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隨筆]關公為什麽要讀春秋

來源: 鬼雨 2007-08-13 15:12: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5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鬼雨 ] 在 2007-08-15 07:16:3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讀《左傳》是因為我對自己這十幾年來的讀書習慣不太滿意,好多書隻是泛泛而過當然,我並不是需要每本書都這樣。但這是我這段時間來,想對中國的古籍經典有一個比較係統的歸納,以疏通我雜亂無章的大腦。想看看聖人之言的魅力。可讀書的過程中,卻有了新的想法。和原來不深究的時候,確實有了改變。
  選擇《左傳》因為它首先是一部史書,其次,它又是儒家的經典,都說《左傳》微言大義,在簡單的事情中,蘊涵著儒家思想的精髓。讀史確實是我的所愛。我也想看看它是如何的⒀源笠宓摹?br>  剛開始時,特別是第一章,確實又這種感覺。因為,這一章是我以前讀《左傳》記得最清楚的地方,也是最認同的章節。可是越到後麵,我和左丘明的想法,以及他筆下的一些人物的評價,開始有了很大的出入。
  這我想起了一個人,關公月下讀春秋。關公是什麽人?古聖人啊,他的美名就是在儒家思想中傳出來的,看,忠義的關公平日裏看的書,是我儒家的經典,《左傳》,我儒家的思想是正確的吧。我在想也許我以前也被這句話迷惑了。
  關公讀春秋是真的被儒家的思想所吸引嗎?
  清太宗皇太極用兵如神,傳說,他的兵法就是學的一本書《三國演義》,一本對曆史改編的小說裏,隱藏著足以逐鹿天下的曠世兵法。三國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亂世,群雄爭霸,戰亂迭起。各路英雄各顯神通,良將英雄層出不窮,奇謀怪招讓人拍案叫絕。關公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關公是讀不到《三國演義》的。他讀《左傳》也許另有目的。
  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中國著名的亂世,如何在亂世中生存下去才是最關鍵的。關羽和劉備打天下的時候,開始一直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到處逃難。關羽在三國初期,隻是一員猛將,並沒有顯示出多少帥才。也許是沒有機會。可劉備用關羽,也隻是用其勇猛過人,也未見其謀啊。關羽讀月下讀春秋是在他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那時,他正在拚命逃亡啊。讀春秋並不見得就是在學習儒家的思想,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在惡補自己的兵法。春秋時代,兵家的許多思想都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這個時代,比三國的動亂和對權謀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多經典的戰役和計謀都是後人學習的典範,更可以說是一本可以與《三國演義》相媲美的兵書實例分析的著作。和平年代的我讀<<左傳>>都不知不覺的陷入到對政治權謀的學習之中,更何況是寄身鋒刃的關公。要知道,現在政治對我來說,遠不如一首詩來的動人。此時,學習儒家的所謂仁義治國,是不是不太合時宜。關公確是一個好學之人,目光也相當遠大。他也學在逃亡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總結過去的得失與成敗。他發覺了自己的謀劃方麵的不足,就象是後代清太宗皇太極一樣,通過最簡單的實例學習,來增強自己的戰鬥力。
  後來,諸葛亮出現後,對關公的幫助是顯著的,有了一個可以參照的對象,所以關公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所以才有了關公獨守荊州,水淹七軍的輝煌戰績。
  如果關公是仰慕儒家的仁義思想,史書上應該記載他的一些仁義之舉。可並沒有發現多少。和儒家相關的一點,隻是關公講義氣,忠義為先。儒家也是利用他的忠義才把他奉為神。而且,關公還可以選擇其他的儒家書籍,如<<論語>>,為什麽偏偏是<<左傳>>.
  而且,關公用兵如神,可政治遠見還是不行。就是他對東吳孫權的不尊敬,破壞了兩家本來就脆弱的聯盟。他對春秋的理解不深刻,由此可見,他把對<<左傳>>的利用,完全都用在用兵之上了。大方向,他並不注意,他認為是他大哥劉備的事情。所以最後才有走麥城的慘敗。
  因為關公在民間的聲望極高,所以儒教就把他作為一個典範,利用史書上的一句“關公月下讀春秋”來提高自己的地位。老百姓們也就受了蒙蔽,認為關聖人讀的書,是好書,儒教是好東西,也就盲從了。殊不知,關公讀春秋是為了學習兵法,殺人掠地。
  此事無論我分析的對錯,對我都是一個教訓,讀書不可盲從,還是要多想一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