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一本書】《羊道三部曲》:李娟和她筆下的阿勒泰

本帖於 2021-11-24 02:09:58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肖蔚為 編輯

以實際行動積極發帖,熱烈恭喜書壇回歸!!鼓掌

…………………………………………………………………………

首先介紹一下作者: 

李娟,40歲。出生於新疆兵團。童年在四川老家,與百歲的太外婆、七十多歲的以撿廢品為生的外婆一起生活。後返回新疆。

高中畢業後,李娟開始和媽媽一起在阿勒泰牧區經營一家半流動的小雜貨店兼裁縫店,跟著哈薩克族牧人四處轉場。期間,李娟為了讓外婆生活安定些,也斷斷續續帶著外婆到烏魯木齊打工, 做過服裝廠流水線的裁縫工、車工、聲訊台的傳呼小姐等雜工。

1999年,抱著掙點稿費補貼生活的念頭,她去《西部》(原名《中國西部文學》)雜誌社投稿,遇見新疆作家劉亮程。劉慧眼識珠,在他的力薦下,李娟在《人民文學》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九篇雪》,暫露頭角。

2003年,通過朋友介紹,已經小有名氣的李娟到阿勒泰地委宣傳部工作。

2007年春天,李娟辭職,返回牧區,與哈薩克牧民紮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大半年,輾轉春、夏牧場。此後她用了三年時間憶述這段生活,於2010年出版《羊道三部曲》。

2011-2012冬天,她和哈薩克牧民居麻一家去了冬窩子冬牧場,隨後完成紀實散文《冬牧場》。2012出版。

李娟目前已經出版的作品可分為兩個時期:早期作品的合集有:《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此為李娟寫作的第一階段,是在阿勒泰地區生活隨手寫下的一些隨想和記錄。第二階段的作品為《冬牧場》,《羊道·春牧場》、《羊道·夏牧場》、《羊道·深山夏牧場》,這三本合稱為《羊道三部曲》。

我把能找到的李娟的作品全部讀完了。包括上麵列舉的所有圖書和一些尚未結集出版的文章。我認為,李娟是與眾不同的、不可替代的、值得閱讀和推薦的。其中的第一個原因是她獨特的文筆。幹淨。自然。真誠。李娟純以天賦寫作。據她自己說,青少年時代她所能讀到的課外書籍非常有限,她的寫作受到生活本身的影響,遠大於文學作品的影響。她手中的筆,是老天賞賜的吃飯工具,滿是上帝慷慨賜予的天賦,學不來、求不來、模仿不來。“她就是用地裏長出來的文字,寫些地裏長出來的事兒。”她的文章裏充滿奇妙的想法和樸素的細節,毫無矯飾,真誠坦蕩,帶有一點小調皮一些小隱忍。對於這一點,我們或許要感謝李娟沒有受過什麽像樣的教育,她的想象力、表達力沒有被刻板的教育所摧殘。

她的書中,讓人歎為觀止、忍不住讚歎的比喻和描寫俯拾皆是,比如:

  • 騎一天馬下來,骨頭全散了,渾身像被揍了一頓似的。

  • 我繡花繡的飛快,居麻誇獎:像跑在柏油馬路上似的!

  • 她坐在那裏,漂亮得極其突兀,就像一朵玫瑰花長在韭菜地裏。

  • 太陽像個裝飾品掛在天上。

我總是同時讀著好幾本書。很長時間了,我的床邊書中總有一本李娟。當我心情不好、疲倦的時候,李娟是最容易的選擇。

第二,李娟的寫作內容以遙遠的阿勒泰地區、哈薩克牧民生活為對象。很少有人長久地深入這一群體,觀察、體驗、寫作。

打開李娟的書,遙遠阿勒泰一下子跨越萬水千山,一個個哈薩克牧民、和薩克青年和兒童栩栩如生地來到麵前。對於我們,那是一個遙遠、陌生又親切的新世界。李娟特有的蘊含著忍耐的幽默,在故事中若隱若現,讓人感歎之餘經常忍不住大笑,她有本事把艱苦的故事,用透明的文字和愉快中有克製的情緒講出來。李娟的筆下阿勒泰,有讓人驚歎的大自然原始生態,像天堂一樣超出想象的美麗,也有另外極端嚴寒、荒僻寂寞、簡陋不堪的一麵;哈薩克族人民善良、誠信、守禮,卻也有狡黠、笨拙、固執等各人不同的特征。她讓我們對羊道、轉場生活的艱苦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有了真切的認識。她是第一個近距離地、立體地描寫哈薩克族春夏秋冬日常專長生活的作家。因為定居政策的推動,大約也是最後一個了。

於是,在李娟的書裏,我很容易忘了自己。心情很快可以好起來。我曾在地圖上按照《羊道三部曲》裏的地名挨個查詢,我想畫一條哈薩克牧民的轉場線路圖。我找到了阿勒泰、富蘊縣,但是絕大多數地名在穀歌地圖和百度地圖上根本沒有搜索結果。我隻有對著文字稀疏的地圖,想像李娟麵對的廣闊天地,風沙,暴雪,寒冬,涼夏……這就是李娟對於我的吸引力。

在我看來,《羊道三部曲》是目前為止,李娟最好的作品。

首先,《羊道》中,她的角色變了。此前,李娟隻是哈薩克牧民身邊一個好奇的觀察者,她用一種過客的眼光機靈地友善地打量著周圍的人和事。從《羊道》開始,她變成了牧民中真正的一員。前麵說過,“羊道”係列是李娟與哈薩克牧民紮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曆經寒暑跋涉後,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按照時間順序,講述春牧場、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發生的故事——或者不應該說是故事,而是生活的真實記錄。牧場生活的艱苦驚心動魄,讓我深深敬佩她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

食物匱乏: “兩顆白菜和二十顆土豆,就是一家四口人兩個月的全部蔬菜”;春牧場的時候連牛奶都沒有。

永遠缺水:轉場中所有的住處,都沒有合格的飲用水,而且取水很艱辛,用水需要極其克製和精打細算。在冬牧場要去荒漠上找雪、背雪,“背一袋三十多斤的雪回家,路上要休息五六次,到家已經頭暈眼花,每天要至少四趟才夠基本的使用”,“搜集半小時的雪化了之後,還不夠洗一雙襪子”。

四季寒涼。李娟怕冷,整個三本書中她鮮有不在發抖的時候。而到底有多冷呢,看一下她七月份的穿著:保暖絨衣、厚厚的條絨襯衣、薄毛衣、棉外套;下身是薄毛褲、厚毛褲、牛仔褲,最外麵還有羽絨外套。

工作辛苦:她在紮卡拜媽媽家裏有分工:早上3-4點起床收拾屋子、下山提水、燒茶,上午做奶製品,做午飯,午睡,洗衣縫補、做晚飯、趕羊……這已經算是紮媽媽家比較輕鬆的活計了。她不是來度假,紮卡拜媽媽一家也沒有把她當客人。

她為什麽要這麽做?我願意相信她是真的做一回哈薩克牧民。不為寫作、寫作隻是附屬品,這次她隻是為了“自己的心”。這三本書之後、這段艱苦的轉場經曆之後,李娟不再是過去的李娟,她脫胎換骨了。

《羊道三部曲》是李娟寫作的一個新台階。說實話,如果看過她前期的《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等,打開《春牧場》之初,可能會有那麽一點審美疲勞。《春牧場》上,李娟還是慣有的輕鬆絮叨調侃,但隨著轉場之路的步步深入,書中的氣場越來越深厚、寬容,甚至有一些悲憫。最後來到高山之上的夏牧場時,字裏行間中的李娟,已經完全不再是那個嘻嘻哈哈、樂天知命的李娟。原本就缺少寫作技巧結構等寫作技術的李娟,更是“內容為王”,就是那麽詳細的記錄,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寫出來,就已經很動人。因為,世界上最後一支遊牧民族、平均每四天搬遷一次的哈薩克牧民的原始的遊牧生活,本身就足以震撼每個讀者。

這三本書中,李娟不再是那個 “走夜路也要放聲歌唱”的李娟,她在成長,在覺悟,那個羞澀、謹慎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跋涉於大地上的思考者。她對這個世界、對牧民生活方式、對人類、對人生的思考閃爍在字裏行間,閱讀者和她一起在對比、在反思。

而相比較三部曲之後完成的《冬牧場》,《冬牧場》就顯得節奏飛快、寫作匆忙、淺嚐輒止。我猜測的原因是,《冬牧場》是由寫作資金資助的命題作文,有deadline的限製和內容的要求。雖然題材內容一脈相承,但李娟寫作的目的和心情都和《羊道》不再一樣了。

最後,我想說說《羊道》這三本書的社會意義。這裏,我想引用李娟自己的話來作為佐證。

在《羊道》簡體字簡短的序言中,李娟說:

“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繁體字序言則很長,這裏我們第一次看到李娟的直言不諱,她坦誠地說出了她的憤慨和她的憂慮,她用筆在呼喚,試著在為阿勒泰、為哈薩克做些什麽:

到了今天,北方的廣闊大地不再是遊牧者的天堂。羊群瘋狂膨脹,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牧場嚴重超載。加之牧人生活動蕩,基本的醫療、教育等條件得不到保障,生存質量低下。於是,定居政策的推廣既是環境的要求,也是人心所向。

遊牧的確損壞了大地。可是,定居將毀滅性地損壞大地。然而定居勢不可免,因為草畜已嚴重失衡。可“控製草畜平衡”對牧人們來說,千百年來一直是最起碼的常識,是什麽引起了失控?……羊群向大地勒索,我們向羊群勒索。是貪婪又冷漠的我們在破壞大地,絕不是遊牧行為。

眼下除了定居,似乎再無權益之計。大地需要喘息,牧人需要公平地受用現代文明。遊牧風景必然消失,與之對應的遊牧傳統也必然瓦解。

說起來這一切是悲觀的,但我心裏仍有奇異的希望。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以文學,留存美好,努力溝通和進步,並耐心期待……命運是深淵,但人心不是深淵。哪怕什麽也不能逆轉,先付出努力再說吧。”

這已經是不一樣的李娟,這個李娟讓我感動。讓我敬佩。她顯然已經爬上了另一座高山,在那裏看到了更為不同尋常的風景。 我非常期待她未來的作品。

所有跟帖: 

你眼中的另一個三毛,用筆記錄異域風情生活 -望沙- 給 望沙 發送悄悄話 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4:12:57

讚! -Anthropologi- 給 Anthropologi 發送悄悄話 Anthropolog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4:27:04

我零星看過一點李娟的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5:12:35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5:34:56

歡迎歡迎。:)李娟我讀過,幾年以前,有文學城網友提到,去搜了好多她的文章來讀,圖書館裏也借出過她的書。。。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5:56:09

的確像你說的,李娟在文字上極其有天賦,相當驚豔。當時看的感覺是非常晶瑩剔透。。。像純淨的雪水流過心田。。。。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5:58:40

你的比喻非常新穎準確! -肖蔚為- 給 肖蔚為 發送悄悄話 肖蔚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21 postreply 03:02:01

寫牧民的,感覺挺有意思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05:59:54

如果說偉人傳記是生命的高度,那麽牧民生活的作品就是生命的寬度了。你寫的真好!有空再來介紹你讀過的書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11:21:44

有她的散文集,文字樸實平淡,敘事娓娓道來,沒有驚天動地,卻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風格獨特,自成一體。 -zhige- 給 zhige 發送悄悄話 zhi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2/2021 postreply 13:39:38

正好最近不知道看什麽書,可以去看看她的其它書了。我隻看過她的我的阿勒泰~~很喜歡,清新自然,讓我感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閑暇食光- 給 閑暇食光 發送悄悄話 閑暇食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3/2021 postreply 06:41: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