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鑽研學問,當然得下苦功夫。為應考試、為寫論文、為求學位,大概都得苦讀。
陶淵明好讀書。如果他生於當今之世,要去考大學,或考研究院,或考什麽“托福兒”,
難免會有些困難吧?我隻愁他政治經濟學不能及格呢,這還不是因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過幾下“棍子”,說我讀書“追求精神享受”。我當時隻好低頭認罪。我也
承認自己確實不是苦讀。不過,“樂在其中”並不等於追求享受。這話可為知者言,不
足為外人道也。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
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麵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
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
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麽專業,
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
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
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
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
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
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
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麵——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裏難得
的自由!
壺公懸掛的一把壺裏,別有天地日月。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遊記、
日記,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我們很
不必巴巴地趕赴某地,花錢買門票去看些仿造的贗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隻要翻開
一頁書,走入真境,遇見真人,就可以親親切切地觀賞一番。
說什麽“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我們連腳底下地球的那一麵都看得見,而且
頃刻可到。盡管古人把書說成“浩如煙海”,書的世界卻真正的“天涯若比鄰”,這話
絕不是唯心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
境地呢,“現在界”還加上“過去謹”,也帶上“未來界”,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
界。而我們卻可以足不出戶,在這裏隨意閱曆,隨時拜師求教。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
不通人情,不關心世事呢!這裏可得到豐富的經曆,可認識各時各地、多種多樣的人。
經常在書裏“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兒吧?我們看到道貌
岸然、滿口豪言壯語的大人先生,不必氣餒膽怯,因為他們本人家裏盡管沒開放門戶,
沒讓人闖入,他們的親友家我們總到過,自會認識他們虛架子後麵的真嘴臉。一次我乘
汽車馳過巴黎賽納河上宏偉的大橋,我看到了棲息在大橋底下那群揀垃圾為生、蓋報紙
取暖的窮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彎兒,隻因為我曾到那個地帶去串過門兒啊。
可惜我們“串門”時“隱”而猶存的“身”,畢竟隻是凡胎俗骨。我們沒有如來佛
的慧眼,把人世間幾千年積累的智慧一覽無餘,隻好時刻記住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
涯”的名言。我們隻是朝生暮死的蟲豸(還不是孫大聖毫毛變成的蟲兒),鑽入書中世
界,這邊爬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
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這個“樂”和“追求享受”該不是一回事吧?
一九八九年
<<讀書苦樂>>楊絳(轉載)
所有跟帖:
•
楊絳的文筆與錢鍾書有點"夫妻相",沒有其犀利就是了.想當年看
-開心豆豆-
♀
(40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08:20:53
•
楊絳的文筆猶如荷花飄著清香
-攜書清遊-
♀
(55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09:12:18
•
可歎她的<<三人行>>的現實結局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開心豆豆-
♀
(0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10:54:44
•
時代的不幸造成的
-攜書清遊-
♀
(0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11:11:49
•
楊絳很淡然豁達,亦是所謂,文如其人
-禕予-
♀
(0 bytes)
()
02/23/2007 postreply
08:24:55
•
也喜歡楊絳. 佩服當初她被遊鬥時泰然處之的態度.
-舒眉-
♀
(0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11:40:31
•
歡迎舒眉新朋友.
-開心豆豆-
♀
(0 bytes)
()
02/22/2007 postreply
15:15:12
•
她也是九十幾的先生了.
-紮屁股的刺-
♂
(0 bytes)
()
02/23/2007 postreply
19: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