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凡做了書香的版主,自然要發篇文章。我寫的舊文的確不少,關於書評確實不多。曾經將《三字經》裏的典故,寫成一則則故事,就拿來曬一曬吧。:-)
漢朝時,有個蘇州人叫朱買臣,家裏很窮,隻能以砍柴為生。可是偏偏這個朱買臣又喜歡讀書,一邊扛著柴草下山,一邊喜歡背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他老婆姓崔,一開始覺得老公好有才華,將來肯定會出人頭地,可是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朱買臣還在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她老婆跟在後麵就不樂意了,說你能不能消停下,別在這丟人現眼!朱買臣並不生氣,反而有鼻子有眼睛對小崔說:“老婆,我知道這些年你跟我吃了不少苦,我告訴你,我五十歲就會富貴,現在我都已經四十多了,馬上快了。等我發達了,我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
說完,朱買臣更加大聲背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小崔給氣死了!將柴草一撂,怒道:“都快餓死在山溝裏了,還說有一天會富貴!日子沒法過了,我要跟你離婚!” 朱買臣好言相勸,小崔就是不聽,她已經死了心,認定朱買臣這輩子沒出息。在她一而再再而三要求下,朱買臣寫了休書。不久,小崔改嫁給了個做手藝活的工匠。 恢複單身的朱買臣,也不氣餒,他痛定思痛,跑到縣城裏找工作,求爹爹告奶奶,終於做了會稽郡會計科的一名小幹事。到了年末,郡裏要去京城長安匯報賬目,參加審計,見朱買臣是個讀書人,比較體麵,就把他帶上了。
到了長安,履行公務後,朱買臣在長安街頭閑逛,遇到了蘇州同鄉嚴助。嚴助在漢武帝身邊做顧問,深得漢武帝寵信,他見朱買臣談吐不俗,就介紹給了漢武帝。漢武帝當即就和朱買臣聊了聊《春秋》,果然有才,也讓他在身邊做了個顧問。沒多久,越東發生戰事,朱買臣對那邊熟,獻計平亂。漢武帝大悅,拜他為會稽太守,衣錦還鄉,並且帶兵平亂。會稽太守,就相當於江蘇省省長,省會就在他家鄉。
朱買臣帶兵來到蘇州城,自己換上昔日小幹事的衣服,回到衙門裏去。舊日的同僚正在吃飯,見了他也不當回事兒。酒足飯飽之後,朱買車躺在那,故意讓懷中的印綬露了一點邊兒。他昔日的Boss看了,覺得可疑,立即去掏,掏出來一看是太守印,才知道原來朱買臣就是即將赴任的新太守!
於是整個蘇州官府動了起來,敲鑼打鼓,鳴鑼開道,讓全城百姓鋪路,讓朱買臣騎上高頭大馬,戴上大紅花,全城百姓夾道歡迎:“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朱買臣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前妻小崔,還有他現在的老公,撅著屁股正在那兒老實巴交修路呢。朱買車下了馬,走到小崔身邊,對她說:“還認得出我嗎?”
她老婆大叫:“這是什麽情況?” 再定睛一看,“朱買臣!” 激動得兩行淚花就出來了。小崔就拉著朱買臣的手,躲著老公說:“買臣,你的抱負終於實現了,我真為你高興。我呢。。。這些年過得並不好。。。你又娶了嗎?”
朱買臣知道小崔的意思,看樣子是有點想複合。朱買臣叫人端來一盆水,對小崔說:“我有沒有再娶,並不重要。不過有些事你要明白”, 說著將盆中的水在馬前一潑,“有些東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就好像這潑在地上的水一樣。” 小崔一下明白了朱買臣的意思。她擦幹眼淚,心也冷了。
朱買臣叫來馬車,讓人服侍小崔夫婦坐上,一起到太守府。她老公歡天喜地,受寵若驚,小崔則目光呆滯。到了太守府,朱買臣吩咐專門辟了個院子讓兩口子住下,並說這裏就是他們的新家。我們不知道朱買臣此舉是何意,也許他是在兌現當初的承諾,報答小崔,也許他是在做給人看,故意羞辱小崔。我們隻知道,一個月後,小崔就在太守府裏上吊自殺了。
這就是成語典故“買臣負薪”和"覆水難收"。被編成了各種曲目。後來,朱買臣平亂有功,回到京城,官至主爵都尉,相當於北京副市長,位列九卿。又當上了丞相長史,相當於國務院秘書長。他和《三字經》中“公孫削竹”的公孫弘,同朝為官。公孫弘做到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