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無妻子,有六旬之上老母。父親王升,生前做得都軍教頭,曾一棒打翻潑皮高俅,高因此懷恨在心。
後機緣巧合,高俅做得殿帥府太尉。擇吉日,走馬上任;點名冊,獨缺王進。其時王進患病在家,半月前已遞病患狀在官。奈何高俅小人得誌耍威風,定要捉拿王進。堂前一問一答,確係仇家子。假公事,報私仇,便欲將那王進往死裏打,幸同僚相勸方得免。王進抬頭見是高二,知性命難保。歸家與老母商議,連夜收拾,欲遠走高飛。略施小計,差開二牌軍;牽匹馬,出西門,母子取道延安府。
一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堪堪一月有餘,漸近延安府。心歡喜,貪行程,誤了店,夜宿史家莊。恰老母心痛病發,承史太公好心相助,服藥將息數日。母痊愈,欲趕路,王進至後槽看馬,卻見一赤膊後生舞棒。惜良材,欲玉琢,一招半式降頑徒。報恩情,傳薪火,將平身武藝都傳授。半年有餘,見史進將十八般武藝學的精熟,王進恐高俅追鋪,思量此間非久留之地,遂辭謝了史家,母子二人投奔延安府。
水滸中王進的故事很簡短,僅僅半回的篇幅。去了延安府後再無蹤跡,這給王進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再加上文中絲毫沒有描寫其長相,真如金聖歎所言神龍無首無尾。當然,作者安排高俅來,王進去這樣的局麵,也是暗指“奸佞當道,忠賢去位”。
撇開其神秘性不談,水滸中王進的形象還是比較飽滿的。儼然一個頗具仁、義、禮、智、信、行、忠、良的謙謙君子,栩栩如生。
王進的“智”體現在很多地方。如一眼看穿高俅公報私仇的小人本質,從而對其不抱任何幻想。要是換作林衝,沒準會委曲求全而不遠走高飛。古人雲:識人者智。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設計打發兩個牌軍,這都體現了王進的智。當然,去延安府鎮守邊庭也是一種“忠”的行為。
言必信,行必果。這是古代君子們的準則和信條。王進偶然看見史進練武,史進的那股朝氣,那份投入,那種熱情……一定讓王進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想起了年輕時父親教自己練武的種種情形,那曾是一段多麽美好的時光啊!起初的思緒猶如小溪,潺潺而流;漸漸地匯聚成河,往事如潮,洶湧澎湃!王進終於按捺不住地喊出聲來。這一方麵是王進愛惜史進這顆練武的好苗子,另一方麵也可能是史進的朝氣和活力激發了王進失落已久的激情。於是就演繹了水滸中一段薪火傳承,感人至深的師徒恩情。
試想在前途不明,母親和自己都有病在身,隨時都會被高俅抓走的情形下,王進尚能靜心觀看史進使棒,這是一種怎樣悠然的心態?這遠非陶淵明那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能比的。更不用說隨後用半年多的時間悉心傳授武藝,對於這樣的勇氣和“言必信行必果”的誠信,我隻能是讚歎不已。
仁義禮智信行忠良,這些都不必說了,王進當之無愧。其在東京和史家莊的所作所為便是最好的詮釋和注腳。
我想提的最後一點也是很有份量的一點,那就是王進的“孝”。無論在怎樣險惡的情形下,王進始終都以一顆赤子之心關愛著自己的母親。在這一點上,麵對王進,恐怕連孝義黑三郎宋江也要無地自容了。黃永玉對王進的那句點評 --- “險惡囚不住孝子”,神準之極。
在我們最艱難失意時,常常是父母那道眼神,那一頭白發,點燃我們心底那一盞盞快要熄滅的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