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讀後隨感之一: Nature vs. Nurture

本帖於 2022-02-11 09:45:2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糯米粥 編輯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這幾天剛聽完2016年的這本科普書,給自己掃盲。 生物知識都還給生物高中老師了了。這篇讀後感小結一下書裏對nature vs. nurture的探討。 
 
先定義幾個詞: 
Gene: a short section of DNA that contains the set of instructions to produce one specific molecule in your body, usually a protein
Chromosome: a package of genes and other bits of DNA and proteins. We have two sets of 23 chromosomes or 23 pairs; 
Genome: an organism's complete set of DNA
DNA: a long molecule that contains our unique genetic code

1. identical twins的基因(Gene)完全一樣。 如果從小失散,在背景完全不同的家庭撫養長大, 成年後對他們進行測試, 對研究nature vs. nurture很有意義。 1979-1999年期間,Minnesota Twin Family Study 跟蹤和調查了很多這樣的twins separated at birth, 發現了基因對人們的巨大影響。

他們的個性/行為(比如樂觀還是悲觀, 比如堅毅, 比如領導力,比如建立親密關係)可以correlate的比例是50%。 如果是在同一個屋簷下一起長大的普通的兄弟姐妹(不是identical twins), 這個數據隻是10-20%。
失散的identical twins, 成年後他們的IQ correlation則是70%。

https://www.livescience.com/47288-twin-study-importance-of-genetics.html
https://www.nytimes.com/1986/12/02/science/major-personality-study-finds-that-traits-are-mostly-inherited.html

我的兩分錢: 古希臘人敬畏goddess of fortune, 從而理解個人命運有太多不能自主的因素; 現代人崇尚meritocracy, 一方麵這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另一方麵現代人的抑鬱率自殺率比古人高太多,因為現代人完全把失敗完全歸結於自身, 從而無法承受對自己的失望。 

對世界的認識是螺旋進行的,近代生物科學的突飛猛進,讓我們發現基因對人的性格智商的重大影響。 這樣的非可控因素, 不知該讓人灰心, 還是讓人有信心呢? 老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可是twins separated at birth study, 所揭示的難道不是“命運決定性格“嗎?

如果自家倆孩子, 一個性格堅毅, 專注努力, 另一個自由散漫, 得過且過, 父母怎樣才能做到理解孩子們的基因造成天生性格不同, 父母怎樣做到不偏心自己更認同的價值觀的那個孩子?  

2. 那麽硬幣的另一麵是, 同一個屋簷長大的identical twins, 為什麽還是有不同? 
這個原因是Epigenetics. Epigenetics可以說是基因的開關。 


運動,睡眠,飲食,壓力,老去,疾病,這些對Epigenetics都影響很大。 


還讀到這句話: 基因決定了你的潛力, 環境決定了你的表現。 如果你可以戰勝這二者, 那你是outlier。
那麽所謂outlier, 不就是鳳毛麟角嗎? 那麽我們誰又能決定自己的基因和出生年代、社會、家庭這些環境呢? 養娃的過程中,不如推己,先改善自己的環境, 甚至自己的Epigene,自然惠及於娃。

這本書裏還有這句話,在我腦子裏盤旋--這句話裏麵的Mother nature, 何嚐不是古希臘神話裏麵懲罰西西弗裏的諸神呢
The crucial driver of evolution, Darwin understood, was not nature's sense of purpose, but her sense of humor. 

 

所有跟帖: 

現代人的抑鬱率自殺率比古人高太多,因為現代人完全把失敗完全歸結於自身, 從而無法承受對自己的失望——這個觀點有意思,要是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65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09:59:00

俺覺著還有一個可能是古人時代醫學科學不發達,即便抑鬱症也不知道是心理疾病,這便突顯現在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 -風森讀書聲- 給 風森讀書聲 發送悄悄話 風森讀書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4:09:10

或者古代人忙著奔波把肚子填飽?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08:56

挺巧,跟印度同事昨天還聊起這個話題。他的角度挺有意思的,他們印度人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62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17:49

在生理方麵,基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天賦也許還有基因的因素,關鍵在發掘。在性格方麵,後天環境的影響,我覺得太大了。我有一個高中同學 -打魚船- 給 打魚船 發送悄悄話 打魚船 的博客首頁 (215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0:04:12

這個呀,他的基因還是提供了潛力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18:39

基因這個詞的命名不論英語還是漢語都是從佛教的“因”而來的。所以佛說輪回,說三世因果,說無窮劫。。。 -WXCTEATIME- 給 WXCTEATIME 發送悄悄話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0:15:57

這個說法讓我眼前一亮,讓我非常欣賞。書裏有一句話,大意是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20:46

糯米很愛讀書!性格跟基因有關,後天需要引導。理工的思維有時會偏機械化,藝術文學中和一下挺好。 -applebee3- 給 applebee3 發送悄悄話 applebee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0:58:45

挺同意的,理工必須紮進去鑽一個點,確實會機械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21:57

這些問題很深奧。我就覺得“基因”這個詞很奇妙,是誰翻譯的?無疑是音譯,但意思又這麽貼切,高人啊。 -魯冰花- 給 魯冰花 發送悄悄話 魯冰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2:15:54

剛才狗了一下,說是1930年潘光旦先生翻譯的。民國時期有些翻譯就是很傳神,比如翡冷翠,比如愛琴海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30:59

哈哈哈,要說別的嘛,俺是個門外漢。不過這基因嘛,嗯,俺還是懂一點的。我覺得基因對人和生物的影響,被有意或無意地誇大了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3:13:52

我特別希望聽到這樣的觀點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228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33:55

好神奇,基因決定命運那是讓人挺沮喪的,但是有outlier,好的outlier或者壞的outlier,這樣生活就又多樣化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3:46:03

嗯,個人力量一方麵渺小,另一方麵還是有盼頭。這是神的humor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37:07

金句警句迭出,需仔細再讀,感謝好分享 -風森讀書聲- 給 風森讀書聲 發送悄悄話 風森讀書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4:05:07

基因的原力 -望沙- 給 望沙 發送悄悄話 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4:38:09

佩服糯米妹妹!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5:00:07

讚分享學習的心得體會。同意平等兄的看法。基因或許提供了一個重要的framework, -東風再起- 給 東風再起 發送悄悄話 東風再起 的博客首頁 (82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16:17:12

嘻嘻,我這會兒也挺需要這種豪情的。這本書作者有家族遺傳精神分裂症,但作者的工作成就很大,他就是你說的這個情況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1/2022 postreply 20:42:02

Try to escape Nature vs. nurture trap, make your own choice -- 給 曌 發送悄悄話 曌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02/12/2022 postreply 03:50: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