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2nd half of the article...

來源: PoorKids? 2007-12-15 21:37: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72 bytes)
為何他們對“皮書”情有獨鍾

一個令人思索的問題被提了出來:為什麽這些覺醒中的紅衛兵們對“皮書”情有獨鍾?

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有限的思想資源

蕭蕭在《書的軌跡:一部精神閱讀史》一文中回憶:“文化大革命並沒有燒掉所有圖書,由於抄家、紅衛兵掌管了部分圖書室等種種原因,不少‘文革’前專供高級幹部閱讀的‘內部讀物’也流落到他們的子女及一般青年學生手裏。他們麵對破碎的世界,在這些書中尋找完全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答案。這種人生啟蒙期中的精神漫遊,從某種意義上正是這一代曆經磨難者們難得的自由時光……這是在這一讀物體係中熏陶出來的一代……由於當時的中國處於一種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狀態,‘皮書 ’便成了一代人與世界‘溝通’的惟一有限的思想資源。因而,這一代人的精神閱讀史驚人地相似。富於曆史諷刺性的是,這些原應當由‘革命的一代’去批判、去鏟除的‘封資修’的毒草,卻成了孕育、萌發他們思想啟蒙的最重要的養素……”

這是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在民間的序幕

葛岩回憶說:“從60年代末期開始,不少大中學生失意於現實,其中的一些人開始閱讀禁書。這種時為禁忌的活動分布廣泛,參與者眾多,在某種程度上,是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在民間的序幕,是催生日後許多理想主義文化精英的搖籃。從1968年上山下鄉開始至1977年恢複高考,地下讀書活動延續十年之久。其間, ‘老三屆’中學畢業生,‘老五屆’大學畢業生,加上六九到七七屆初中和高中畢業生約有1623萬之眾。可以猜想,精英之外,必有許多普通的青少年也曾閱讀過禁書……”

困惑之中出現的一縷明晰之光

一位不知姓名的成員回憶:“那時,我們狂熱地搜尋‘文革’前出版的‘灰皮書’和‘黃皮書’。我的一個初中同學的父親是著名作家,曾任文藝部門的領導,我在她家裏發現了數量頗豐的‘黃皮書’,記得當時最有啟蒙意義的書是愛倫堡的《人.歲月.生活》……經曆了一個全麵的壓迫和苦難,我們的精神陷入了一種困惑;而最終使我們衝破十幾年的教育灌輸給我們的思想模式,則得益於一些‘灰皮書’。這些書仿佛是困惑之中出現的一縷明晰之光,至此,對政治和社會的認識,使我們終於擺脫了夢魘般的桎梏和愚昧。”

“文革”後期部分知識分子的覺醒源自“皮書”

王堯撰寫專文談“皮書”:“就在我和我的少年夥伴讀‘紅色經典’的時候,城裏的青年卻在讀‘黃皮書’、‘灰皮書’這類‘內部讀物’。研究當代思想史的學者差不多都認為,‘文革’後期部分知識分子的覺醒,1980年代點燃新啟蒙思想運動的火種,其中一部分火星源自那批‘內部讀物’。……根據各種當事人的回憶,有40本左右的‘內部讀物’對青年一代知識分子的思想曆程產生過重大影響。關於‘皮書’在“文革”文化專製時期對思想文化界和青年知識分子的影響,不少研究者的文章都有深入的分析。近讀張光年的《向陽日記》,發現他也讀過‘皮書’,1975年11月20日日記:‘大周明送來代購的《人世間》、《落角》等內部發行的翻譯小說五冊。’”

知青“在鄉下,沒有書讀啊”

一位學者回憶:“文革”期間,他為了覓得費正清的《美國與中國》一書,千方百計弄到一張“省軍級介紹信”,在上海福州路內部書店購買了此書,還冒了一些風險。很多內部出版物如《摘譯》等書刊,“是我們當時的啟蒙讀物,也是多年後縈繞於胸的一個曆史之謎:在‘文革’時期的上海,何以會出版這麽一大批‘反動’ 書籍?很多年後結識了當時主持此事的一位老人,方才得到解釋。我問那時是否有心而為?他的回答很樸素:‘我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放大範圍去做,隻是為幾千萬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著想。他們在鄉下,沒有書讀啊!北京方麵來人責問,我拿出毛主席的批示,頂了回去。’”

俄蘇作品曾是我青少年時代的桃花源

一位讀者回憶當年讀“皮書”的感受:在荒蕪的年代裏,這些書“無異於荒漠之泉,那是一種近乎如醉如癡物我兩忘的閱讀。讀過的有歐美的政治著作,外國政要的回憶錄,西方現代派文學……於我來說,最親切最動人的還是蘇聯當代作家的那些中長篇小說。俄蘇作品曾是我青少年時代的桃花源,曾成為我青春的夢鄉”。

□ 一讀者推薦

所有跟帖: 

PS. -PoorKids?- 給 PoorKids? 發送悄悄話 PoorKids? 的博客首頁 (305 bytes) () 12/15/2007 postreply 21:44: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