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畫
我從小手就笨,畫畫課都是對付的,作業常需要我爸給畫好然後自己描一幅,當時有個很好的朋友善畫善書法,我常看著她一雙小胖手羨慕得不要不要的,人家咋就那麽心靈手巧尼!
要說不會畫,會看也算是能附庸上風雅吧,然而我不管是看國畫還是西洋油畫,都是一個觀感,好看,但是誰比誰更美,誰的技法更高超,那是完全沒感覺,就是說看徐悲鴻的馬和齊白石的蝦跟看不知名的畫家畫的馬和蝦是一樣的,都覺得能畫成這樣真厲害,反正我是不行。
哦,對了有一年在上海博物館看了個據說很有名的好像是陳姓大畫家的展覽,居然是把大片油彩潑到牆上就算完事,當時真是笑倒,這個我可以!那之後就確定了一件事從畢加索開始的現代派到抽象派我通通不喜歡,因為醜。
忘了是什麽時候第一次看到梵高的畫,隻記得看了後才第一次領略了繪畫帶給人的那種強烈的衝擊,那些畫不止美,而且從畫框裏衝出來的各種情緒能打動人心,勾動內心深處的悲憫,或者說是自憐自艾,與畫家的感情,畫中的世界在空中交匯,這樣才有了藝術的享受。
除了梵高又看了很多印象派表現派的畫,像莫奈的,雷諾阿的,都很喜歡,畫家把現實世界留在腦子裏的那個有點模糊的印象畫出來了,這個模糊的部分就是畫家自己的解讀,帶著他個人的性格情感色彩。莫奈的畫在幽密和明亮之間隨意跳動,不管哪種都展現畫家強大的掌控力,給人一種平靜安全的力量,雷諾阿的畫就更甜美,活潑,但是微有些膩,他還帶著傳統畫法記憶的遺產,把自己隱藏的太多了些,
但不管怎麽說,這些畫在我眼裏都是非常美的,我終於可以站在欣賞者的位置上說,這樣的畫能到我心裏了,有感覺了。
然而這種優雅的欣賞姿態到梵高的畫時就一下子被打碎在地上,他的畫帶著強烈的情感衝擊打到人心上,讓人有種心悸和眼淚奪眶而出的感覺。比如他的星空,不管他把黑夜的天空幻化得多奇幻美麗,下麵的小鎮依然是安靜無聲的,沒有任何情緒,於他和他的畫都毫不留意,山坡上畫家眼前的這顆高鬆樹在夜空下是漆黑的,看不清枝幹,在畫家眼裏是一團向天空伸展的黑色火焰。
我也在黑夜裏這樣的山坡上坐過,看著美麗的星空和寧靜的村莊,身前左近也有這樣高大黑黝黝的鬆樹,看到這幅畫我立刻想起了當時的感覺,坐在那樣的地方,我感到的卻是孤獨,星空和村莊不管怎麽美,都跟我沒有半點關係,倒是身邊的樹近在咫尺與我有點同生共氣的情誼,然而我的心聲它不會回答,我終究還是一個人,孤獨且無聊。梵高的星空裏活著的就是隻有這團黑色的火焰,孤獨地立在那兒,訴說那一刻他寂寥的情緒。
類似的還有他那幅拍出最高價的自畫像,據說是他大病初愈畫給他母親的,但最終沒有送出。這幅畫裏的他看起來比以往整潔,刮了胡子,人顯得纖弱,眼裏沒了嚴肅的抗爭,似乎是疲倦的,卻又有種軟軟的純真,是他受盡精神折磨後偶爾蘇醒像孩童一樣看著自己和人世,整個人都是易碎的,
而他的筆卻一點也沒有丟到敏感,脆弱的,想討好的,同時又是絕望的,這些情緒精準地從畫中流瀉出來,以至於我一看到這幅畫眼淚就湧上來,說不上心裏是什麽感覺,隻是有萬千感慨梗在那裏,人生實難啊。
再到他的最後的絕筆,麥田裏的烏鴉,天壓的很低,麥田強烈飽滿的金黃充斥在眼前,三條淺綠的岔路從畫家的立腳點向不同的方向發散出去分割了那些金黃,但是不管哪條路到遠處目光的盡頭就又被金色的麥田重新遮蓋住了,壓下來的暗藍天空和茂盛的麥田,這麽擁促的空間裏忽然飛起一群黑烏鴉,那麽用力的振翅,一群似要衝破天地,衝出畫來。
這畫裏的一切不管是天空麥田還是烏鴉都是活的,衝動的掙紮的混亂的,它們被畫框局限在一塊畫布上,卻全都想不顧一切衝出去!是絕望的生命力,畫家盡力了,他傾注了無聲的憤怒,最後走進去開槍自盡。
這最後的畫看得人心中鬱悶焦躁,仿佛自己也被籠罩於畫中,有左突右衝也無法將天捅個窟窿的憋悶,最終隻能將眼睛移開,不去看便不再關心那困境。
這就是梵高的力量,藝術的力量,直擊人心,他真誠且純真,毫無居高臨下的創造者的姿態,畫裏盡是他對人世的無保留的不解,憤懣,喜愛,和絕望,我看他的畫會覺得親切,可憐,感同身受,這樣的表現力唯有梵高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