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與中國紅十字會
劉振墉
我的祖父劉蘭階,是中國紅十字會創立時期的重要官員,曾往日本
考察兩個多月,日俄戰爭期間,又率領紅十字會人員赴東北戰地救濟難民。
我家祖籍江蘇高淳,為避太平軍,曾祖父舉家移居到如皋縣之西來
鉦(現屬靖江縣),開一家南北雜貨店維持生計。蘭階公雖係家中獨子,卻
自幼好學上進,回原籍進學,並取得舉人、拔貢的功名。他曾做過兩任知縣
,我記得家中屋角放著的“回避”、“肅靜”、“新樂縣正堂”的大木牌,
一直保存到五十年末。他一生主要是從事慈善工作,活動基地在上海。早期
服務機構叫做“仁濟堂”,後來是紅十字會。他於一九一四年在家病故。我
家堂屋裏掛著一幅祖父的遺像,左臂上的紅十字臂章大得越過了肘部。
家中曾收藏有一本祖父赴日本考察時寫的日記,約一百多頁,蠅頭
小楷,恭正整潔,顯然是謄清本,封麵上命名為“紅會日記”。另外還有若
幹本鉛印的“紅會日記摘存”,薄薄的十幾頁,內容約近手抄本的一半。
家中還收藏有祖父的一疊信件,約有十幾封,全是從關外寄給曾祖
父的省親家書。其中詳述了在戰地所看到的悲慘景象,如中國民眾死傷、饑
荒、瘟疫流行等等。又多次記載了求見日本和俄國占領軍軍官尋求協助的情
況,時間、地點、求見目的、日俄軍官姓名、態度等等,均有詳盡記述。
一九一七年了出版的高淳縣誌,在介紹我祖父時對這兩件事有簡略
的記述。在這本地方誌上還記載有另外一些事情我從未聽長輩們談過,大概
他們根本不知道。例如它提到高淳地區湖泊多,常鬧水災,我的祖父多次籌
撥善款回鄉救濟。後覺得年年救濟並非良策,乃設法募得一筆較大的善款,
以工代賑,修成了數十裏長的固城圩,從根本上免除了水患。又因當地溺嬰
現象嚴重,乃另募善款,在高淳首先建起育嬰堂。以後更資助溧陽、句容等
地也辦起育嬰堂。該誌書還稱讚我祖父經手善款銀兩數十百萬,操守清廉,
一塵不染,晚年“家徒四壁”雲雲。地方誌難免有溢美之詞,不可盡信。然
而僅就我祖父而言,下述情況或者可作參考。
我祖父一輩子在外任職,都是一個人在任上,從不帶家眷。我想原
因或許有兩點,一是因為工作特殊,經常要往災區放賑、施藥、施粥,無家
累才能行動自由。二是出於經濟考慮,我的曾祖父長壽,隻比兒子早幾年去
世,一直在鄉下經營他的“劉萬順”雜貨店並照顧兒子十幾口人的大家庭。
如果讓這十幾口全住到上海,靠他一個人的薪資,生計就很艱難了。
祖父晚年的經濟狀況,通過另外兩件事可窺見一斑。據說他過世後
是我的大伯父去高淳將原籍的房、地賣光,用這筆錢來處理後事的,從此也
就割斷了與祖籍和宗親的聯係紐帶。另一件是聽叔父講的故事,印象更深。
叔父六、七歲時,一天傍晚,肚子餓了,偷偷在廚房裏撈粥鍋表麵的粥膜吃
,被祖父發現,大喝一聲:“混蛋,粥膜是米裏麵的油,你竟敢偷吃。”這
麽小的麽兒子,找不到東西吃,隻好偷吃粥膜,做父親的竟然為這件小事動
怒,連官場上的習慣罵人用語都脫口而出,可見其境況窘困的程度了。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過太多翻天覆地的大事,紅十字會的影響可以
說微不足道。作為中國紅十字會創立時期的重要官員,我祖父在該機構的服
務及上述兩次的重要活動,不可能記載到史籍中,但對於紅十字會這樣重要
的國際組織在中國的創立和發展,他曾經作過一些貢獻,這樣說大概還是確
切的。
[世界日報一九九九年四月三日《上下古今》]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品嚐楓糖漿 |
• | 也是慰安婦 |
• | 在波士頓釣魚 |
• | 畫 押 |
• | 高 淳 園 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