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圍牆外麵,我是如此的謙卑。----張愛玲。
張愛玲在上海的家,離1934年建立的圓明講堂,走路大約20分鍾;從我家走去大約十分鍾---在鎮寧路和延安路的交界口,圓明講堂黃色“圍牆外麵”--用弘一法師的書法放大寫著“南無阿彌陀佛”---不知多少年了,我估計,張愛玲以為弘一大師住過裏麵吧。
弘一大師拒絕做任何寺廟的主持,但是,不少寺廟與他有緣。圓明講堂便是,弘一大師1942年圓寂前的絕筆“悲欣交集”---就收藏在圓明講堂。
每當我路過,看到牆上弘一的筆跡,總會放慢腳步,滿懷謙卑的心,往裏麵張望一眼,心想,裏麵收藏著大師的“悲欣交集”真跡啊----心中升起一種崇敬,而自己回到最卑微的角落。。。
有幸與上海書法界的名家洪丕謨先生(1940-2005)亦師亦友---因為他弟弟洪丕森是我少年時畫畫的啟蒙者,在淮北重逢,受益匪淺。他知道我喜歡書法,移居澳洲後,介紹我認識他上海的大哥洪丕謨。我在2000年邀請他們兩兄弟來紐約QW畫廊辦雙人展,好多上海名家、好友前來捧場,敘舊。。。下圖是我和洪氏兄弟同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洪丕謨對佛學很有心得,寫過不少佛學方麵的書籍,深入淺出,十分受歡迎,連趙樸初居士也有詩為讚:苦學年來未有涯,青燈黃絹月籠紗。詩文書畫兼醫學,千載學林一奇葩。(洪先生中年棄醫從藝、從佛)
弘一大師圓寂五十周年,我畫了一幅大師的造像,送給了洪丕謨,他的題字“悲欣交集”使得畫麵更是錦上添花。。。某日,圓明講堂的和尚朋友到訪他的書房,看到此畫,說是否能請回去,借掛些日子。。洪丕謨笑道:若借此畫--還有歸還之日麽?。。。
原來,這位圓明講堂的師傅,是個“弘一迷”據說,拍賣行隻要有弘一的書法,每次他都會去參加拍賣、收藏----其他人的作品看都不看。
我聽了之後,深深感動---於是,回家再畫了一幅“弘一造像”,請洪丕謨轉送給這位師傅。過了些日子,洪丕謨傳話:師傅開心十分,跟我說,任何時候,歡迎你去他那兒參觀、掛單。。。
我心想---我非佛家子弟,我對弘一大師的敬仰,隻是因為他天才的藝術道路和人生的超脫、鶴立雞群的高山仰止---對於大師佛教律宗方麵,我是連欣賞的資格都不具備的。。。怎麽可能去寺廟佛院掛單呢。。。。心中一笑置之。
。。。。。
白馬過隙,轉眼十年,2005年元旦前,到了上海,不知為何,很想試試入廟“閉關”,即使三日也無妨。於是,想起這位師傅,請教了洪丕謨,他笑道,真有緣,他已經離開圓明講堂,去某處寺院當了主持---簡單多了。沒多久,他說---師傅說非常歡迎你。。。
那天,是2005年的元旦,陽光明媚,洪丕謨的學生開車送我們去到郊區,那是很具規模的新型寺廟,想不到,主持的大師傅如此年輕。寒暄之後,便吃全素膳食,十分新鮮,口味也好---安排好我閉關的房間,洪丕謨建議合個影。。。
洪丕謨還是批命大師,據說,很準---現在看來,他為我的閉關費心,他提出合影留念-----也許是他有所遇見----不久,他突然病倒入院,再也沒有出來。。。。
上海美術館為他舉辦紀念書畫展,那天下著雨,可是,人頭湧湧,好多學生組織巴士團來,祭拜他,觀賞他的遺作。在他的書法巨作前,我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本來,他約我同遊大峽穀、我兩還有書畫仕女聯展之約。。。。我頓時淚流滿麵。。。我含著淚在留言簿寫道:亦師亦友,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