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再見”一詞看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來源: 十方 2008-02-20 15:36: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98 bytes)
從“再見”一詞看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點燈夜晚

  中國是一個文明含蓄、涵養深厚的國家,中國的語言文字也有著文明含蓄、內涵豐富的特點。僅從“再見”這個詞來看,就能充分地證明這一點。
   “再見”一詞,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意思是“客套話,用於分手時。”漢語詞典的這個解釋,指的是“再見”一詞現在最通用的意思、用的最多的意思。其實,這一解釋遠遠囊括不了“再見”這個詞匯的豐富內涵。
   “再見”一詞應當是在中國古代原有語言文字基礎上,充分吸納西方語言文字簡潔明了表達方式的結果。在中國古代是很少用“再見”這個詞的,那時“見”字與“現”字通假,如“風吹草低見牛羊”、“路轉溪頭忽見”,實際上,“見”都是“現”的意思。“再見”多指“再現”,也即再次出現、顯現。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醫院、診所懸掛的匾額上題有“華佗再見”的字樣。這兒的“華佗再見”,並非我們現在意義上所說的與華佗道別的意思,實際意思是“華佗再現”、“華佗再世”,意即表明某個機構、某個人的醫術高明。“再見”用古代文言文表達,通常的說法是“再會”或“後會有期”。
   “再見”這個詞出現後,很快與中國文化相融合,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人們對其語義進行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一般來講,“再見”一詞現在有這樣幾層含義。
   “再見”一詞最基本的含義,也就是社會交往場合中,人們在分手、道別時所用的客套話。多數場合,人們說出這句話時,並無多大的實際意義。隻是分手、道別時的一種禮貌用語。這一禮貌用語,正符合了中國人傳統上文明、向好的寓意。雖然是分手、道別,卻涵蓋了對不久的將來,對下一次還要再見麵、再相聚的美好期待。
   “再見”一詞,由客套話引伸出來的另一層含義,就是謝客、辭客。如果客人先說“再見”,意思就是“我要告辭、我要走了”的意思。內涵是我想說的話說完了、想談的事談好了,不再打擾你了。如果是主人先說“再見”,意思就是要辭客,含有拒絕、向外推托的意思。說得好聽點,是“婉辭”,也就是婉言辭退客人,意思是你該走了。如果這時候,你聽不出主人話裏麵的真實意思,非要說“不偌?保?掛?嘧?換岫?⒍嗔囊換岫??薔鴕?秩訟印⑷僑朔沉恕?br>   一般在會客場合裏,主人先說“再見”的時候比較少,如果那樣,主人是非常不禮貌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打電話或網絡聊天的場合裏,主人先說“再見”的情況就不少見了。因為這時候,畢竟沒有見到客人的尊容,即便先說“再見”,也不會讓你感覺麵子上過不去、下不來台。如果遇上不願接聽的電話、不想聊天的朋友,主人往往會說,“我有點事,先再見”,或者是說“我們再見,以後有機會再聊”。這時候的“再見”,恐怕就是“再不相見”、“不想再見”的意思了。真實含義就是,我不歡迎你,我們就此打住吧,以後我不想再見到你了。
   “再見”一詞從開始使用,到發展到今天,已經遠遠不止是一句客套話了,早已有了實際的內容和思想。現在用的最多的一層意思就是分手、斷絕來往、告別、決裂,實際上都是“再不相見”、“再不相遇”、“再不會麵”的意思,已經完全走到了它本意的反麵。
   同原來的戀人分手,同不喜歡的朋友斷絕開往,往往用“再見”來表示。問的人會問:“你同原來那位說再見了嗎,拜拜了嗎?”如果是分手的話、斷絕來往的話,答的人會說:“早就說再見了”。這時,“再見”實際上是分手、斷絕開往、再不相見的意思。同過去的往事、難過的歲月、不堪的記憶告別,往往用“再見”來表示。如“再見,我曾經的愛”、“再見,過去那段時光”、“再見吧,那座城市”。這時,“再見”實際上是告別過去、不再回首的意思,意即過去的事就過去了,不想再提了,不想再擁有了。同原來的組織分離、同不認同的勢力決裂,往往用“再見”來表示。如毛澤東同誌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再見了,司徒雷登》。在這裏,“再見”實際上是分離、決裂,不再認同、不再共事的意思。也就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從此,井水不犯河水了。
   “再見”一詞,還有著懷念、緬懷、留戀的意思。實際上是不忍說再見、很想再相見的意思。如,“再見了,我的大學”、“再見了,我的哥哥”、“再見了,我的蘇珊”。這時候,嘴裏麵雖然說的是“再見”,心裏想的卻是“希望能相見”,實際上表達的是心中的無限懷戀和思念。
   “再見”一詞的豐富內涵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說出,有著不同的意味和指向,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和思想。隻有說的人能夠清楚,聽到的人能夠理解。在文明、禮貌、含蓄這一表達形式下,“再見”一詞寄托著中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複雜的思想情感、無盡的意味和指向。
   如同“再見”這個詞一樣,在中國成千上萬的語言文字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詞匯有著這種含蓄多義的表達內容,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如,“你好”、“請”、“歡迎”、“是非”、“成敗”等等,不一而足。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著切身的體會。
   所以,理解中國的語言文字,決不能單純地從字麵出發,更不能簡單地以文釋義。好多時候,一個詞、一句話表麵上反映出的字意,並非說者真實的意思。如果聽者不動腦筋、不加思索,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解,甚至是鬧笑話、惹麻煩。
   語言文字裏麵,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反映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所以,要理解、參透中國的語言文字,必須先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澱、豐富的情感世界,了解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征、獨特的思維方式、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習俗。
   唯有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悟,才能做到,在現實生活中掌握方寸、妥善應對、交往得體、遊刃有餘。
  
  

所有跟帖: 

真不知這"再見"兩個字裏有這麽多道道。 謝謝分析。 -娓娓- 給 娓娓 發送悄悄話 娓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08 postreply 16:14: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