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略感 高級漢英翻譯】

來源: 弓尒 2019-07-24 13:18: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95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9-07-24 13:30:0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外語和母語互譯,說來簡單,其實不易!

拿紅樓夢為例,

據說

《紅樓夢》在1830年就有了第一個英文譯本。在1830~1892年,總共出了4個版本的《紅樓夢》英文譯本。這些譯本不僅不準確,而且顯得很荒唐,譯者為了渲染這部書的“異國情調”,滿足異國讀者的獵奇心理,把黛玉翻譯成Black Jade(黑色的玉,英語引申義為“蕩婦”),雖然字麵上的翻譯還說得過去,但是,卻不顧這個名稱在英語中的引申意義,給外國讀者在理解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時候,帶來了極大影響。

 

  進入20世紀,《紅樓夢》又陸續出現了3種英文譯本,其中一個是從《紅樓夢》德文版轉譯的。另外兩個譯本,分別由王良誌和王際真翻譯。王良誌,紐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教師,在1927年出版了他的譯本;王際真,哥倫比亞大學中文教授,在1929年出版了他的譯本。

 

  這兩個譯本都有鮮明的特點,就是服從了美國出版界的要求。在美國讀者看來,他們對中國古典小說的興趣,常常集中在兩點:一是通過小說去接觸異國風情的生活,二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傳奇情節,也讓美國讀者感到好奇。所以,美國的出版商們嚴格規定兩位譯者必須按照讀者的需求進行翻譯。於是,這兩個譯本就隻保留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刪除了一切和寶黛愛情無關的內容,《紅樓夢》的主題也被簡化為“浪漫的情欲之愛”。兩位譯者把《紅樓夢》中幾乎所有描寫封建社會生活的內容刪掉了。所以,王良誌和王際真兩位譯者,雖然擴大了《紅樓夢》在英語世界的傳播,但是他們翻譯的《紅樓夢》是“西方化”的《紅樓夢》,而不是原汁原味的《紅樓夢》。

 

  直到1973年,才有第一個英文全譯本《紅樓夢》麵世。這個《紅樓夢》才是中國全景的紅樓夢,呈現出了全部風采,可是這時距離《紅樓夢》開始西傳,已經有143年了。也就是說,經過了143年,英語世界的讀者們才第一次全麵領略《紅樓夢》的藝術魅力。http://www.xinyifanyi.com/news.asp?id=10453? 

 

 

《紅樓夢》較近的兩個英譯本,

 

David in Beijing
David Hawkes in Beiping/Peiping, late 1940s.

 


David Hawkes with Hetta and Willam Empson in Peking, 1947/8.  

 

 


David and Jean Hawkes, Peking, 1951. 

 

David Hawkes (6 July 1923 – 31 July 2009) was a British sinologist and translator. 

一個是英國出版的 漢學家 郝克思 David Hawkes譯本 The Story of the Stone, 石頭記。

 

 

另一個是1978年在出版的楊憲益、戴乃迭(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譯本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兩個英譯本都有自己的鮮明特征,譯者都顯露了自己深厚的文學造詣。

同時,他們在文學翻譯都有各自的得失。

 

要想翻譯《紅樓夢》,如果不了解曹雪芹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矛盾,不洞悉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譯文最多也隻能是貌合神離

第二個印象是我們在五年級學了不少《毛澤東選集》的英譯文章。這是1965年,全國正在醞釀文化大革命。教學上開始調政治掛,《毛選》的英文版進入了課堂。客觀地說,《毛選》英譯本是我國幾十位翻譯家,花了多年的時間,經過反複推敲而打造出來的一部精品。裘克安、莊繹傳老師都參加過此書的翻譯,並給我們講過翻譯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現在,沒有人再拿英譯《毛選》當課本了,或者有人始終看不起這樣的翻譯。但是,我要說,我們從英譯《毛選》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它幫助我們體驗翻譯過程,認識翻譯技巧,感受文化異同。舉幾個有趣的例子吧。當時我們每天背誦的一句毛主席語錄是: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曆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乍一看,這句話簡直沒辦法譯成英文。等我讀了英譯文才知道,

9

來自己根本就沒讀懂原文。階級鬥爭詞,我一直把它當作名詞詞組來看待,所以沒法翻譯。而英譯文為:“Classes struggle, some classes triumph, others are eliminated. Such is history, such is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譯得妙極了。有些中國語譯成英文也相當困難,要想譯得準確、地道,必須要下一番工夫。有一條毛主席語錄說,凡事應該動腦筋想一想。俗語說: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多想出智慧。” 英文是“We should always use our brains and think everything over carefully. A common saying goes: ‘Knit your brows and you will hit upon a stratagem. ’ In other words, much thinking yields wisdom.”注意,第一句加了主“We”,注意“hit upon a stratagem”譯得好,還有“yield”也用得恰到好處。這些用詞,隻有英語語言造詣極深的人才想得出來。另一條語錄是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僅要看部分,而且要看全體。一個蛤蟆坐在井裏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為天不止一個井大。” 語譯文為:“In approaching a problem a Marxist should see the whole as well as the parts. A frog in a well says, ‘The sky is no bigger than the mouth of the well.’That is untrue, for the sky is not just the size of the mouth of the well.”注意,這裏的“no bigger than”用得好,“the mouth”加得準確,將字漏掉,處理得好,“the size”又巧妙地避免了重複。

 

=======

 

David Hawkes 翻譯 石頭記 的想象推測 大觀園 草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