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看了一部長篇小說《桐柏英雄》。由於很多人傳閱,前麵的十幾頁已殘缺不全。該小說發表於1972年,講述了解放軍 在桐柏山區與國軍的多次戰鬥,以及許多許多其它故事。這是一部文革小說。
大概1966-1970,江青搞了樣板戲。樣板戲中的台詞,是不好好講話的。例如,《紅燈記》中,李玉和被捕時,不向母親好好告別,而是唱了一大段:臨行 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
大概1971-1976,拍了一些文革電影。台詞基本靠吼。例如,《決裂》中,小將們高呼:打倒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
到了1977,就把文革前的電影重放,例如,《鐵道遊擊隊》。還清楚的記得 遊擊隊員小波,在湖邊休息時唱的一首歌: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一晃到了1979,北京電影廠 從文革小說《桐柏英雄》中挑出1,2個小故事 改編成電影《小花》。該電影第一次,用正常人的口吻講述了,趙永生、真假小花之間的兄妹情,姐妹情。電影中 文革味已很淡了。
該電影是現象級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新一頁。由於電影的巨大成功,一舉捧紅了3個大明星:陳衝、劉曉慶、唐國強。他們在當時幾乎家喻戶曉。下麵簡介一下《小花》。
桐柏山區,剛出生的趙小花,因貧窮 被賣了。與此同時,因革命失敗,董向坤被迫轉移,伐木工 何向東將董的女兒董紅果送到趙永生(唐國強 演)父母家寄養,董紅果成了趙永生的妹妹 - 趙小花(陳衝 演)。父母去世後,永生與小花相依為命。後來,永生參加了革命。
趙永生的親妹妹被賣後,被何向東收養,取名何翠姑(劉曉慶 演)。在攻打縣城的戰鬥中,趙小花意外地遇到了哥哥 - 趙永生。
趙永生回家鄉,何翠姑也來到這裏。永生向翠姑談起親妹妹被賣的經過。翠姑對自己幼時的經曆一無所知,懷著對永生的同情,答應幫他找到親妹妹。當翠姑向養父何向東談及此事時,何向東悲喜交集,向她揭開了真假小花的謎底。
電影《小花》捧紅了幾首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歌曲《絨花》還被前幾年的電影《芳華》借用了。
在1978年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開啟一個新時代。1979年的《小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了。
個人的小年鑒也呼應這個大時代的變化。1978年,父親的原單位派人到父親的單位,宣布給父親平反,取消右派帽子,補發工資。還和父親談心。同時母親的工作也作了調整。
不久,我們兄弟倆先後考入全國重點大學。在國家不斷開放下,我們家和 許許多多的中國人一樣,堅信明天會更好。我推測 1978-1988是中國最充滿希望的10年,一段最美好的時光。
1984年,在天安門的建政35周年的大遊行中,高校師生方陣中,打出了“小平你好”。這標誌著1984是這10年的頂峰。
多年後,再看電影《小花》,已經無法再看下去了。其實哥喜歡的不是《小花》,而是那個年代。
後記
1.陳衝的父母在文革中被整,她留洋回國的外公被整的太厲害,在文革中 服毒自盡。鑒於家訓,1981年 名滿中國的陳衝去美國留學。在1981年,留學 對一般人還太遙遠。
2.來自台灣的A博士,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60年代末,去中國科學院工作。到了大陸後,他傻眼了。在美國朋友的運作下,於1978年,在美國找到了一份中學老師的職位。
3.來自香港的B博士,從阿拉巴馬大學畢業後,60年代末,去中國科學院工作。於1979年,在美國找到了一份博士後 臨時職位。
我上麵說的中國最有希望的10年,似乎在他們眼裏不是。。。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電影《鐵道遊擊隊》歌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CvpwuaH2s
妹妹找哥淚花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3pTw1pA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