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怎樣當上的:曆代權臣篡位過程詳解
曆代權臣篡位,可不是說篡就篡,說改朝就改朝的。古代儒家對於改朝換代這個東西,搞出了一套看似很簡單、其實很不簡單的理論,即改朝換代包括兩大類:革命與禪讓。什麽叫革命?就是“桀紂暴虐而湯武征伐”,牧野之戰就是例子。什麽叫禪讓?就是“堯舜之揖讓未遑”,唐虞的更替就是例子。
當然,自從原始公社解體之後,“禪讓”完全變成了一個僵死的曆史概念,此後的朝代更迭,似乎非革命不可——商克夏、周克商、秦滅周、諸侯滅秦都沒有經過什麽“受禪”流程,直接把喪失統治資源的前代天子趕下台就是。但自從漢朝以後,情況發生變化,儒家學說逐漸成為官方學說,天子的地位日益拔高。在《周禮》中,天子的地位還隻比諸侯高一階,所謂“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是也,也就是說天子與公的差距,與公和侯的差距相當,看起來不是那麽高不可攀。但到了漢武帝以後,隨著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觀念的深入人心,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天子已經成為“不可能犯錯”的“活人神”,與諸侯、大臣的差距已經是無限大,更不用說與庶民的差距了。在這種情況下,連孟子說的“聞誅一夫紂,未聞弑君也”都被當作“不當言論”加以批判,也就是說百姓連誅桀紂的權利也沒有了,“革命”也再也不可能合法了。今後的天子,即使真的比桀紂還殘忍,臣子也必須尊之為君父,他的一切過錯都是因為奸臣蒙蔽、因為貪官害民,因此臣子們隻有“清君側”的權利,沒有“革命”的權利。等到桀紂周圍的“亂臣賊子”被肅清之後,江山還是要由桀紂坐的,湯武隻能乖乖的繼續北麵稱臣,決不能就此取而代之,更不用說“放桀於鳴條”“誅一夫紂”了。
但是以上畢竟隻是理論,當臣子真的“清君側”成功,掌握大權之後,誰會真的甘心把大權再交給天子?天子的尊位令人垂涎欲滴,但儒家的道統同樣不可侵犯,要是真敢明目張膽地“革命”推翻之,豈不給了更多覬覦皇位的人以把柄,說不定明天就有更多的人起兵“清君側”,誅殺你這膽敢篡位的亂臣賊子。因此最保險的方法,莫過於請天子仿效堯舜之道,“禪讓”於我家。這也算給了天子一個大高帽子——“革命”是用來對付桀紂的,我不但不把你當桀紂看,還給你一個當堯舜的機會,讓你顯示一下高風亮節;不過你是堯舜,我卻是大禹,不求有你那麽高的思想境界,隻求能夠傳之子孫,江山永固。當然,天子的思想境界多半沒那麽高,但這個禪位詔書你不寫,自然有人寫,隻要蓋上你的傳國璽就夠了。
因此,漢朝以後,中國改朝換代的一般流程就變複雜了,由原先的“革命”一步,變為“清君側-當權臣-受禪”三步。第一步“清君側”的步驟各各不同,但都驚心動魄,令人目不暇接。但第二、第三步就純屬例行公事,開始還有點新意,到後來改朝換代次數增多,幹脆就公式化了,甚至閉上眼睛都背的出步驟了。
堯舜禪讓的事情已經過去上千年,誰都說不清了;更何況當時的“天子”不過一個部落聯盟領袖,你讓我我讓你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搞的太正式太隆重。漢朝以後的“禪讓”和堯舜禪讓根本不是一回事,是既欺天又欺人的勾當——欺天無非是捏著鼻子哄眼睛,欺人則需要多加考慮,雖然肯定騙不過士大夫,但至少要騙過小老百姓,否則天下就別想安穩。至於士大夫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地主,僅僅靠一個禪讓的把戲是騙不過的,還要讓他們看到實惠,才好死心塌地效忠新朝,所以曹丕篡位之後才會急急忙忙地推行九品官人法,趙匡胤政變之後才會信誓旦旦地說“不殺大臣及言事官”。反觀王莽當年“受禪”,戲演的是不錯,賢良文學妖魔鬼怪市井之徒依次露麵,搞的大家雲裏霧裏不由得也就信了,可惜他老人家上台之後就削弱自己的執政基礎,今天搞什麽“王田、奴婢不準買賣”,明天又胡亂鑄錢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從高級知識分子到底層小民全得罪光了,這樣戲演的再好也沒用,還是得完蛋。
所以說,受禪永遠隻是個形式,是一台戲。受禪的戲演好了,對於爭取民心、鞏固統治有很大幫助,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就好比萬裏長征走到了最後幾步,馬上就要登堂入室了,無論你是爬著進去的還是走著進去的,好象都不太要緊,隻要進屋子坐穩了就行。當然,如果你是堂堂正正氣宇軒昂的走進去,坐穩的幾率會稍微大一點。
權臣受禪,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隨著時間的推移,步驟越來越多,每個步驟之間的間隔卻越來越短,甚至最終跳過某些關鍵步驟,直奔主題也有:
1、位極人臣,總攬朝政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權臣篡位,一般都是以當丞相為第一級台階,曹操、劉裕、陳霸先等人,連同那個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內,都當過丞相。本來東漢已經改丞相為司徒,地位大大下降,董卓、曹操恢複這個官職,完全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專權的需要而已,可以說是“因人設官”。也有不當丞相而當大將軍的,如司馬氏父子就是以大將軍身份專權。但隻有一個顯赫的名號還不夠,必須保證軍政大權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東漢、魏晉的朝政大權都由尚書台掌握,因此權臣一般都要兼任“錄尚書事”的職務;到了晉朝以後,還產生了“都督中外諸軍事”這個稱號,能夠合法地掌握朝廷內外的一切軍權。因此從劉裕到李淵的幾代權臣,可以不當丞相,可以不當大將軍,但必須當“都督中外諸軍事”,把兵權切實抓到自己手裏。
為了顯示權臣的尊貴地位,自魏晉以來又新增了“假黃鉞”“使持節”兩種新稱號,黃鉞和使節都是天子之禮,人臣假借這些禮節,也就假借了天子的威風,雖無九錫之名,卻有九錫之實。北朝時期還出現“大塚宰”的官稱(後來演變為吏部尚書的別稱),也就是總領一切事務的意思,是最具有威懾力的一種稱謂,當年楊堅篡位的時候,同謀就勸他一定要當“大丞相、大塚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其中大丞相是政權,都督中外諸軍事是軍權,大塚宰則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在南朝,“大塚宰”的稱呼較少出現,卻多了一個“總百揆”的稱號,也就是總領一切事務,與大塚宰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擔任中央官職外,權臣還往往 兼任一些重要的地方 官 職,如桓溫、劉裕 等都曾兼 任 揚州、徐州、荊州等 重 要 地區 的 州牧,營造 自己 的 根據地。不過 這種 情況一般隻適用於 根 基 不 深、地位 未 穩 的權 臣,供他們 積 蓄 力量 以謀 更進一步。若是像楊堅、李淵那樣 威望 已足,兵力 已強的 權 臣,根本就不需要兼任地方 官 職,反正已經有 穩固 的 根據地了。
2、晉升 爵位,先公 後王
按照漢朝的法律和禮節,異 姓 隻 能 封侯,王、公都隻封給 宗室(西漢沒有常設的 公爵,隻有 王莽 曾擔任 過 安漢公),即使 像鄧禹那樣 大的 開國 功臣,都隻以四個縣封 為 侯爵。曹操 逼 迫獻帝封他為魏公,開了人臣受封公爵之先河,怪不得荀彧無論如何也不讚成,最終因此被曹 操 逼 死。公爵與侯爵最大的不同,不是公爵的封地較大,而是公爵可以“建國開府”,擁有一套自己的班子、自己的根據地。曹操封魏公時,獅子大開口,一次就要了十個郡作為封地,幾乎掏空了漢朝的膏腴之地;不過當時曹操已經有丞相府的一套 班 子,倒也不需要另立魏國的 班子,所以直到受封魏王,才設置了魏國的文武百 官,如鍾繇就是 魏國的相國。按照東漢製度,諸侯王的相國隻能稱“相”,相以下官 職有很多都不設立(如禦史大夫、宗正等),有的官 職名稱與朝廷不同(如王國的郎中令,朝廷叫光祿勳),而且這些官職都要由朝廷任命,諸侯王沒有人 事權。但權臣 封王,從來不管這一套,官 職 製度都和朝廷 相同,且根本不需要朝廷任命。南北朝時期封權臣為王,往往有“王 國 製 度,一如 天朝”的附加說明,也就是說王 國 的各項製度都和 朝廷一樣,國 王 就是一個縮小了的皇帝。一旦完成 受禪,王 國的官 僚 機器就可以立即代替 原有的朝 廷,代為行 使 國 家 職 權。
不過,隨著南北朝後期爵位泛濫,公爵逐漸普及,並產生國公、郡公、縣公甚至鄉公之分,已經不是什麽稀罕的爵位了。楊堅、李淵專政的時候,已經是國公,隻需要直接封王就可以了。而王爵也產生了親王(國王)、郡王之分,一般封號一字為親王(隋唐還沒有親王這個稱呼,隻是直接稱“王”),二字為郡王,郡王封地狹小,甚至可以隨意賞賜功臣(如唐朝就曾封許多功臣宿舊為郡王),也慢慢喪失了尊貴性。隻有親王的位置,始終不授予人臣,因此也就成為權臣 篡 位 的最好台階。曹氏、司馬氏、劉氏、兩蕭氏、陳氏、楊氏、李氏篡位前,都曾經被封為王。
然而,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君主,往往不稱皇帝而稱“天王”,這種“王”不是爵位而是天子的稱號,因此國公便成為天子以下的最高爵位。即使天子的稱號是皇帝,權臣往往也習慣隻封公爵,篡位後隻稱“天王”,作為韜光養晦之計,等到了一定時機再自稱皇帝。如後秦、北周等一開始都是隻稱天王,到了內外安定,才開始稱帝。
3、加以殊禮、追封祖先
所謂“殊禮”,就是人臣本來不該享有的禮儀,也就是天子才能有的禮儀,前麵說的“假黃鉞、使持節”,也可以算一種變相的殊禮,但那畢竟是加於官職之上的殊禮,不是加於私人的殊禮。殊禮當中,最經典最有名的當屬“九錫”,即皇帝才能具備的九種車服禮器,《資治通鑒》中對此有詳細記載。向皇帝要九錫,是曹操先開的頭,那時人們的思想還沒“解放”,覺得九錫實在不是人臣要的東西,曹操為此失了不少人心,實在是得不償失。但一回生二回熟,此後每次 權 臣 篡 位,都有“加九錫” 這道程序,慢慢的也就見 怪 不 怪了。一般加九錫 都在封爵之後,有時候封 公爵 就加九錫,有時是封了 王爵 再加 九錫,並無一定的標準。其實九錫本身並不珍貴,權 臣 們要的 隻是 個名分,因此往往 假意 推辭 再三,甚至“歸還九錫”(如李淵),還可以得一個“ 揖 讓 不 已”的 虛 名,真可謂 名 利 雙 收。
九錫這項殊禮太複雜,一般人弄不明白,但以下幾項殊禮卻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劍履上殿”,即可以帶著武器、不脫鞋子進入宮廷,享受與皇帝同等的待遇;“朝覲不趨”,在朝廷上以快走為禮節,但接受了這項殊禮的權臣卻可以不慌不忙地慢慢行走;“讚拜不名”,皇帝和朝儀官對大臣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對權臣卻特別允許不稱呼名字,隻稱呼官職和姓氏。這三條都與上朝有關,有了這三項殊禮,皇帝和權臣在朝堂上就幾乎沒有區別了。後來發展的更不象話,竟然出現給權臣設立專座的“殊禮”,還允許權臣跟皇帝平起平坐,儼然一副太上皇的模樣。由於這種殊禮實在太露骨,一般的權臣都還不敢使用。
另外一種殊禮是針對權臣家屬的,如“王妃曰後,世子曰太子”,權臣的妻兒與皇帝的妻兒用一種稱呼,唯一的不同是皇帝的妻兒叫“皇後”“皇太子”,權臣的妻兒叫“王後”“王太子”。其實在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妻兒本來就叫“王後”“太子”,東漢才慢慢改為“王妃”“世子”,這種殊禮可算是一種複古。
活著的人們都有了殊禮,下一步就輪到祖宗了。曹氏、司馬氏還比較老實,到登基之後才開始大張旗鼓追封祖宗,後來的權臣往往在封王的時候就開始追封,不但按照諸侯的禮儀建立五廟,還追封祖宗為王、為公。古人質樸,沒有追封一說,追封爵位就是從南北朝權臣開始泛濫的。
4、正式受禪,“既受永昌”
經過前麵三步漫長的等待,終於到了坐上皇帝寶座的時候……其實也不一定漫長,曆史越是發展,“受禪”大戲上演的時間越是縮短。“受禪”的鼻祖王莽當年篡位花了幾十年工夫,辛辛苦苦冒充大漢忠臣,從“安漢公”到“假皇帝”,再到成千上萬人上表勸進,這出戲演的轟轟烈烈一波三折。曹操和曹丕父子從丞相到魏公、加九錫,再到魏王,最後受禪,也花了十多年時間,如果從漢獻帝遷都許昌算起,更是經曆了二十餘年之久。司馬氏父子也很有耐心,經曆三代四人的專權,才由晉王升為皇帝。到了晉朝末年,權臣也還是比較耐心,桓溫把篡位的任務交給了他兒子(結果失敗),繼承了“把篡位使命交給下一代”的傳統。但是自從劉裕開始,權臣越來越沒耐心,隻要自己有生之年能夠掌握大局,決不把任務留給下一代。劉裕還算耐心,等了近二十年,到自己垂垂老矣的時候才正式篡位;後來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等人越來越不耐煩,其中陳霸先更是創下了封王之後三天就受禪為帝的紀錄,可能也是因為他太老,生怕到死還當不上皇帝。相對而言,北朝的權臣一般比較耐心,北齊、北周都是經過了兩代人才正式篡位,楊堅也等了十多年,這與當時北方政局不穩有關,並非北人比南人善於忍耐。
5、受禪大戲,循環上演
這套“以受禪代替革命”的把戲,從王莽開始演起,經過曹丕、司馬炎的發揚光大,遂成為一門“顯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漢人政權更迭,都是以“受禪”形式完成。
北方的五胡本來比較質樸,不會玩漢儒的禪讓花樣,因此北方十六國的興替,一開始都是直接“革命”,劉聰殺晉湣帝,石勒殺劉聰的子孫,冉閔又殺石勒的子孫,殺來殺去血流成河,一點也不像漢人的“堯舜揖讓”一般溫情脈脈。殺到後來,胡人也發現這樣簡單的“革命”副作用太大,難以收攏人心,試想想當初劉聰父子如果聰明一點,不讓晉湣帝去當倒酒的仆人,而是恭恭敬敬地請他行“堯舜禪讓之禮”,恐怕北方漢人的反抗也不會那麽激烈。到十六國後期,北方胡人的權臣逐漸也學會了“受禪”大戲的演出方法,迫不及待地想嚐試一下,可惜胡人君主大都有些剽悍之氣,經常寧死也不陪權臣演戲。後秦王姚萇抓住了前秦王苻堅,本來想讓他把傳國璽交出來“受禪”了事,但苻堅脾氣太強,一句“五胡次序,無爾羌名”氣的姚萇臉色發青,最後還是不得不暴力解決。
直到北魏統一北方,大搞漢化政策,“堯舜揖讓之禮”才逐漸深入人心,爾朱榮雖然不過一介並州契胡,一進京城也知道馬上找漢人官僚幫他起草“禪文”,不過因為爾朱氏實力還不夠,最終功虧一簣而已。後來東魏皇帝禪讓給大齊皇帝,西魏皇帝禪讓給大周天王,大周皇帝再禪讓給大隋皇帝,輕車熟路,走的都是魏晉的一貫路線,南與北一般無二也。
魏晉南北朝直到隋末都是中國的多事之秋,經常是一代人見到好幾次受禪,蕭道成受禪時就有老人大哭“何期今日複見此事”,如果這位老人活的長一點,還可能三次見到“此事”。權臣篡位過於頻繁,政局過於不穩,使皇帝的神聖性喪失殆盡,在臣子們心目中的形象已遠遠不能和兩漢時期相比。中國曆史上皇帝權威最低落的時期,除了南北朝,大概就隻有五代了。隻要中央集權的經濟基礎還沒有恢複,隻要統一王朝的政治基礎還沒有成熟,“禪讓”的大戲就要不停的演下去,直到社會經濟已經可以承擔一個新的中央帝國,儒臣們也已經準備好神化一個新的“受命於天”者為止。
皇帝是怎樣當上的:曆代權臣篡位過程詳解
本文內容已被 [ 人間HYDE ] 在 2007-06-14 06:00: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