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蔣碧薇回憶錄》隨記
作者:ernie 天涯
緣起
春初搜理舊物,終於找到當年一些剪報。其中就有多年來不時係念的一篇文章:常任俠先生的《冰廬瑣憶》,篇末提到蔣碧微和徐悲鴻、張道藩的情事。為了寫作《【舊剪報】重讀《冰廬瑣憶》雜感》,查找了一些相關資料,好像有點意猶未盡。
與此同時,又碰巧讀了王鼎鈞先生的《張道藩與小說研究組》,文中有幾句提及蔣碧微:
“依程盤銘日記,筆試錄取五十六人,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天進行口試,試場借用中廣公司台灣電台會客室和發音室,每一個應試者經過兩位考試委員問話。輪到我,先是蔣碧微,我隻記得她的神態嫻雅柔和,世事難料,她後來和張道藩分手,口述《我與道藩》一書爆料,態度相當強硬。”
於是想起了舊藏的一套《蔣碧微回憶錄》,這套書是多年前在特價書堆買到,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分為兩冊。記得當時看過,卻沒有留下多少印象。在看完《大波》後,就找了出來試看。所謂試看,就是如果看不進就隨時換下,本來期望不高。沒想到,展卷不久,便發現好些大出意料之外的驚喜。
一。宜興長卷
《蔣碧微回憶錄》分為《我與悲鴻》、《我與道藩》兩部分,前者約占1/ 3 篇幅。從頭看起,第一句“我和徐悲鴻先生,都是江蘇宜興人”之後,便馬上撇開了徐悲鴻先生,開始講述宜興曆史、風景、特產、名物,看她娓娓道來,頗饒趣味,彷佛讀一篇優美的宜興遊記。接著,作者講述自己一家在宜興城中的地理位置,自然轉入祖述家史和親族。再從家人的婚喪,逐漸展開舊時風俗的畫麵,生動如在目前。讀著讀著,似乎感覺作者越走越遠,下意識翻到封麵一看:名字是《蔣碧微回憶錄》嘛,回憶錄,當然可以這樣寫,也當然不必以某某人為中心。自己失笑之餘,忽然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徐悲鴻先別出來,別出來!
待到徐悲鴻出場,已經是第24頁。23頁的篇幅,讓我看了一幅宜興長卷,妙哉。
順便提一句,當時正在寫作《辮帥和胡克定律》一文,竟在書中讀到張勳複辟,他的辮子兵在宜興騷擾民間的惡行,也是巧合。
二。見到阿婆三五少年時
徐悲鴻出場不久,便演出了“吉士誘之”,私奔巴黎的一幕。跟隨書中人遊曆歐洲,但見人民城郭,依稀還似今時,感覺又接近又親切。逐漸地,許多熟悉的人物,會登場走上一圈。比如我們景仰的曾昭掄先生、陳寅恪先生,朱家曄先生,當時還隻是遊學少年,在本書中,隻是作者遇到而順便一筆帶過,卻似乎比讀傳記還要真實親切些。後來,作者在法國住處的芳鄰中,又來了張愛玲的母親黃女士,其時已經合丈夫仳離,隻身到巴黎學繪畫。還有不少後來功成名就的人,此刻都隻是窮學生,讀來不必仰望,給人一種平視的快意。
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哈同花園總管姬覺彌先生,對窮苦少年徐悲鴻多次慷慨資助,愛才如命,好像了無品級階層之見。徐悲鴻夫妻好幾次在異國困頓,當地使領館高官,都伸出熱情友誼之援手,而且,這些官老爺,本人多有很深的學養和絕活,對待這些窮留學生,隻如交好的同道文友。一路讀來,如入山陰道上,風光人物,目不暇接,伴奏音樂是廣陵散。
三。自然典雅,清新暢達的文筆
23頁的宜興長卷,一開頭便引人入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敘述文字的自然典雅,清新暢達,正是我最喜歡的文筆。讀到後來,我竟然下意識地和書中文字比拚:超前於閱讀少許,先填上我自己認為這裏適宜而且漂亮的文辭或者字句,結果是:總輸他、覆雨翻雲手。我能想到的,人家也想到,甚或用得更美;我不能想好的,人家輕而易舉,不著痕跡用上的詞語,讓我隨即有拍手叫好的衝動,不得不目光暫駐,看看清楚:唔,學習了!
網上查資料,說《蔣碧薇回憶錄》1964年10月由台灣《皇冠》雜誌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雜誌社正式出版。有一條資料這樣說:
“塑造蔣碧微形象的,是她回憶錄的語言。蔣碧微自己,連同1965年起幫她整理文字的章君、楊兆青,兩位極棒的台灣主筆,是用一種直接述說,一種與當時我們習慣的“大陸腔”所完全不同的述說,對蔣碧微作了徹底包裝,博得四濺淚花,尤其是女性共鳴。雖然按蔣碧微親人的說法,全是別人代筆的。”
前引王鼎鈞先生的《張道藩與小說研究組》,文中也說:“世事難料,她後來和張道藩分手,口述《我與道藩》一書爆料”,看來確有可能是“別人代筆”。可是,《我與道藩》中,有大量蔣碧薇致張道藩的書信,照樣自然典雅,清新暢達,總不會是“別人代筆”補寫的吧?不管是誰的手筆,這樣的白話文字,我喜歡,我服了。
驚喜之餘便是震驚:那麽,當年買來第一次閱讀本書的時候,對如此佳妙的文字,怎麽會木然無知的呢?我對自己質詢,大大困惑。勉強找到一個可能,或許是因為這幾年上網,殷勤灌水,眼隨手高?也許自己使用多了,對於文字的感覺,會不一樣?
隨後忽然閃過一個恐怖的念頭:得改用英文灌上幾年!
重讀《蔣碧薇回憶錄》隨記
本文內容已被 [ n ] 在 2007-08-02 05:52:0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所有跟帖:
• 靈動,灑脫,洋溢著擋不住的才情, 盡訴恩怨情愁......... -開心豆豆- ♀ (0 bytes) () 08/02/2007 postreply 06: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