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夏夢,人們必然想到金庸。對我而言,則反之,是一說起金庸,則想起夏夢。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是一對。既然夏夢是金庸的夢中情人,金庸又把夏夢比西子,他最羨慕的文人是範蠡(陶朱公),傳言他也追求了夏夢,為什麽最終沒有抱得美人歸呢?
我們來看看,金庸如何錯過夏夢。
簡單一句話,認識夏夢時,他還不是金庸!我們簡單說說。
一、查良鏞和楊濛濛
金庸這個名字,是1955年連載《書劍恩仇錄》才有的。之前他最有名的筆名是林歡。他的真名叫查良鏞。夏夢的真名叫楊濛濛。
一個的父親是浙江海寧的鄉紳,一個是上海的銀行家。楊濛濛的父親還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
年輕時的查良鏞,還是挺帥氣的。他母親在日軍侵華時期逃難身亡,他自己顛沛流離,上了東吳大學法學院,又躋身當時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公報》。
1947年,內戰時期,楊濛濛隨父母南遷香港。一年後,查良鏞也被《大公報》派駐香港。查比楊大九歲。
他娶了上海一名醫生的女兒杜冶芬,在香港完婚。
二、夏夢和林歡
內戰結束,《大公報》成為左派報紙,和《文匯報》、《香港商報》,以及左派電影公司長城、鳳凰、新聯是兄弟單位。
查良鏞是香港《大公報》的一名小編,妻子杜冶芬,曾在長城電影公司做一名場記。
日子微寒。
長城電影公司的老總袁仰安,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是查良鏞的師兄。楊濛濛是他女兒毛妹的同班同學。長城的台柱李麗華走了,急需要捧一個新人,毛妹推薦了楊濛濛。
取藝名夏夢,來自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1951年,和導演朱石麟的高足岑範主演的《禁婚記》上映,夏夢一炮走紅!
岑範愛上了夏夢,想和夏夢一起回祖國工作。陰差陽錯,夏夢沒有去成,岑範雖在大陸成為著名大導,卻因此終身未娶。
他說,一見夏夢誤終生。
夏夢繼續在長城拍戲,爆紅香港和南洋,人稱“長城大公主”。袁仰安還辦了個《長城畫報》,夏夢經常上封麵。同時,他看中了大公報小編查良鏞的文采,邀請查寫影評專欄。
查給自己取了個筆名林歡。“停車坐愛楓林晚”。夏夢林歡,好一副畫景。可是往往文筆出眾的才子,個性靦腆,林歡也不例外。他暗戀夏夢,卻寄情於寫作。
1953年,他和妻子離婚,杜冶芬回上海。金老爺後來說,是杜想在長城做女星,背叛了他。
三、追求階段
很多人說,金庸有才又有財,為什麽夏夢沒看上他?這是誤解。因為1955年之前,沒有金庸。
夏夢一部戲2萬,林歡月薪隻有三四百。夏夢是萬人迷,大明星,林歡隻是在圈中小有名氣。
人年輕的好處,是大膽。他給夏夢寫了一個劇本,叫《絕代佳人》。1953年上映。夏夢在劇中化身趙國民女如姬,和信陵君發生愛情,還竊兵符促成了圍魏救趙的壯舉。
說實在的,這片很尬,對白尤其尬,表演也尬,但點踩的好,相當於歌頌了抗美援朝。得了祖國的大獎,夏夢還去北京受到表彰。
所以夏夢不注意林歡,是不可能的。林歡在長城畫報寫了大量影評,一寫就是多年。
在寫武俠小說之前,金庸是先編譯新聞、寫雜文、小品、劇本和影評的。
可是光寫是遠遠不夠的,你得說出來,直接去追。他們這時彼此都是自由之身。
結果,同一年,夏夢拍《姊妹曲》,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的商人林葆誠捷足先登了。
林葆誠發動猛烈攻勢,直接到片場看夏夢拍戲,並且在戲中客串角色,對夏夢體貼入微,關懷備至。
和林歡相比,在彼時看來,林葆誠和夏夢,也更加門當戶對。別忘了,夏夢的父親也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也是商人,大銀行家。
金庸哭了。
夏夢結婚了,他也找了個新妻子,香港大學畢業的,1955年結婚。
四、金庸橫空出世
從1953年起,林歡就常常在長城畫報發表影評。1955年,在大公報的《新晚報》連載《書劍恩仇錄》,金庸橫空出世。
但他和夏夢,都結婚了。
他如果繼續對夏夢魂牽夢繞,是不倫之戀。在《書劍恩仇錄》中,有一個金笛秀才餘魚同,暗戀駱冰,而駱冰已經嫁給了文泰來,最後餘魚同從情困中走了出來,娶了李沅芷。
有人說,金笛秀才,暗示金庸,餘魚同,就是“與餘同”,這個人和我的處境一樣的意思。
1956年,中國大陸民間藝術團到香港演出越劇,轟動香江。金庸以林歡筆名,立即在《長城畫報》發表了一係列戲曲藝術的介紹、簡介,展現自己的才華。
長城老總袁仰安很喜歡,給他結集出版。
這是金庸人生中出版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還在讀初三時,出的一本《獻給投考初中者》。
1957年,金庸幹脆從大公報辭職,加入長城電影公司做了一名編劇。長城要把上海越劇團在香港演出的劇目,拍成電影。第一部《王老虎搶親》,夏夢主演周文賓,就是金庸來做導演之一。他和胡小峰聯合執導。
此時金庸和夏夢,短暫地變為導演和主演的關係。
金庸已經連載了《碧血劍》,正在寫《射雕英雄傳》。很多人認為,黃蓉有夏夢的影子。而性格木訥的金庸,有點像郭靖。
郭靖也有個過去,拋棄了華箏,和黃蓉在一起。可能金庸希望有一個人像黃蓉對郭靖那麽主動對他。
事實證明,這不過是一場夢。
五、改做商人,創立《明報》
夏夢在長城演一部戲2萬元,金庸寫一本編劇三千。金庸的名氣和夏夢差距縮小,但是還是有一定差距。
最要命的,兩人是你已婚我已嫁。傳聞金庸曾經邀請夏夢喝咖啡,吐露真情,被夏夢委婉拒絕。
1959年,金庸從長城辭職,以在香港這些年攢的八萬港幣,和同學沈寶新、妻子朱玫創辦《明報》。
看來金庸想做陶朱公了。
他的武俠小說已經轟動香江和南洋,他開始不為別人寫,而是為自己的報紙寫武俠連載。第一部就是《神雕俠侶》。
金庸多麽希望,自己能變成像楊過這樣的男子。可即便如此,要和姑姑廝守終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又是尹誌平,又是公孫穀主,又是跳崖,各種“狗血劇情”。。。
就是得不到。
創業十分艱難。不過最終還是成了。文革前夕,夏夢急流勇退,和夫君移民加拿大。等她回來,金庸已不是昔日的金庸了。
金庸不僅是譽滿香江的大才子,而且是大商人、大老板,在知識分子、販夫走卒,以及名流政要,三麵通吃。
唯獨在家庭、婚姻和愛情上,始終不理想。婚外出軌,糟糠之妻下堂,長子自盡。
範蠡在政、商、文、愛上皆圓滿,金庸隻得兩個半,政和愛,都有遺恨。金庸少時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官、帝王師。
六、友誼長存
金庸和夏夢之間,還是有友誼的。
1979年,夏夢回港創辦了青鳥電影公司,出了《投奔怒海》、《似水流年》、《自古英雄出少年》等三部電影,拿了兩個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造就了許鞍華、劉德華。
《投奔怒海》和《似水流年》的電影名字,都是夏夢請金庸取的。
金庸和夏夢,都有一個相同點,懂得“見好就說”,急流勇退。金庸最仰慕範蠡,自然懂得這個道理。他當初從大公報辭職進長城,從長城辭職創辦明報,到賣掉明報,都有這個特點。
夏夢在敏感時期移民加拿大,辦電影公司得獎後賣掉,也有這個特點。不知道彼此是否有影響。
兩人都想成為傳奇,也成為一個世代的傳奇。
七、同一天去世
金庸比夏夢大九歲。
2016年10月30日,夏夢去世,享年83歲。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享年94歲。
你發現沒?兩人去世相隔兩年,但在同一天。
8394,同一天。金庸老爺子,最後總算也這種方式,圓了一生做陶朱公的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