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集錦
作者:陳小文
偶爾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則信息: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高校都把《道德經》做為大學生必讀科目之一,而世界各地也有許多人在推崇她。當時便想有機會不妨看一下,正好學校開了這門課,我便毫不猶豫地選了她。
很多同學知道我選了這門課並堅持上課後,都哈哈大笑,說我“迂腐”、“滿口仁義道德”……說實在的,我剛開始也沒底,因為也完全不知道會有什麽收獲,但課上完以後,我便被她深深吸引住了。再有同學問我去哪?我都會滿懷信心地說:上《道德經》去。因為她對我們的實際生活實在大有幫助。她教會我“寧靜心靈,心平氣和”,讓我掌握了處理生活瑣事的技巧,讓我認識到“別人不願意做的事,自己開心地去做,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吃小虧,必吃大虧”、“愛護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每學年開學初的獎學金評定雖談不上波譎雲詭,勾心鬥角,但競爭還是十分激烈的。今年,獎學金評定表第一榜公布下來時,我評上院三好學生,心裏當然挺高興。誰知,後來排在我後麵的一位同學加了點分又超過了我,我便失去了評獎機會。當
一直以來,我都在為如何理解“知足常樂”與“學無止境”而苦惱。“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學、要掌握的東西實在很多,但若貪多則必然嚼不爛;若輕易放棄,又顯得“不思進取”,沒有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第二十五課《孰親》中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矣”讓我解除了困惑。保持一定的進取心固然重要,但“知足”、“知止”同樣重要,否則遲早要被自己設置的高山壓垮。隻要我們正確評估自己的位置,設置一個合理目標,並踏踏實實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注意“知足”、“知止”,那麽我們就必定能“不辱”、“不殆”、“可以長久矣”。
我是家中的小兒子,姐姐哥哥都已成家立業,又是幾十個親戚中唯一的一名重點大學學生,在家可謂“萬千寵愛集一身”。但我並沒有驕傲自大,待寵而驕,在家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愛護幼小,口碑不錯,大一剛入校時,默默為舍友多打開水,順道買東西,做好寢室衛生……大家便一致推我做寢室長;大一上學期我不是幹部,但踏踏實實地學習,積極參加活動,樂於助人,於是下學期便當上了小班學習委員。當上班幹後,我也沒有自大自滿,目空一切,本著“平等民主”、“少說多做”原則,踏實工作,受到大家好評,當上了大班學習委員。而這一切與老子的“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矣。以其終不自為大,能成其大。”有驚人的相似,使我不禁更加佩服《老子道德經》。
作為寢室長,自然而為寢室建設操點心。男生更加崇尚自由,有些人甚至以亂擺東西、亂扔襪子來表現自己的豪爽與不拘小節,弄得我十分煩惱。學了“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後,我不禁會心一笑: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尋的解決方法嗎?於是,在隨後的日子裏,我處處以身作則,做好示範作用,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就首先做到,並不厭其煩地幫助別人做,弄得其他舍友也不好意思,主動承擔起他們自己應盡的責任,寢室同學間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活之於未亂”。通過這句話,老子想告訴我們:任何事都有其規律,隻有按規律辦事,才能順利達到目標。這裏還涉及一個“未雨綢繆”的問題。這學期剛剛考了一門《心理學》,成績很差。是自己不用功嗎?不是,由於是第一門考試,時間相對充裕,我還是花了許多時間去背的。問題在於我把許多流派的思想混雜在一起了,又自認為背得很熟,結果一上考場,發覺腦中一片空白,或者答題時東拚西湊,說來這次失敗就是因為“其微易散”。
做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上的醜惡行為我是十分深惡痛絕的,並決心以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種現狀。但有時不免擔心:我一個人的力量夠嗎?我這樣“濁者自濁,清者自清”,涇渭分明地反腐,是否會影響個人發展,從而影響工作的開展呢?我這個困惑又從《老子道德經》中得到答案,“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是啊,隻要自己堅守原則,以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足以令人效法的模範形象,就可影響和帶動旁邊的人一同進步,而所有的人都這麽做了,還怕我們社會的風氣好不了嗎?
《老子道德經》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對強化我的哲學思想,清明我的心靈意境,指導我的實際生活都有重大的作用,我將終生學習並使用她。
(轉自道德之光 www.daodejing.com.cn)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修道修德使我學會處理人際關係 |
• | 背誦《道德經》治病健身的體會 |
• | 聽《道德經》課,不虛此行 |
• | 道德經第八十一課載營隨想 |
• | 品味人生的至美——學《道德經》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