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社科方麵的書籍是一個逐漸接近真相的過程--可以更了解人們的行為規則和社會規則。入得寶山,焉能空手而歸?此生既然有幸為人,何不盡量了解“為人之道”?
剛讀完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2002年的經濟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心理學家。 他是行為經濟學的開山始祖, 他獲獎的理論是prospect theory--把心理學應用於經濟活動領域。
曾經讀過, 一條條的知識隻是信息碎片,就像篾片。 要能把篾片編成竹簍,就是形成體係。 而這本書,在我眼裏是一個相當睿智的體係。
這本書可以理解成有三大塊。 第一塊是各種unconscious bias; 第二塊則是他的諾獎理論prospect theory; 第三塊是他後來的科研興趣轉到Happiness。
1. Unconscious bias
作者的科研過程中總結出了20多條unconscious bias。 在他之前,人們認為人類思考是理性的,偶然因為感情用事才有偏差。Kahneman提出了不同看法--我們的unconscious bias無處不在,比如 priming bias, selection bias, halo effect等.
availability bias --比如媒體隻報道負麵新聞,所以我們說到時局,想到的一般都是壞消息。比如我印象中總覺得大法官們投票喜歡按照Party line,其實並非如此。我甚至還讀過Sandra O'Connor的傳記, 書裏就提到O'Connor經常不按Party line來投票。 可因為媒體報道造成的availability bias,我還是有這個偏見。
讀到這個availability bias,是我的一個aha moment.
這些bias倒不一定就是壞事。 比如說作者說他發現所有的創業者都過分自信 (overconfidence bias),這是他們可以成功的重大因素, 否則他們就不會勇往直前了。
作者還說,知道這些,會讓我們更容易看到別人犯的錯誤,但我們個體基本上是無法克服這些unconscious bias的。 當局者迷。作者提出, 通過跟你看法不同的人一起合作(adversarial collaboration), 可以避免一些錯誤。
2. prospect theory
在以上的各種unconscious bias基礎上, 作者的科研指出,人們對投資收益(得到)和虧損(失去)的態度很不一樣, 會遠遠更努力的去避免失去。 這些差別會讓我們看起來非理性。比如說我們願意巨資避免極小概率事件 。
3. Happiness
讀到這裏--”higher incom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ability to enjoy the small pleasures of life.” 真讓窮人我得到安慰.
他的Happiness theory, 以前就讀過結論, 就是說過了一個挺低的收入閥值,幸福就是由relationship決定的。
可圈可點的是他提出來的“experiencing self” v. “memory self”, 並且指出這倆不是一回事。 他通過臨床試驗發現“memory self”有倆毛病: “duration neglect” and the “peak-end rule”
我的感慨是,半個世紀前的文學大家Virginia Woolf其實有類似的表達。 Woolf有句我很喜歡的名言:
“I can only note that the past is beautiful because one never realises an emotion at the time. It expands later, and thus we don't have complete emotions about the present, only about the past.”
當代心理學家可以通過讓人信服的臨床試驗,把敏感的文學家體會到的微妙不同,用科學規律表達出來,讓我覺得科學的力量。
比如說, 如果把#2 & #3結合起來,可以解釋為什麽不少中年人離婚痛不欲生。
其一, 根據prospect theory, 失去比得到一樣的東西在情感的intensity是很不同的。
其二, 人們忘記了婚姻中也許有過的長時間的相處愉快(duration neglect rule), 記住的是最痛苦的時刻, 和怎樣結尾的(peak-end rule)。
很喜歡通過看書來修正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