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六年前,看過一部傳記電影《啟功》。這部影片是根據著名教育家啟功先生生平改編拍攝的,於2015年的9月10日即中國教師節當天開始公映。影片的導演是拍攝過《春雨瀟瀟》,《逆光》等多部有影響的故事片以及《孫中山》,《周恩來》等傳記影片的著名導演丁蔭楠。電影講述的是中國著名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和教育家啟功(1912- 2005)老先生坎坷,平凡,卻又輝煌的生平事跡。
看著影片中所展現的母校那些熟悉的場景:年輕一代畢業生拍照留念的新主樓前,當年自己也曾置身其間的老500座教室後來的敬文講堂,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當年母校熟悉又親切的校園裏。
影片結尾一段,描寫啟功老先生在他自己發起建立的獎學金頒獎典禮上講話,講述他對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理解與對年輕的後代學子的期盼,作為銀幕背景的正是那幅老先生在1985年為慶祝第一屆教師節而作的巨幅畫作。我還依稀記得,老先生那年在慶祝大會現場向坐在下麵的我們展示他這幅畫作時的情景。
往事曆曆在目,然而斯人已逝,令人感慨係之。
啟功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師道的可貴和中國文人不屈的精神境界。啟功先生的人品,學養,見識,多年來為各界學人和晚生後代所景仰,有人曾說“人無完人,啟功例外”。他的鄰居大媽回憶他晚年當身體好時常出來散步,見人就愛逗笑,全是啟功式的幽默;他為有關機構鑒定文物真偽,常常是識見非凡,一錘定音,有人疑惑,他會說,“它要不是假的,那我就是假的”;有的收藏家請老先生鑒定手上收藏的書畫是否他的真跡,發現是假的他會說“這比我寫得好”。
記得我們還在學校的時候,因班主任跟他們係的年輕老師同住四合院宿舍,常聽他講起關於啟功先生的種種逸聞趣事。比如,那時期的啟功曆經動亂劫波,事業逐漸走向輝煌,各方前來求字者絡繹不絕,就像電影裏描述的那樣,每次他要一刻不停地寫,他自己常會調侃地說成是“刷字”。有人拿到了他橫著題寫的字以後,又貪心不足索要豎著寫的,他會反問“要不要來一張斜著寫的呀?”當2005年6月30日啟功以93歲高齡辭世時,有人在悼念老先生時說道,那個被喚作“國寶”的老頭兒走了;有人說,那個世上最好玩的人走了;更有人說,他的離去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損失。
傳記電影《啟功》在崇尚金錢權貴,整體社會公德形勢堪憂的當下,弘揚正氣,洗滌心靈,是難得的一部好影片。它對於中國人文精神和師恩師德的禮讚,對荒謬時代的控訴和反思,發人深省。它對於啟功先生與妻子章寶琛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摯感情的描寫,對啟功先生與他的恩師陳垣先生的師生之情的刻畫,讓人為之動容。還是在影片結尾一段,勵耘助學獎學金頒獎會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台上坐的那些人並不全是演員,啟功先生扮演者馬恩然旁邊坐的那位年邁老者正是80年代中後期我們的老校長,著名數學家,如今已逾92歲高齡的王梓坤先生。當年在校園裏,王校長跟啟功先生一樣,是位普普通通,平易近人的先生,他騎著那輛破舊的小輪自行車穿行於校園上下班,是我們經常有幸目睹的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在此遙祝老校長健康長壽!
感謝電影《啟功》為我們塑造了啟功先生這個可親可敬而又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啟功,您是母校的榮耀和驕傲!
(此帖係根據六年前所寫的舊作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