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可以作為跟帖的,不過為了多一個帖子出來,就單開一個了。
先謝謝西東人,我想,肯定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這種屬於CONFIDENTIAL的東西的,能看到,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已經是站得高一個台階了。
第一謝真實——特別是這個網上各種信息滿天飛的年代,真實更加可貴——如果被問你怎麽就信是真的呢?——我會說我選擇信嘛,選擇不信的,絕對沒問題。所以下麵,我會順著信的原則往下說。
真實,是我覺得在西東人說的DEEP SOUTH眼裏,亞裔就是這樣。比如動手能力不強啦,不太合群啦這些。並且,我冒昧推斷一下,我覺得寫推薦信的,有可能是第一次,但更大可能不是,也就是,他們評價別的亞裔也是這樣,給出的結論,用的詞句,我都不太相信是第一次。在我們眼裏,自己的孩子是唯一的,但是在別人的眼裏,其實張三的,李四的,沒有太大差別。所以西東人說,孩子跟評價完全兩樣,我一點都不奇怪。我甚至都相信那些寫推薦信的的教授(不知道是不是啊)對自己的學生的個體差異真能了解多少,所以他們隻能憑感覺寫,除非是特別熟的——自問,有多少?就算是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多了解?
不錯,我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參加這個活動,那個活動,得過這個獎,那個獎——細節呢?過程呢?孩子平常是如何說話做事的,跟朋友,跟陌生人?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環境?他們如何處理遇到的善意,或者惡意?而這些,那些寫推薦信的,又能知道多少?如果不了解,隻能按照泛泛的感覺寫——這是最保險的。
這些,我們能CONTROL嗎?我覺得不能.
這是我個人的判斷,如果這個西東人覺得被冒犯到,我先道歉。
第二,很欣慰,這些貌似不太友好的評論(奇怪,看了不舒服的),並沒有影響到最後的錄取結果——我認為,其實這也印證了我前麵說的,評價亞裔的,很可能都有類似的“不太正麵”的東西,而根據錄取人的經驗,這些評價可以參考,不一定要完全信(我相信他們有自己的判斷,我們每一個人也有啊,如果你是做決策錄取的那個,你會隻看推薦信呢,還是更相信自己?)
所以,其實這是一個很正麵的例子啊。
第三,也是我最想說的,打天下要靠自己。
西東人的女兒能看到的東西,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其實也就是西東人的女兒,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做到了那個LEVEL——也就是用自己的行為反駁了別人的“不實”言論,並且我相信,不會是第一個,應該也不是最後一個——好吧,我是外人,所以說著就沒有太多感情,更就事論事一點,抱歉。
再補一點我自己的經曆。
我記得剛到這個公司的時候,明明是我負責的項目,別的部門的同事有問題都不問我,找我同事——我不知道是基於不信任還是基於什麽別的,說實話我傾向於認為原因是基於不信任。UNCERTAINTY嘛,人最怕的就是這個(其實不隻是人,包括某些係統都是)。想起來看過討論這方麵的一本書中的例子,哪怕是對於不幸,你如果事先知道那個結果了,雖然恐懼,但是如果不知道結果,那個恐懼來得更大。現在幾年下來,不是我的事都找我,連我們同事都說,這個他們不應該找你啊!
是不應該,但是他們信任我。
這個過程,要時間的,給別人時間,也給我們自己時間——用來互相修正。
再次謝謝西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