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疑案之·智取生辰綱

本文內容已被 [ 人間HYDE ] 在 2007-10-25 05:51:2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水滸》疑案之·智取生辰綱

  以前寫過有關《水滸》的東西,但是到這段的時候並未提及,近日重讀之後,卻發現很多疑點,若梁中書或楊誌稍加留意的話,生辰綱根本丟不了,也就是說晁蓋吳用等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運氣好而已,與“智”好像關係不大,當然,取的時候也表現了一些智慧在裏麵,這點我還是要肯定的。
  
  這裏先說護送生辰綱時的很多疑點:
  
  一、關於地理知識的疑點;
  
  我查了北宋地圖,看到從大名府在開封的正北方向,而濟州大約在大名府的正東方向,不知道為什麽楊誌會選擇這樣一條路走呢?如果說開始往東走的話,我考慮應該是要利用大運河走漕運,下洛陽,這樣就能路經開封了。就算不走漕運,走陸路,也根本沒必要走濟州繞行的,徑直南下的話不但沒有什麽山路,而且路途也要近很多,當然最重要的是更安全。但是最終梁中書不但沒有選擇路程更近路途更安全的路線走,卻聽信了楊誌的建議,走了一條既不安全又不省時間的路線,而這樣的一條路線,仿佛是楊誌為了丟生辰綱而故意設計的一樣,這裏我們看看楊誌給梁中書說到的路線;
  
  楊誌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便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這裏我們就這條路線做一分析:
  首先,楊誌也是知道去年生辰綱被劫並且並沒有破案這樣一件事,但是就去年生辰綱在哪裏被劫書中卻之字未提,這裏就有兩種可能:一、去年沒走這條路,而是走的上麵說的比較近的那條路,路途中被劫。二、去年就是這條路,同樣在路途中被劫。而根據上下文推斷,去年應該走的就是楊誌說的這條路,而被劫的原因是因為護送生辰綱的隊伍過於張揚,這個從梁中書的和楊誌的對話中可以得知。
  再說這條路線,上麵列到了很多地名,其中的幾個後麵是有交代的,二龍山,鄧龍(當時魯智深和曹正已經在哪裏準備了,最終楊誌落草也是在這裏);桃花山,李忠、周通;赤鬆林,魯智深和史進曾經在裏麵也遇到強盜。由此推斷,剩下的那些地方不是沒有強盜,而是那些強盜沒和108人發生直接衝突而已,所以,根據道上的規矩,當然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了。
  
  二、路程中的諸多疑點:
  
  這裏也要先交代上一年的生辰綱被劫是因為過於張揚,用梁中書的話說就是:“著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三日內便要起身去。”這樣等於高速所有路邊的強盜,我們這裏有十萬貫,大家都來強吧。這樣的話出自一個常年帶兵的梁中書的口中,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啊?即便他是走後門上來的,難道他手下的聞達李成等人也都不知道江湖險惡嗎?
  當然,最終這個提議沒有被通過,最終采用了楊誌的辦法:“……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隻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夫挑著;隻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上東京交付,恁地時方好。”這裏也有疑問了:
  既然楊誌已經知道不能過於張揚,那有為什麽在路途上做的如此過分呢?開始的時候似乎還比較正常,像是個行路的商賈,但是後麵卻越來越不正常了,細心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作戲也要做的像真的,也就是要假戲真做。但是在快到黃泥崗的時候,楊誌簡直就是在演戲了,這樣的表現和梁中書說的有什麽不同呢?實在佩服楊誌的演技啊!
  再有,運送生辰綱的士兵,梁中書責成楊誌親自挑選的,這個言下之意就是讓楊誌選自己的親兵,起碼好領導啊!但是看看楊誌所選擇的那些士兵,那個聽過楊誌的話,都是屈服於楊誌的藤條而已。在黃泥崗上,老督管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或許明白了一些:“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在從他們的平時表現來看,這些士兵在走的時候其實對楊誌還是很有信心的,應該也是通過行賄的辦法被選出來的。這樣的一群老爺兵,自然是對路途中所要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再者,楊誌也有可能在選拔的時候收取了這些士兵的賄賂,這些士兵隻當路途上楊誌自然會照顧自己,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結果。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士兵們如此大的怨氣。至於行賄這樣的事情,他們自然不能拿出來叫喊了,這種心理上的反差,以及楊誌的管理不當,也是造成了生辰綱丟失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準備工作,出發前從楊誌的口中我們大概知道他對於將要麵對的困難還是有所準備的,但是估計楊誌是沒到過沙漠地帶旅遊過,或者說楊誌根本隻能是個武夫,而不是那種可以領兵打仗的家夥,因為他根本不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其實就十幾個人,十幾天的路程,要準備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的,15個人是帶,20個人也是一樣的,多5個帶糧草的士兵,也許這次生辰綱就順利送到了。其實楊誌還是考慮問題考慮的不夠全麵,如果他知道韓信那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經典戰役的話,其實生辰綱也是丟不了的。
  其實我最後提到的那件事情,其實不能怪楊誌的,其主要原因還在梁中書哪裏,如果我是梁中書的話,我會這樣設計運送生辰綱的過程:
  因為六月十五這天生辰綱是一定要到站的,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時間上,隻有提前而不能退後,快到運送生辰綱的時候,我會選擇5個運送小組,根據情況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押運官。在此之前,我會放出話,通知江湖中人其中一組的行程,當然這個不足以讓人相信,因為太張揚了,隻能騙騙那些笨賊蠢強盜,另外,我也會暗中放出一組類似楊誌組打扮的家夥,讓他們走另外一條路線。最後剩下的三組人,每組都帶同樣總量的行李出發,而每組都隻帶生辰綱的三分之一,不同的時間出發,最後在開封匯合,這樣,就算是有人知道,但是總能保留大部分生辰綱的,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裝箱的必須是親信,並且不參與護送,而護送的不知道到底那個箱子裏是真正的生辰綱。
  
  三、黃泥崗上的疑點:
  
  首先,地點的選擇及時間的選擇,前麵我們說了,很多地方都已經是有其它的黑幫勢力範圍,比如二龍山、桃花山和赤鬆林,這些地方下手肯定是不合適的。黃泥崗這個地點的確定應該也是經過考察的,比較簡單的原則就是,如果不得手,可以很快的撤退;另外,如果智取不得,還可以硬搶。當然,硬搶的話,必定是要一番廝殺的,所以選擇的地點必須是遠離政府軍控製的。但是黃泥崗並非必經之地啊?
  再說時間,古代人走路和現代人乘坐火車是有些不同的,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也就是他們如何準確的判斷生辰綱到達的時間,亦或者從此經過的客商都會被搞定,如果是後者,那麽最不透露風聲的辦法就是全部殺死,不然的話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為什麽最後得手之後他們卻留下了活口呢?當時那幫押送的人根本就沒有反抗能力了。劫掠生辰綱已經是死罪,幹嗎還對那些人手下留情了?
  還有就是所使用的藥物,中國古代多是中草藥,我不是很清楚中國人的蒙汗藥到底是什麽成分,但是根據我的推測,應該是類似曼陀羅花之類的帶有麻醉作用的東西,既然是加入了藥物,無論什麽藥,都會帶有異樣的味道的(武鬆在孫二娘的店裏就一口嚐出了酒中下了藥),或者酒水中會看到一些沉澱物(古代應該還沒有速溶技術吧,也就是說藥物沒那麽快在酒中溶解的。就算溶解了,口服藥物如血並且達到致病的血藥濃度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些對於這個經常走江湖的楊誌而言,難道真的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嗎?一路上繃的很緊的弦為什麽對於這幫人就放的很開呢?
  最後就是楊誌在黃泥崗上的表現,太讓人失望了,整個表現就像是一隻驚弓之鳥,對於一些很明顯的漏洞竟然全然沒有感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販棗子上東京去;路途打從這裏經過,聽得多人說這裏黃泥岡上時常有賊打劫客商。我等一麵走,一頭自道:‘我七個隻有些棗子,別無甚財務,隻顧過岡子來。’上得岡子,當不過這熱,權且在這林子裏歇一歇,待晚涼了行,隻聽有人上岡子來。我們隻怕是歹人,因此使這個兄弟出來看一看。”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了,濠州在開封的東南方向,而黃泥崗在開封的東北方向,這幾個販棗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路過這裏到開封的,除非他們是路盲,或者他們已經繞地球一圈了。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智取生辰綱其實不是八個人幹的,而是九個,第九個就是楊誌,這個是個蓄謀已久的計劃,讓我將這個計劃重新說一遍:
  
  整個計劃應該是楊誌、吳用和公孫勝三人策劃的,而晁蓋等人不過是工具,這個就要從一年前的那次丟失說起,一年前其實他們三個就已經成功的搶劫了一次生辰綱了,搶劫後將大部分搶來的財寶都放在了二龍山上,至此三人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三個人就此分手了,為第二年的成功搶劫開始做準備。當然,公孫勝因為有特異功能,所以被分到了大名府打聽消息,而吳用責開始物色人手(很大的可能就是第一次的搶劫者中也有鄧龍,並且打劫的地點就選在二龍山,拉鄧龍入夥其實不過是想借他的地方而已),而為了確保成功,楊誌被分到了京城。也就是說,如果一路上都沒有成功的話,最後一步在京城中還有楊誌可以下手。我們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就是楊誌擔著一擔財寶到京城去,路過梁山泊。當時王倫那麽熱情的挽留楊誌都沒答應,這個就是原因之一。還有他那一擔財寶,這個當然是不明財產啊?他給我們的解釋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那漢道:“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誌。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製使官。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製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裏,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上任,逃去他處避難。如今赦了俺們罪犯。灑家今來收的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打從這裏經過,雇請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首先他是逃去他處避難,然後是收的一擔兒錢物,這些本身就說明了他這些年所做的事情了。當然,楊誌在京城的事情並不順利,但是誤打誤撞的卻讓他去了大名府,抓住這個機會,楊誌在梁中書麵前好好的表現了一把。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得到護送生辰綱這個差使。最後,楊誌在丟了生辰綱後,根本沒再回到梁中書哪裏,其實從那些士兵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主要責任人不是他。再看他去的地方,二龍山,到了二龍山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鄧龍殺掉,幹的幹淨利索。
  
  下來說吳用,其實他這一年以來一直在選擇下一個下手的地方,而當時間漸漸接近的時候,他對於下一次下手的地點也選擇的差不多了,但是中間出了點小插曲,讓他不得不將晁蓋等人一起拉下水並且不得已的跟著晁蓋他們一起進入了黑幫(這個就能解釋為什麽在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他基本上沒提什麽反對意見),其實阮氏三雄和梁山泊是他早就物色好的,因為這次要去的地方是要過水路的,沒有幾個會水的根本搞不定。且看吳用聽說這件事後的表現:
  晁蓋逕邀進後堂深處,分賓而坐。吳用問道:“保正,此人究竟是誰?”晁蓋道:“此人江湖上好漢,好劉,名唐,是東潞州人氏。因此有一套富貴,特來投奔我,夜來他醉臥在靈官廟裏,卻被雷橫捉了,拿到我莊上。我因認他做外甥,方得脫身。他說∶‘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早晚從這裏經過,此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他來的意正應我一夢。我昨夜夢見北鬥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鬥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落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請教授商議此一件事若何。”吳用笑道:“小生見劉兄趕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此一事卻好。隻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如今隻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便是保正與劉兄十分了得,也擔負不下。這段事,須得七八個好漢方可,多也無用。”晁蓋道:“莫非要應夢中星數?”吳用便道:“兄長這一夢也非同小可。莫非北地上再有扶助的人來?——”尋思了半晌,眉頭一縱計上心來,說道:“有了!有了!”晁蓋道:“先生既有心腹好漢,可以便去請來,成就這件事。”
  吳用說的很好:“小生見劉兄趕來蹺蹊,也猜個七八分了。此一事卻好。隻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如今隻有保正,劉兄,小生三人,這件事如何團弄?”作為讀書人的吳用在麵對這樣的一件天大的事情上的表現是不是有點太冷靜了,並且說這次三個人是搞不定的,上次不是就是三個嗎(鄧龍應該也是編製外的)?後麵吳用去請阮氏三雄的時候,晁蓋想讓劉唐進一步打聽情況的時候,吳用卻說不著急,等他回來再說,這個分明是在等公孫勝和楊誌的消息嗎?而後麵公孫勝來到之後,他又和公孫勝兩個在晁蓋麵前唱了一段雙簧。
  
  本身在大名府打聽消息的公孫勝,無意間發現了楊誌竟然成了梁中書的人,先是差異,然後就是安慰,這樣一來。勝算不就又多了一成。他也及時的將消息反饋給了吳用,目的有兩個:一、不能等東京再下手了,路上一定要成功;二、路線可以由我們設計了,楊誌是押送官。而吳用也將他這邊的消息反饋給了公孫勝,並且催促他火速趕往晁蓋家。後麵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樣一來,所有的事情就都能解釋清楚了。其實這個才是真正的“智取”全過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