高利貸最高是多少?最高是年息百分之百,也就是“驢打滾”的利息。元朝色目人專放這種高利貸,叫“羊羔利”,又叫“斡脫債”,也叫“回回債”。——《竇娥冤》裏的蔡婆婆就是放斡脫債的,竇天章向她借了二十兩銀子,一年後滾為四十兩,不得不拿親生女兒竇娥來抵債。,,我曾寫文章考證,竇娥一家以及蔡婆婆很可能有色目—回回文化背景。參見拙文《試論關漢卿的“色目情結”——關劇,,竇娥冤,,別解》,載《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
說點題外話。我本來以為月息五分是很高的利息,但讀2006年7月23日北京青年報,,B2版,,,湖南永州市原公安局副局長王石賓放高利貸,是月息八分到一毛四。這讓人很開眼界。月息八分相當於年息96%,接近驢打滾的利率。月息一毛四等於168%,這是前無古人的。
西門慶賺錢的第三條途徑是做官受賄。
西門慶是商人兼官僚,利用手中權勢接受賄賂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其中苗青一案,他受賄一千七百兩,相當34萬。另一回是揚州鹽商王四峰被關進監獄,許給西門慶兩千兩銀子,西門慶向蔡京說人情,把王四峰放了。兩千兩合40萬,這應當是天文數字。
西門慶發家的第四條途徑是侵吞親戚的家財。
西門慶沒有任何道德觀念,隻要是錢財,不管是誰的,他都要染指、侵吞。他的女婿陳經濟家很有錢,後來陳家的後台楊戩倒了,陳的父親陳洪也被查辦。陳洪讓兒子轉移髒款,把大量家財、包括楊戩家的贓物,轉移到西門慶家來,另外還給了西門慶五百兩銀子好處費。這些財物後來都被西門慶侵吞了。
西門慶發家的第五條途徑是“娶妻得財”。
西門慶骨子裏是個商人,他娶妻納妾,有兩條標準:一是妻妾要懂得風情;另一個是要有錢。也就是“財色兼得”。
且看,正妻吳月娘的娘家是千戶,有一定的權勢和財力;二娘李嬌兒是妓女出身,也有私房錢。三娘孟玉樓和六娘李瓶兒最有錢,都是有錢的寡婦。孟玉樓的前夫姓楊,是個布商,身後給孟玉樓留下一大筆遺產。第7回媒婆向西門慶介紹孟玉樓的財產時說:“南京拔步床也有兩張,四季衣服,妝兒袍兒,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隻箱子。珠子箍兒,胡珠環子,金寶石頭麵,金鐲銀釧不消說。手裏現銀子,他也有上千兩。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孟玉樓要改嫁,楊家親戚不幹,“嫁人可以,楊家的財產不能帶走”,因為前夫還有個弟弟楊宗保,年齡尚小。——西門慶顯示出商人的精明,他事先用一百兩銀子、兩匹緞子,收買孟玉樓前夫的姑媽,由老太太作主,讓孟玉樓帶著家產嫁給西門慶。出嫁的那天,西門慶雇了幾個閑漢,又從守備府借了一二十名軍人,趁著楊家兩撥親戚打架,連抬帶搶,把床帳箱籠都搬到西門慶家去了。
六娘李瓶兒原是大名府梁中書的妾,梁山好漢大鬧大名府時,李瓶帶了一百顆西洋大珠,二兩重一對鴉青寶石逃出來,嫁給花子虛。花子虛是花太監的侄子,花太監死後,大筆遺產也都留給花子虛夫婦。花子虛後來搬到清河跟西門慶作鄰居,西門慶看上來李瓶兒,兩人瞞著花子虛暗中勾搭。後來花子虛因打家產官司被關到監獄裏,李瓶借口請西門慶走門路、說人情,拿了六十錠大元寶、共三千兩銀子,公開交給西門慶。又有四隻描金箱子,裏麵都是蟒衣玉帶、帽頂絛環、值錢珍寶、玩好之物,半夜在牆頭鋪了毯子,都偷運到西門慶家。也就是說,李瓶還沒嫁給西門慶,花家的財產已經大部分轉移到西門慶家。後來花子虛出獄,因為輸了官司,銀子也沒了,活活氣死了。李瓶兒手裏還有私房錢,第十六回,西門慶要擴展花園,蓋樓,還沒過門的李瓶把床後茶葉箱子裏的沉香、白蠟、水銀、胡椒等換了錢,給了西門慶二百兩銀子。李瓶兒出嫁時,西門“雇了五六副杠,整抬了四五日”。這裏或許有誇張,但也暗示西門慶的財產,很大一部分得益於“財色雙收”的“納妾工程”。所以這一回的回目就叫“西門慶謀財娶婦”。
李瓶嫁給西門慶後,在家裏花錢很大方,所以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歡她。第64回,李瓶兒死了,西門慶痛哭流涕,不惜花費重金、厚斂厚葬。仆人玳安有一番議論說:“……俺爹饒使了這些錢,還使不著俺爹的哩。”就是說,花了這麽多錢辦喪事,其實用的都是李瓶自己的錢。又說:“為甚俺爹心裏疼?不是疼人,是疼錢。”——這話點到了西門慶的靈魂深處:他是個商人,一切喜怒哀樂,都是以金錢為轉移的。玳安又說:“說起俺這過世的六娘性格兒,這一家子都不如他,又有謙讓,又和氣,見了人隻是一麵兒笑。俺每下人,自來也不曾嗬俺每一嗬,並沒失口罵俺每一句‘奴才’。……使俺每買東西,隻拈塊兒。俺每但說:‘娘拿等子,你稱稱,俺每好使。’他便笑道:‘拿去罷,稱甚麽?你不圖落,圖甚麽來?隻要替我買值著。’這一家子,都那個不借他銀使,隻有借出來,沒有個還進去的……”仆人對李瓶兒感恩戴德,主要因為她出手大方。在一個商人之家,對人的評價是由金錢來決定的。
以上從五個方麵總結了西門慶的生財之道:經營商業、放高利貸、做官受賄、侵吞親戚財產、娶妻得財。下麵說說西門慶怎麽花錢。
沒有讀過《金瓶梅》的人,一定覺得西門慶這樣一個奸商、惡霸式的人物,一定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其實不然,西門慶花錢是很講“原則”的。
西門慶的錢,有一部分花在自家的享受上。吃喝用度,都遠遠在一般人之上。小說對這些有著細膩入微的描寫,這也是世情小說的重要特點之一,一直影響到《紅樓夢》等書。——這同時也反映了讀者的意願與愛好:他們對西門慶的奢華生活既羨慕又忌妒,抱著一種偷窺的心態。看看人家的生活,好像自己也“過把癮”似的。除了吃穿,西門慶在居住方麵花錢比較多。小說多次寫到他買房,擴建花園,擴建墳園。不過買房、建房也屬於投資,不全是生活享受。
另外,小說還特別強調西門慶樂於在妻妾以外的女人身上花錢,嫖妓偷情雖然不是一擲千金,出手也是很大方的。例如為姘婦王六兒買房子,就是一個例子。——但是很奇怪,西門慶在正式妻妾身上卻非常吝嗇,他所寵愛潘金蓮要一件皮襖,西門慶始終沒給做。這一點,我們後麵還要說道。
總的說來,西門慶的日常生活、吃喝穿戴,並不是特別奢侈。例如西門慶出門,身邊隻帶不多幾兩散碎銀子。而且小說中幾次提到,家財萬貫的西門慶常常弄到手頭沒錢的地步,連幾十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因為他的大部分錢都用在擴大商業經營上。藥鋪是父親留下來的;當鋪、緞子鋪、絨線鋪、綢絹鋪,都是他陸續開設的。不斷擴大經營,就要占用很多資金,現金流就有些拮據。西門慶的理念是:金錢不能放在那兒不動,要不斷地滾動增值。他說:“,,銀錢,,兀那東西,是好動不喜靜的,怎肯埋沒一處?也是天生應人用的。”
另外,我們發現西門慶從不在土地上投資。書中媒婆文嫂向林太太介紹,說西門慶家“田連阡陌”,顯然是誇張之詞。西門慶隻買過一塊地,是他家墳地隔壁趙寡婦的莊園,目的是擴大他家墳園,多蓋幾間房,開辟成花園,供玩耍休閑,並不是要出租耕種。——在西門慶這類商人看來,種地成本高,收效慢,不劃算,不如商業來錢快。西門慶有許多頭銜:商人、官僚、惡霸、市儈,惟獨不能說他是地主。在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西門慶的理念是很前衛的。
在花錢問題上,西門慶是個很矛盾的人,他和以前小說中的商人形象很不一樣。以前小說中的商人大多是守財奴,吝嗇鬼。例如《古今小說》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寫東京開質庫,,當鋪,,的張員外十分吝嗇,要在“虱子背上抽筋,鷺鷥腿上割股,古佛麵上剝金,黑豆皮上刮漆,……,平日有四大願望:一願衣裳不破,二願吃食不消,三願拾得物事,四願夜夢鬼交。是個一文不使的真苦人”有一次他見夥計把兩文錢給了乞丐,就嗬斥:為什麽把兩文錢給他?一日兩文,千日就是兩貫!把錢搶回去,還把乞丐打了一頓。——這就是以前人們眼中商人的猥瑣形象。西門慶卻不同。我們說他是個矛盾的人,是說他在使用金錢時,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時非常小氣、摳門;有時又格外大方、揮金如土。總的說來:對內小氣,對外慷慨。對妻妾不肯多花一分錢;但行賄送禮,卻一擲千金;對弟兄哥們兒,有時也很大方。
西門慶很聰明,心裏有一把算盤,算得又快又準。給當官的送禮,他從不吝惜,手筆很大,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他已經算清楚:和後麵的收益相比,這點前期投資隻是“小錢”。“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釣大魚,就不能吝惜魚餌。
最典型的一次,是小說第18回西門慶用千兩白銀買命的那一次。在這樣的關口,西門慶是絕不吝惜的。以後西門慶搭上蔡京這個靠山,曾兩次給蔡京送壽禮。第一次所送禮物是“四座一尺高的四陽捧壽的銀人,兩把金壽字壺,兩副玉桃杯,兩套杭州織造的蟒衣。還有南京的綢緞、羊羔美酒”。蔡京見了十分歡喜,當場就填了三份官誥:一份任命西門慶作山東提刑所的副千戶,一份任命押送禮物的吳典恩作了清河縣驛丞,一份任命押送禮物的來保作山東鄆王府的校尉。——這純粹是權錢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當場兌現。
第二次送壽禮由西門慶親自押送,送了二十扛,,綱,,禮物,有一張禮單:“大紅蟒袍一套,官祿龍袍一套,漢錦二十匹,蜀錦二十匹,火浣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餘花素尺頭共四十匹,獅蠻玉帶一圍,金鑲奇南香帶一圍,玉杯、犀杯各十對,赤金攢花爵杯八隻,明珠十顆。又梯己黃金二百兩。”這張禮單可能有所誇張,但小說作者這樣寫,就是要特別強調:西門慶這個新式的商人與舊式商人不同,他在送禮行賄,手筆很大,是決不吝惜的。果然,蔡太師非常高興,過生日那天,特意留西門慶一個人吃酒,這是很高的榮譽。——在美國,交一定數額的美金,就可以跟總統共進午餐,似乎是一個意思。
當然,送禮拉關係也不容易。例如來保等第一次押送壽禮給蔡京,先到府門前,給了看門的一兩銀子紅包,人家說:還有兩個看門的呢!又添了二兩,人家臉上才有了笑意。然後請出姓翟的管家,又給管家送上兩匹南京的尺頭、三十兩銀子,管家才答應引見。為了感謝翟管家,西門慶事後又專給他送了個女孩子作妾,進一步鞏固這種依附關係。
有的學者指出,在封建社會內部,永遠不會自發地生成資本主義。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原則上,所有的社會財富都是皇帝的。你富可敵國,但那財富僅僅是暫時寄存在你的名下,皇帝什麽時候想收回就收回。不要說小小的一名外省商人,就是清代和紳那樣權傾當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又怎麽樣?皇帝要剝奪你,就是一句話的事。在封建製度下,沒有什麽法律可以超越皇權,沒有什麽法律可以保護你的私有財產。不但皇帝有權力剝奪你的一切,各級大大小小的官吏也都有這個權力。封建社會有一個說法是“破家縣令”,連一個七品芝麻官,也足以讓你家破人亡。因此,封建社會的商人必須依附於封建權勢,必須把相當一部分利潤分給統治者。西門慶深深懂得這一點,他不惜工本巴結蔡京這樣的權臣,就是為自己找靠山。而且依靠蔡京,他自己也當上了基層官吏,不僅“官商勾結”,而且成為“官商一體”。——商人是要投資的,這也是一種投資,這是政治投資,也是獲利百倍的一樁買賣。
西門慶政治投資的層次很豐富。如第36回,新科狀元、蔡京的幹兒子的蔡蘊,,字一良,,路過清河縣,經翟管家介紹,到西門慶這裏“打抽豐”。西門慶擺酒招待,臨上路時饋贈綢緞、合香,還贈送一百兩銀子。蔡狀元感激不盡。日後蔡狀元點了兩淮巡鹽禦史,和宋巡撫一同出京赴任,路過清河,西門慶又一次大擺宴席招待,又是吃飯、又是唱戲,一席酒飯花了“千兩銀子”。然後又備了兩份厚禮送到官船上,不但有美酒羊羔、花紅緞匹,還包括所有的金銀器皿、象牙筷子,都請兩位大權在握的現任官僚“笑納”。——當然,西門慶是不花“冤枉錢”的。在酒席上,西門慶就提出:我這裏有三萬鹽引,,古代鹽鐵官賣,鹽引是國家允許販鹽的憑證,,,將來到你那裏支鹽,請多多關照。蔡狀元滿口答應。後來西門慶派人很順利地支取官鹽,買了好價錢,所獲利潤,當然比這頓酒席錢多得多。
另外,西門慶大張旗鼓招待二位,還有特別的效應。當時他家高搭彩棚,演戲奏樂,大吹打擂,“哄動了東平府,大鬧了清河縣,都說:‘巡按老爺也認的西門大官人,來他家吃酒來了。’”地方上的守備、都監、團練也連忙率領本部人馬,把守左右街口伺候。——這個宣傳效應是無形資產,同樣有著無法計算的價值。
在官場上花錢,是政治投資。但對待朋友,他的大方就不容易理解。小說第一回,就寫西門慶“熱結十兄弟”,其中有應伯爵、謝希大、祝實念、孫天化、吳典恩、雲理守、常時節、卜誌道、白賚光。這些人有的是商人出身,也有官宦子弟,如今大都家道敗落,整天遊手好閑、到處幫閑鑽懶,是一群篾片式的人物。他們圍繞在西門慶周圍,吃喝嫖賭,在妓院中鬼混,講笑話、找便宜,有時也幫西門慶介紹點生意買賣,替人說個人情,從中拿點好處費。這本來是很討厭的一群,西門慶以大哥自居,對他們居然很寬容。在金錢上,也顯得頗為慷慨。
小說寫西門慶與兄弟間的借貸有三次:一是吳典恩當上清河縣驛丞,要置辦衣服鞍馬,還要上任擺酒,都需要錢。他寫了一張一百兩銀子的借據,寫好月利五分,向西門慶告貸。西門慶拿筆把利錢抹了,說:“有應二哥作保,你明日隻還我一百兩本錢就是了。”十分大方。倒是後來吳典恩恩將仇報,想要陷害吳月娘。在這件事上,小說家的立場顯然是站在西門慶一邊的。西門慶另一個兄弟常峙節沒有房子住,向西門借錢買房。正趕上西門慶手頭沒錢,拿了十二兩碎銀子給他應急。後來西門慶有了錢,主動拿出五十兩銀子讓應伯爵送去。還說,除了三十五兩房錢,餘下的讓常峙節開個小鋪兒,每月賺點錢,養家糊口。這筆錢沒寫借據,估計是不要他還的。第三件事是應伯爵生兒子,沒錢,在西門慶麵前哭窮。西門慶問他需要多少錢,他說二十兩就夠了,還拿出個事先寫好的契約文書來。西門慶讓小廝拿出一封五十兩銀子來。應伯爵說太多了,西門慶說:“多的你收著,眼下你二令愛不大了?你可也替他做些鞋腳衣裳,到滿月也好看。”連契約也不要。估計也不要他還了。
這些事不大好理解:一個算盤很精的商人,不受任何道德規範的約束,對妻妾尚且一毛不拔,為什麽對待這些酒肉朋友如此仗義?我個人百思不得起解,勉強想了一點理由:
其一,人是社會動物,適於群居,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交流的需要。西門慶身邊聚了這樣一批酒肉朋友聚,常常在一起吃酒聊天、插科打諢、講無聊笑話,正好填補西門慶空虛的精神生活,滿足了他交往的需要,也算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
其二,西門慶是地方一霸,能稱霸的人,自然不會是光棍一條。“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必然要聚一幫狐群狗黨,聚攏成一股人氣。西門慶則從中滿足領袖欲和自尊心。
第三,西門慶與這幾個人也是互相利用。作為地頭蛇式的人物,西門慶的根子紮在底層,這些人可以給他提供信息,例如應伯爵就幾次給他介紹買賣,吳典恩曾幫他押送壽禮等等。另一方麵,這些人的境遇都遠不如西門慶,他們之所以依附於西門慶,也是各有算盤,要仰仗他的財勢,從中撈一些好處。人家對你眾星捧月,並不是無償的;你一毛不拔,人家誰來趕著你叫“大哥”?西門慶深深懂得這一點,所以對他們出手很大方。
總結一下,西門慶花錢,一部分花在個人的享受上麵,但用的不多。對待妻妾,甚至可以用吝嗇來形容。他的錢主要用來投資,一是經濟上的投資,開店鋪,擴大經營範圍和規模,花錢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再一方麵是政治投資,有時這比經濟投資獲利還要多、還要快。此外還有一些花銷,像資助結拜兄弟等等,也是一種社會投資,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另有一些投資,例如刻印佛經等等,其實是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希望冥冥之中有神佛保佑。在這一方麵,西門慶和他的妻妾們也是肯花錢的。
西門慶的金錢,也為他買來了社會地位。他身為五品官,比七品知縣還要大一些。這同時反映了明代中期以後商人地位大大提高的曆史現象。
例如蔡狀元那樣的人,也算是社會精英、士大夫中的頂尖人物,居然與一個商人出身的武官打得火熱,還不是因為西門慶有錢?在西門慶與蔡狀元的對比中,似乎西門慶還占著上風。例如蔡狀元留宿西門慶家,西門慶給他找了個妓女陪宿。蔡狀元受寵若驚,給妓女題了一首歪詩,第二天早上,又拿出一兩銀子,用大紅紙包著,鄭重其事地交給妓女。妓女嫌少,拿給西門慶看。西門慶笑著說:“文職的營生,他哪裏有大錢與你?這個就是上上簽了。”——由此可見,西門慶從內心看不上寒酸的文職官員,說話帶有居高臨下的味道。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中國曆史上,商人地位一直不高。士、農、工、商,商人奉陪末座。因為中國的傳統經濟形態是農耕經濟,以農為本,商人操末業,位居農人之下,,這個“農”其實主要指地主,,。
例如,漢代規定,商人不準穿綢緞衣服。南宋時,著名詩人陸遊給子孫留下遺言:如果不能做官,就回鄉務農,千萬不能做市井商人,辱沒了祖先。到了明初,朱元璋仍然規定:全社會以農為本,以商為末。農夫可以穿綢緞衣服,商人隻能穿布衣裳。農夫家裏如果有一人經商,也不能穿綢緞衣服。
然而不過二百年,到十六、十七世紀,社會風氣發生了巨大變化。孟玉樓改嫁之前,麵臨兩個選擇:一是嫁給商人西門慶作妾,一是嫁給尚舉人做繼室。尚舉人有功名在身,家裏有田產,是士紳、地主;作繼室也比作妾地位高很多。但孟玉樓寧願嫁給商人西門慶作小老婆。這體現了當時社會上的一種共識:在財力、社會地位和前途上,商人已經遠遠壓倒了地主、士紳。連蔡狀元、宋巡撫都主動與商人西門慶交接,權傾當朝的蔡京在西門慶送來的厚禮麵前也笑逐顏開,都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說,西門慶這個商人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說文學人物寫得好,有兩個概念:一是文學人物本身很可愛,例如《水滸傳》中的魯智深,“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是個無私無畏的英雄,非常可愛,讀者都喜歡他。另一概念是作者刻畫得好,例如《三國》裏的曹操,奸詐狠毒,從道德評判上,沒人喜歡他。但作者能把那股老奸巨猾的勁兒寫出來,這屬於“寫”得好。西門慶就屬於“寫”得好的人物。這樣的文學人物有一個鑒別的方法,就是這個人物在小說中一出場,讀者就不禁精神為之一振,帶著一種欣賞的態度去看他如何說話、如何做事,希望他在場麵上多呆一會兒——這就是人物“寫”得好的標誌。西門慶就是這樣的人。在晚明那個特殊時代,小說裏的商人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是守財奴,吝嗇鬼,不再是獐頭鼠目、令人鄙視的形象。而是出手大度、成竹在胸、引領社會潮流、令人又豔羨又忌妒的角色。盡管小說裏的西門慶是個奸商,是個貪官,是個惡霸、市儈,但我們不能不承認,他是個有力量、有能力的角色。他有眼光,會看風向,善於鑽營,能隨機應變;有掌控局麵的能力,做事有明確的目的性,沉得住氣。他不受任何既定的道德規範的束縛,,包括上層的和底層的道德倫理,,。但他也不是無原則的。例如收受賄賂,不是什麽錢都要。他曾批評夏提刑,說是見了錢就不顧體麵。——夏提刑不是商人,沒見過大錢,因此在金錢麵前表現得很“下作”;西門慶是商人,小錢看不上,小買賣不做,犯不著。另外,他對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他曾抱著官哥說:“兒,你長大來,還掙個文官。不要學你家老子,做個西班出身,,武官,,,雖有興頭,卻沒十分尊重。”此外,西門又是個有力量的男子,他與蔣竹山爭奪李瓶,玩弄對方於股掌之間。有一點讓人想不通:西門慶在某些時候居然會因情而流淚。有人說:那是鱷魚的眼淚吧?其實,在西門慶的感情世界裏,有兩副麵目。一副是人欲橫流的色情狂麵目:他有一妻五妾,和家中所有的丫鬟及仆人的女人都有不正當關係;在外麵包占妓女,還和一些官宦人家的婦女有染。而他的另一副麵目,又像是個多情男子。例如李瓶死後,他幾次痛哭。一次是麵對李瓶的遺體,他“口口聲聲隻叫:‘我的沒救的姐姐,有仁義、好性兒的姐姐!你怎的閃了我去了?寧可教我西門慶死了罷!我也不久活於世了,平白活著做甚麽?’在房裏離地跳的有三尺高,大放聲號哭。”此後又“磕伏在他,,她,,身上,撾臉兒那等哭,隻叫:‘天殺了我西門慶了!姐姐你在我家三年光景,一日好日子沒過,都是我坑陷了你了!’”另
一次是李瓶兒出殯演《玉環記》,台上演員唱:“今生難會麵,因此上寄丹青。”西門慶“忽想起李瓶兒病時模樣,不覺心中感觸起來,止不住眼中淚落,袖中不住取汗巾兒搽拭。”還有一次是作法事後,夜夢李瓶囑他提防“那廝”,,似至花子虛,,傷害,“沒事少要在外吃夜酒,往那去,早早來家,千萬牢記奴言,休要忘了”。兩人在夢中抱頭痛哭,醒來眼猶紅。最後一次是在東京宿何千戶家,又夢李瓶兒,相抱而哭。這些情節,寫得都不牽強,給人很深印象。
怎麽理解西門慶在感情世界中的這種矛盾現象呢?我認為,小說家受市井文學的局限,在寫性的一麵時,有迎合市民聽眾低級趣味之嫌。如果將這方麵的過度形容適當削減,這個人物還是相當成功的,足以與一流小說人物相比。魯迅說《金瓶梅》能“一時並寫兩麵”,便是指這種兩分法的人物塑造。如果說,《紅樓夢》打破了好人一切皆好、壞人一切都壞的人物塑造模式,那麽這種文學嚐試,從《金瓶梅》就開始了。
《金瓶梅》開始探索人性的複雜與矛盾,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什麽不可以有基於普遍人性的夫婦親情?況且李瓶對於西門慶,有著不同一般的象征意義。李瓶的到來,不但給西門慶帶來金錢,也帶來了財運旺盛、官運亨通的好勢頭。李瓶還給西門慶生了個繼承人,這讓西門慶欣喜若狂。然而隨著官哥夭折及李瓶之死,似乎意味著這種好運道的終結。玳安說西門慶“不是疼人,是疼錢”,這話並不公允,因為李瓶並沒有把財產帶進棺材。然而她似乎帶走了日進鬥金的運道和家族興旺的希望,因此西門慶的眼淚,也仍然是帶有利益權衡的商人的眼淚;玳安的話,並非全無道理。
總之,我們在這裏看到一個新型的人物。我們不一能用傳統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他,而應把他當作明代中後期一個活生生的的商人標本去認識,當作一個成功的文學人物去欣賞。商人作為新興階層,在晚明社會正處於上升階段,他有著無窮的欲望,表現為不加節製地去攫取金錢和女色。正是這種欲望,給了他們開拓進取的力量。但也正是這種不加節製的欲望,導致了他們的毀滅。——西門慶最終死於縱欲過度。
二,,“淫婦”“妒婦”潘金蓮
提到潘金蓮,我們的印象是蕩婦加妒婦。她在西門家得寵得勢,占盡風頭。按說,她的生活一定是最奢華的,穿金戴銀、說一不二。但其實不然,她在經濟上始終是個“低保戶”。她連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甚至連件像樣的皮襖也沒有。這又是不可想象的。
一次元宵節,吳月娘帶領眾妾到她的大妗子家吃酒賞月。忽然下起雪來。吳吩咐小廝回家給“娘兒們”取皮襖,而吳月娘忽然想到,在所有妻妾中,惟獨潘金蓮沒有皮襖。吳月娘吩咐,把當鋪裏人家當的一件皮襖拿來給潘金蓮穿,這在潘金蓮看來,是件很丟麵子的事,因此當眾發誓:“有本事,到明日問漢子要一件穿,也不枉的。平白拾人家舊皮襖披在身上做甚麽!”——然而潘金蓮的這個願望始終沒能實現。
這難道不是十分奇怪的事嗎?西門慶家“錢過北鬥,米爛陳倉”,給朋友五十一百、出手大方;行賄送禮,更不用說。而一個備受丈夫寵愛的妻妾,居然沒有一件像樣的皮襖,怎麽回有這等事?其實此事背後透露的消息是:西門慶家實行的是“二級經濟核算製”。妻妾各自為銀錢核算單位,你自己有“梯己錢”,就多用;沒有,就少用或不用。要想從西門慶那兒要一文錢,也是難上加難。
眾妻妾中,吳月娘是嫡妻,在經濟上有特權。原則上講,全家的財產應當由她來掌握。況且她的娘家是千戶,也有錢。孟玉樓、李瓶兒都是富孀,這使她們出手大方、廣結人緣。李嬌兒是妓女出身,私房錢不少;還在家中管過銀錢賬目,可能也“摟”了一些錢。西門慶死後,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趁亂偷了幾錠大銀子,再回妓院、重操舊業。——至於孫雪娥,本來是個收房的丫鬟,實際地位是廚子頭,大家從來沒有把她當“四娘”看待。
剩下一個潘金蓮,雖然也是寡婦再嫁,但她本是個窮裁縫的女兒,父親死後兩次被賣,後來被嫁給“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武大。以後與西門慶勾搭上,害死武大,嫁給西門慶。——但是她的到來,卻沒有帶來一個銅板。
如前所說,西門慶的婚姻觀是商人的婚姻觀,娶妻納妾是生財手段之一。吳神仙曾給西門慶相麵,說他“一生多得妻財”。對於妻妾,西門慶的經濟政策是隻進不出。——西門慶花錢有目的性,是要“以錢生錢”的。妻妾已經嫁過來了,連人帶財產都歸屬自己了,還有什麽必要在她們身上花錢?
在這樣一個充滿銅臭氣的家庭中,女人的人格尊嚴是靠金錢維持的。女人都愛美,但必須自己掏錢來打扮自己。李瓶最有錢,帶了許多首飾衣服來。她有一件金絲狄髻,,狄髻是籠假發的網子,一般隻有貴族婦女能戴,,,重九兩,價值近萬。李瓶是個很低調的人,生怕戴起來招眼,惹其他妻妾忌妒,因此先問西門慶:吳月娘有沒有?西門慶說有銀的,沒金的。李瓶就不肯戴,讓西門慶拿到銀匠家,打兩件樣子比較普通的首飾戴。潘金蓮知道了,求西門慶把剩下的金子替她也打一件首飾。西門慶笑罵:“單管愛小便宜,隨處也掐個尖兒。”
後來妻妾們托陳經濟到外麵買汗巾,潘金蓮要一條素色的。她自己解嘲說:往後戴孝時用。其實是因為素色的便宜些。最後還是李瓶掏出一塊銀子,替大家“埋單”。——潘金蓮是個拔尖搶勝的性格,但在這些時候,就隻能“英雄氣短”了。
李瓶因為錢多,手也鬆,“用錢撒漫”,所以上上下下都喜歡她。經常出錢擺酒請客,讓仆人買東西,給錢也寬。包括潘老老來串門,住在她屋裏,臨走又送鞋麵,又送衣服、銀子,因此潘老老說李瓶對她比女兒都好。
而潘金蓮的確薄情。第78回潘金蓮過生日,潘老老來祝壽,下轎付不起轎錢,來找女兒討。潘說:“你沒轎子錢,誰叫你來?恁出醜百劃的,叫人家小看?……指望我要錢,我那裏討個錢兒與你?你看著,睜著眼在這裏,七個窟窿倒有八個眼兒等著在這裏。今後你有轎子錢便來他家,沒轎子錢別要來。料他家也沒少你這個窮親戚,休要做打嘴獻世寶,關王買豆腐——人硬貨不硬。……驢糞蛋麵前光,不知裏麵受恓惶!”說得潘老老嗚嗚痛哭。丫鬟春梅事後說兩句公道話:“你老人家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俺娘是爭強不伏弱的性兒,比的不六娘銀錢自有。本等手裏沒有,你隻說他不與你。別人不知道,我知道。想俺爹雖是有的銀子放在屋裏,俺娘正眼也不看它。若遇著買花兒東西,明公正義問他要。不恁瞞藏背掖的,教人看小了他,怎麽張嘴兒說人?……”吳月娘後來也知道這事,跟潘金蓮說:你給她一錢銀子,寫賬就是了。意思是寫在西門慶的賬上。潘金蓮說:“他的銀子都是有數的,隻教我買東西,沒教我打發轎子錢。”——從這些描述中我們看出,潘金蓮也有她做人的原則,作為一個爭強好勝的人,自有她的自尊。這種自尊體現在對待金錢的態度上:我沒錢,是眾所周知,但我絕不去偷雞摸狗,藏藏掖掖!
仍然回到那件皮襖上。西門慶始終沒有特意為潘金蓮做一件皮襖。直到李瓶死後,潘金蓮向西門慶要李瓶的那件,西們慶還舍不得,說:“單管愛小便宜兒,他那件皮襖值六十兩銀子哩,你穿在身上,是會搖擺的?”潘金蓮連嗔帶罵:“你與了張三、李四的老婆穿了?左右是你的老婆,替你裝門麵,沒的有這些聲兒氣兒。好不好我就不依了。”好說歹說,到底把皮襖要到了手。——這件皮襖價值六十兩銀子,是潘金蓮身價的兩倍!
也正因此事,引起吳月娘的強烈不滿。一次兩人吵架,月娘提到:“一個皮襖,你悄悄就問漢子討了,穿在身上,掛口也不來後邊題一聲而……就是孤老院,也有個甲頭!”後來月娘做夢,夢見從李瓶箱子裏尋出一件袍子,被金蓮劈手奪去,氣得吳在夢裏嚷:“他的皮襖你要的去穿了罷了,這件袍兒你又奪”。——對於正妻來說,一件皮襖讓她大受刺激,甚至記掛在心,形諸夢寐。潘金蓮這件皮襖,真的得來不易!
然而這卻不是西門慶特意給潘金蓮做的,她穿的,仍是人家剩下的,不管它的價值有多高。這個故事帶有一點悲劇的意味,同時也使我們明白:潘金蓮為什麽淫蕩,為什麽忌妒,為什麽要利用自己的色相,緊緊地把西門慶拉在自己身邊?她同眾妻妾之間關係緊張、矛盾重重,也主要緣於對西門慶的爭奪。——因為從性的角度去拉緊丈夫,是她的惟一的優勢,也是惟一的選擇。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家庭裏,有錢才有地位,有錢才有人緣,有錢才有尊嚴,有錢才有生存空間。吳月娘沒有丈夫的愛,她還有正頭娘子的身份,偌大家產從名義上都是她的。李瓶、孟玉樓、李嬌兒失去丈夫的愛,他們各有私房錢,足可以有體麵地生活在這個家庭中。而潘金蓮別無選擇。丈夫的愛就是一切,一旦失去了丈夫的愛,她在這個家庭就一無所有,將被所有人踩在腳下,連一個得寵的丫鬟都不如!因此在情愛方麵,她才顯得那麽咄咄逼人,甚至是瘋狂的、喪失理智的。也正是她的瘋狂,最後送了西門慶的命!
由此我們的出結論:經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並改變著人的性格。當我們批判潘金蓮淫蕩、忌妒的時候,我們還應當從經濟的角度、食貨的角度,以同情的態度想想她的處境,給古人以“了解之同情”,,陳寅恪語,,,也許會對這個人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
謝謝各位!
主持人:由侯老師從貨幣這樣一個細節來推斷《水滸傳》的寫作年代,可以感覺到侯老師敏銳的學術嗅覺。侯老師以晚明萬曆年間貨幣與今日之對折,來探討當時的物價水準,並由此反映和分析了當時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諸多方麵。我們也可以今天的物價水準去遙想晚明時期百姓生活的眾生相。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把《金瓶梅》看成是晚明社會道德淪喪、價值顛倒的晴雨表。更可由此清楚,金融經濟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基礎,百姓生活是否穩定,也是國家政治、社會、經濟生活能否穩定的重要因素。
《金瓶梅》寫了作為商人的西門慶的發家史,侯老師介紹了西門慶的五條生財之道和定向選擇性極強的花錢之道,使我們了解到金錢和利潤是西門慶的生命線及準則。從他發家的過程看,凡能想到的正當或不正當的賺錢手段他都用過了。從西門慶與當時百姓的貧富分化,還可以跟今天做個有趣的對比,一邊是寶馬香車的富豪,一邊是貸了款的大量“房奴”以及根本買不起房的城市窮人。從前不久的一份報道中看到,美國的一個大富豪將自己財產的百分之多少全部捐獻給社會。據這份材料稱,在世界的富人堆裏,單就具有慈善、悲憫和關愛之心而言,中國商人是最差的。商人由社會創造而積聚起來的財富,是否可以拿出一些還之於社會?唯金錢、利潤至上的商人,是否可以多一點慈善、悲憫與關愛之心?另外,從西門慶的發家史,還可以聯係到今天的一些現實,像賴昌興,他的發家史與西門大官人多像啊!
由侯老師講潘金蓮,我們知道,潘金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淫婦”、“妒婦”,她原也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她的墮落有一個漸緩漸變的過程。從她身上還可以看出,當一個女人的人格尊嚴隻能靠經濟來維持時,生命的悲劇已經開始了。潘金蓮連一件皮襖都那麽得之不易,最後隻有以自己最擅長的性與淫,來要了西門慶的命。男以西門為戒,女以金蓮為戒,可乎?
最後要有一句並非題外的話,坐在我左首的這位張涵女士是位殘疾人,她住在天津,是文學館講座的常客。她以前經常是周六坐火車來北京,在朋友家住一晚,聽完講座,第二天下午再回天津。這次,她是自己開著殘疾人摩托車來的,昨天一早7點從天津出發,開了7個小時,下午2點才到北京,,全場掌聲,,。她在中場休息時跟我說,就是要來聽文學館的講座,她的原話是,“錯過一場,多冤呐!”,,掌聲,,聽了以後,我非常感動。在此,我代表文學館向張涵女士表示感謝,並向所有支持文學館講座的朋友們致謝!,,掌聲,,
好了,最後,向給我們做了精彩演講的侯會老師表示感謝!,,掌聲,,
金瓶梅:一部晚明社會“食貨誌”
本文內容已被 [ 人間HYDE ] 在 2008-03-01 16:29:1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