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才子宋之問殺人之謎(圖)

來源: 十方 2008-02-14 16:13: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7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十方 ] 在 2008-02-19 16:16: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許暉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 border="0" />

唐朝的男女關係。估計宋之問不屑於此,他要成名

 

宋之問:才子,流氓,殺人犯

 

【宋之問檔案】

    唐朝著名詩人,生卒年不詳。675年進士及第,開始踏入仕途。一生投機,政治上無可稱道,人品亦複低下,為時人所不恥。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為近體律詩定型的代表詩人。《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

 

    魯迅先生曾經對“流氓”下過一個定義:“無論古今,凡是沒有一定的理論,或主張,而他的變化沒有一定的線索可尋,而隨時拿了各種各派的理論來做武器的人,都可以通稱為流氓。”雖然魯迅先生指的是“文化流氓”,但“文化流氓”往往是政治上的投機者和鑽營者,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政治流氓”。或者說,“文化流氓”是“政治流氓”對文化領域的滲透和控製。

    宋之問就是這樣一個雙料流氓。非但如此,他還把流氓的邊界拓展開去,從流氓活動的道德範疇,侵入到殺人奪命的法律範疇。

    關於宋之問的籍貫,史書上有兩種說法:一說宋之問出生於虢州弘農,即今河南靈寶境內;一說宋之問出生於汾州,即今山西汾陽。我更傾向於宋之問的籍貫在河南靈寶的說法,因為以今視昔,以現在揣度過去,河南這塊熱土的確更適合宋之問這樣的流氓茁壯成長。比如筆者的故鄉就是河南。

    宋之問的家教非常好。父親宋令文文武雙全,不僅是個大力士,最難得的是並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而是工書善文,書法和文章都寫得好。看看他做到的官職就知道這個人的特點了:唐高宗時的左驍衛郎將和東台詳正學士。左驍衛郎將是武官,雖然郎將的官職較低,但是地位卻很重要,直接統屬於皇帝,負責京城和皇宮的警衛以及皇帝本人的貼身侍衛;東台詳正學士卻是文官,負責校理圖籍,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宋令文是力、書、文三項全能選手,因此時人稱之為“三絕”。

    有這樣的家庭環境,宋之問三兄弟的家教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宋之問繼承了父親“三絕”之中的“文”,年方弱冠(20歲)就以文詞知名,尤其擅長五言詩,是當時詩壇著重培養的好苗子;宋之悌繼承了“力”,以驍勇著稱,後來做過地方長官;宋之遜繼承了“書”,尤精草書。時人許之為各得到了父親的“一絕”。

    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養,即使今天的人們也會非常羨慕。一門都是人才,而且作為外省人而能夠獲得舉國皆知的名聲,這一家人內心的驕傲可想而知。

    挾著帝國文壇“80後”的名頭和氣勢,宋之問開始向政壇發起衝鋒。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是文學愛好者,武則天也不例外,她看中了宋之問的才華,把他召進朝中,讓他和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一起任職內教,教習宮人書算眾藝。20歲的宋之問一夜之間得以晉升高級職稱,成了一名帝國的宮廷教授。旋即,經過洛州參軍的短暫鍍金,宋之問又回到朝中,升任尚方監丞,管理各工種的製造、供應、生產等政務。不久,宋之問又進入奉宸院,擔任左奉宸內供奉的官職。奉宸院堪稱武則天的後宮,專門挑選年輕英俊、貌美如花的男子,以備不時之選。史書記載,宋之問“偉儀貌,雄於辯”,當然符合奉宸院的選美條件。

    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宋之問的詩才和武則天對他的寵愛。有一次,武則天率領大批隨從去洛陽龍門遊玩,玩得興起,令從臣賦詩紀念。在皇帝麵前賦詩,時間就是效率,左史東方虯率先完成,呈遞給武則天。麵對滿篇諛詞,武則天龍顏大悅,加上東方虯又是第一個交卷,武則天一高興,隨手就把錦袍賜給了東方虯。東方虯接過錦袍,喜滋滋地正在暗自得意,宋之問的賦詩也獻上去了。武則天一吟之下,不覺大為傾倒,嗟賞不已。可憐東方虯手中的錦袍尚未暖熱,武則天命人劈手就把錦袍從東方虯的手中奪了過去,轉賜給了宋之問,並稱譽宋之問的賦詩乃此次賽詩會的壓卷之作。宋之問勇奪錦標,愈發地少年張狂起來。

    此時武則天最新的男寵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張昌宗本來是太平公主看中進獻給武則天的,張昌宗又把哥哥張易之推薦給武則天。兩人年輕貌美,傅朱粉,衣錦繡,封官拜爵,權傾一時,以至於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紛紛巴結二人,甚至爭著給二人“執鞭轡”,稱張易之為“五郎”,張昌宗為“六郎”。在這種大氣候下,宋之問也不甘人後,傾心媚附二張,甚至親自為張易之端尿盆!

    二張的煊赫權勢讓宋之問十分眼熱,宋之問雖然身為左奉宸內供奉,但畢竟是武則天男寵的後備軍,還沒有機緣爬上武則天的床。宋之問隻好毛遂自薦,寫下“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的自薦詩,表明自己是多麽想為女皇提供性服務的熱忱之心。哪知武則天看到這首詩後,說了這麽一句話:“吾非不知之問有奇才,但恨有口過耳。”我不是不知道宋之問的奇才和忠心,而且他也確實長得不錯,很合我的選美標準,可是但恨這個小白臉有口臭。一句話斷送了宋之問的錦繡前程。後世有美女上司,同時自己又有口臭的男人不可不戒!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聯合朝中重臣、羽林軍首領,並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一舉誅殺了二張,太子李顯複位,是為唐中宗。冬十一月,武則天駕崩,年82歲。

    二張被誅殺後,宋之問作為二張的黨羽,被貶為瀧州參軍。瀧州在今廣東省羅定市,宋之問在赴任途中曾寫下“夜雜蛟螭寢,晨披瘴癘行。潭蒸水沫起,山熱火雲生。猿躩時能嘯,鳶飛莫敢鳴”的詩篇,可見那時的瀧州實在是一個瘴癘之鄉。

    宋之問不甘心於被發配的命運,竟然不經朝廷允許,擅自從瀧州偷偷潛回洛陽,藏匿在朋友張仲之家裏。其時,武則天雖然已死,但她的侄子武三思仍然受到中宗的寵信,加上韋皇後的寵幸,武三思以庶人的身份卻聲勢顯赫。對這個武姓勢力的餘孽,一批對國事憂心忡忡的大臣恨恨不已,欲殺之而後快。這其中就包括張仲之和駙馬都尉王同皎。二人常常密謀,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張仲之好心收留的宋之問無意中聽到了這一絕密消息,立馬命侄子宋曇出麵告發。結果,張仲之和王同皎被殺。宋之問就像農夫藏在懷裏捂熱的那條毒蛇,反咬一口,害了朋友的性命。宋之問賣友求榮的行徑,即便在當時也已經被人譏笑。

    宋之問非但沒有被追究擅自潛回的罪名,反而由此被擢升為鴻臚主簿,又遷考功員外郎。這個賣友求榮的文化和政治的雙料流氓,更加變本加厲地賣身投靠。先是投靠權勢顯赫的太平公主,等看到安樂公主的權勢超過了太平公主之後,立馬改換門庭,投靠了安樂公主。太平公主恨恨不已,向中宗告發宋之問主持貢舉時收受賄賂,於是被貶為越州長史。

    睿宗繼位後進行政治清算,以依附張易之、武三思的罪名,先將宋之問貶謫今廣西欽州,又下詔賜死。《新唐書》完整地記錄了宋之問死前的醜態:捏著賜死的詔書,宋之問汗出如漿,渾身篩糠一般簌簌發抖,神經質地踱來踱去。同時賜死的另一個叫祖雍的大臣實在看不下去宋之問的這副醜態,出麵向使者請求道:“之問有妻有子,懇請您允許他和他們訣別。”使者一口答應下來,沒想到宋之問囁囁嚅嚅,什麽話都說不出來,身後的家事也安排不了。祖雍大喝一聲:“我和你都因有負國家而死,幹嗎這麽婆婆媽媽的!”宋之問這才驚魂初醒,吃了最後一頓飯,沐浴更衣後而死。

    宋之問這樣死去也算便宜了他,因為他身上還負有一樁血案。和張仲之之死不一樣的是,在這樁血案中,宋之問是直接的凶手。

    血案的起因是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寫有一首《代悲白頭翁》,其中有一聯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一見之下,苦愛不已,就央求外甥把這首詩的知識產權轉讓給自己。劉希夷同樣非常喜愛自己這首如神來之筆的詩,堅決不肯,宋之問一怒之下,竟然命令仆人用土囊活活壓死了外甥!天才詩人劉希夷死時不到30歲。

 

【點評】

    劉希夷之死是一個千古之謎,千載之下,聚訟紛紜。《全唐詩》收錄的宋之問《有所悲》一詩,全文剽竊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僅僅更改了兩個字,因此,宋之問的嫌疑不可逃脫。

    嚴格說來,才子、流氓、殺人犯宋之問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在他一生的不同階段,一定要依附一位達官顯貴:二張,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依附生涯使他練就了一副見風使舵的好本領,同時也使他缺乏政治上的鮮明立場。這也是古代中國知識人的普遍命運。

    投機分子良好的政治嗅覺甚至還讓宋之問編造了一個離奇故事,為他的東山再起製造輿論。這個離奇故事記錄在孟棨的《本事詩·征異》中:宋之問被貶為越州長史,有一次夜遊靈隱寺,苦吟一聯“鷲嶺鬱岧嶢,龍宮鎖寂寥”,下聯卻屢吟不得。有一位老僧點著長明燈坐在禪床上,問宋之問半夜不睡覺走來走去,是不是得了失眠症?得知前因後果後,老僧讓他吟出上聯,然後對出下聯:“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對仗如此工整,宋之問大驚。第二天拜訪老僧,已經不見了。寺裏人告訴宋之問說:這是跟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的駱賓王!兵敗後駱賓王並沒有死,而是輾轉到了靈隱寺出家為僧。

    這個離奇的故事多被斥為無稽之談,不過有網友指出:“複辟後的中宗李顯曾下詔搜集駱賓王的作品,令郗雲卿整理編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信號。到這時候談談寫過討武檄文的駱賓王並不犯忌,倒是合於風向和潮流的了。”宋之問“寫《靈隱寺》詩時正在越中,此時此刻他活靈活現地編造故事,說自己碰上了駱賓王的鬼魂並得到他老人家的指點,這對於尋求東山再起的契機,爭取個人新的政治前途,恢複文壇耆宿的光榮地位,絕對是有益無害的”(《駱賓王借“詩”還魂》,作者不詳)。作者從宋之問一貫投機的人品推導出自編離奇故事的行徑,真可謂一針見血。

    (選自《大唐盛世最有爭議的30個人》,即將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