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故事。唐朝時,佛法興盛,有一次唐代宗和國師不空三藏討論佛法,丞相魚朝恩對佛法了解很多,也一同在座。談論間,魚丞相問國師:"佛說一切眾生都原有佛性,那麽無明從何而起?"
不空三藏說:"你不配問這個問題!"
魚朝恩聽了這句話之後大為不悅,可是在皇帝的麵前,不敢發作,隻好忍著氣,滿臉氣憤,不空三藏緩緩的說:"無明即從此而起"。
對這個故事印象很深,一直記在心裏。魚朝恩因為國師“不尊敬”、“羞辱”自己而慍怒,用佛教用語來說就是起了嗔恨心,現在人常說“心頭升起無明之火”就是類似這樣的情形。
魚朝恩因為國師的羞辱而生嗔恨,象他這樣深諳佛法的人遇到別人的不尊敬尚且惱怒,那麽我們大多數的平常人遭遇別人的不尊敬乃至羞辱當然更是火冒三丈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需要列舉了。就是在虛擬的網上,一句有意或無意的冒犯的話也常常會導致一片謾罵,版麵一片狼籍。
魚朝恩問國師問題這個行為本身沒錯,錯在他對國師“羞辱”言語的反應上。你向國師請教問題,國師“不屑”解答還侮辱你,這是國師的錯而不是你的錯,你為什麽要生氣呢?
因為他心裏有個“我”,把自己太當回事了。別人欺負了這個“我”,心裏就不開心,就想替“我”打抱不平。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智慧不夠,所謂“無明”。倘若智慧通達,魚朝恩就會以旁觀者(第三者)的眼光去觀察那個魚朝恩與國師之間的互動,旁觀者會一眼看出誰對誰錯,看清之後再重回魚朝恩本體,捫心自問:我本無錯,錯在國師,我為什麽要生氣呢?當下釋然,也就不再會惱羞成怒。就是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而懲罰自己,讓自己受罪。
有“無明”嗎?亦有亦無。當智慧不夠時就會升起無明,當智慧足夠時無明自消。正如六祖慧能所言“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心經》裏說的一清二楚,“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怎麽消除瞬間升起的“無明”,以及如何讓“無明”一塵不起呢?佛經裏說以般若熏無明。般若包含“智慧”的意思,但比智慧更廣闊深遠,所以佛經一般隻說般若,而不譯成“智慧”。
具體到如何去“嗔”,就是應當修行忍辱,象佛祖說的“唾麵自幹”,永嘉大師說的: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在貪嗔癡一點點消除的過程中,你的智慧也在一點點增長,無明也在慢慢的消退。持之以恒,無明終將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