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害怕嗎?
這是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弗裏茲·李曼(1902~1979)最有名的一本著作,作者以地球的行星運轉原理——自轉、公轉、向心力和離心力為模式,分類出四種人格: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裏。由四種人格而深入四種恐懼
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變以及害怕既定的規律。“這本書是為每一個人而寫的,目的在於幫助大家多了解自己與他人,有助於探索自身恐懼的來源,撫慰我們受傷的身心,並在四種恐懼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點。”
分裂人格者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來往,或不能與人達成真正的親密關係。“分裂人格者隻屬於自己,並且隻信任自己,很難與人互相信賴,遑論發展親密關係。義務責任之於他形同束縛,要付出的太多,特別是與伴侶之間,伴侶需要他隻會使他不耐煩。”性虐待、尖酸刻薄、極度冷漠、不可親近、玩世不恭、翻臉比翻書還快,拒人於千裏之外等等攻擊與阻抗行為,都是分裂人格者在怒氣爆發時候的反應。弗裏茲·李曼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追溯到個體嬰幼兒時期的環境因素,嬰幼兒時期不被照顧,不被關愛,或者過多刺激,缺乏安全感,都容易造成以後的人格分裂:費盡心思地獨立生活,竭盡可能地自給自足,若即若離、矜持、遙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喜歡“自轉”,不能興衝衝地“公轉”。
和表麵狷狂與玩世不恭的分裂人格相反,憂鬱人格者不怕把自己交出去,但卻害怕做自己。愛情、渴望愛、渴望被愛,是憂鬱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課題,百般依賴他人,害怕做自己,害怕被孤立、分離、被拋棄、不被保護和寂寞。憂鬱人格的人容易像愛自己一樣愛對方,因為他們不想孤獨,甚至會將感情畸形地開到岔路上去:“我愛你,這與你無關”,或者,“假如你不愛我了,那我也不想活了” ,因此,憂鬱人格的侵略性,可說是一種溫柔的陷阱,如果連溫柔的侵略都無效的話,憂鬱人格者就會將矛頭對準自己,懲罰自己傷害自己。幼年時期,母親極度的寵愛或冷酷的拒絕,都會在孩子心裏種下憂鬱的種子,使他們的人生觀中毒,不敢提要求,不抱希望,懶散被動,沒有期待,容易相信宿命,無法快樂地“自轉”。
強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害怕改變,非常執著,不能放手,難於出離。明明知道沒有什麽是永恒不變的,他們還是強烈地渴望永恒和安全感。“對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強烈,是強迫人格者的根本問題”。強迫人格者最不能忍受的是別人奪走他的權利,擊垮他的意誌,不聽命於他。強迫人格者喜歡伴侶按照自己捏造的模型來生活,對方不肯的話,關係就無法維持。追究起強迫人格的成因,弗裏茲·李曼將之歸為幼年時期受到權威式的苛刻教育,從小就熟知規矩,不斷地按照他人的意誌去行事為人,不知不覺有了完美主義的病,很難與人盡釋前嫌,很難寬恕他人。強迫有常態和病態的界限,弗裏茲·李曼甚至對強迫人格者樂於從事的職業都廣有研究。
歇斯底裏人格者追求離心力,討厭傳統、束縛和既定的規律,責任、義務和前後一致是他們最大的恐懼。弗裏茲·李曼發現歇斯底裏者通常不願意長大,他們普遍在幼年的時候缺失好的榜樣,部分歇斯底裏者自小對父母有深層的仇恨心理。他們的行為模式通常是:否認過錯、陰晴不定,是天生的演員和冒險家。先下手為強,是歇斯底裏者的防禦工程,他們喜歡為虛榮心而戰,愛耍種種手段。
該書暢銷了半個世紀,再版35次,楊夢茹的翻譯充滿了文學性,氣脈貫通,生動異常。(張素聞)
你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害怕嗎?
本文內容已被 [ 人間HYDE ] 在 2008-02-26 16:21: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