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要義
--摘自樓宇烈《中國的品格》
不學《詩》,無以言
五經裏麵的《詩經》最初應該說是一部文學作品。孔子在教育他的兒子時,就說了過“不學詩無以言”的話,認為學了詩以後,就能夠懂得怎樣遣詞造句,怎樣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因為《詩經》描述各種東西的方方麵麵,所以通過學詩就可以懂得很多實用的知識,比如各種植物、蟲鳥的名字等。
但是到了荀子,《詩經》就不僅僅被當成文學作品來看待了,它成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指導人們生活、做人乃至治國的理論依據。在《荀子》這部書裏麵,引詩有七十多處。受荀子的影響,漢代很多講詩的人,都很重視《詩經》的思想性。漢代有一本很著名的注釋《詩經》的書叫做《韓詩外傳》,寫這本書的人叫做韓嬰,他就專門以《詩經》來講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其中很多內容都跟荀子講詩的內容相合。
因此,《詩經》不僅僅是中國文學作品的源頭,而且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基礎經典。所以也有人說,哲學跟詩是分不開的。
不學《禮》,無以立
《三禮》包括《儀禮》、《禮記》、《周禮》三部分。《儀禮》就是講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原則和行為規範,規定了不同的等級應該遵循的禮。《三禮》的第二部叫《禮記》,它實際上是來解釋《儀禮》的,它包括了《儀禮》中最基本的內容,同時從理論上進一步來闡發為什麽要運用這樣一些禮?這些禮都包含了什麽樣的意義?起什麽樣的作用?還有一部書就是《周禮》。《周禮》的內容主要是講周代的官製。中央設哪些官?地方設哪些官?這些官的職責都是什麽?等等。
總的來說,《三禮》中的《禮記》對後來的影響是最大的。剛才講到的像四書中的《中庸》、《大學》,其實也都是《禮記》裏麵的文章。還有像大同、小康等我們中國人治國的一些理想也都出於《禮記》。
另外,流傳於先秦,後來丟失的《樂經》,它的思想其實也包含在《禮記》之中。《禮記》中專門有一篇《樂記》,其中對音樂的起源、社會作用,以及它在整個禮裏麵有一個什麽樣的地位,都詮釋得非常清楚。
《樂記》的主要觀點就是人生而有情,這些情感需要發揮出來,怎麽發揮呢?就要通過唱,通過呼喊,通過手舞足蹈等方式來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禮引導得好就會陶冶心情,引導得不好,就會使得人們瘋狂。所以音樂的直接作用是發泄人們的情感。例如,奏起一個哀樂,人們就會傷心,奏起一個雄壯的歌曲,人們就會精神奮發。同時,音樂又是來調節人們之間關係的,所謂禮以道別,樂以道和。禮確立了人們之間不同的關係,很嚴肅;而樂又把這種關係拉近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等級差別也就不那麽明顯了,關係自然就親和了。
《禮記》裏麵還有一篇《學記》,是闡發社會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意義和教育的方法的,強調教育的根本是要教人做一個人。我想這樣一些觀點,即使對我們現在來講,也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
《禮記》裏麵,還談到了許許多多具體的禮的問題,其中有六個方麵的禮是最根本的。
首先是冠禮,冠禮就是成年禮。男子二十就要給他戴帽子,女子十五就要給她及笄,及笄就是上頭,插上一個東西,這都屬於冠禮。冠禮就是說明你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負責任了,因此就舉行這個儀式告訴你應該擔負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來,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隨便了。
第二個是婚禮,婚禮也是禮裏麵的重要的一個內容。按照《禮記》的說法,婚禮是合二姓之好,就是把兩個姓結合在一起,然後好延續子嗣。所謂延續子嗣也就是延續人類,因為中國人的生命觀念,不是個體的生命觀念,而是一個族類的生命觀念。也就是作為每個個體來講,有生就必有死。死了以後也不會再生的,不像佛教講的有輪回。但是他的生命也在延續,怎麽延續呢?就在子女的身上延續,因為子女跟父母血脈相承,所以子女的生命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中國人最重視這個,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這是生命的延續問題,要不然生命就沒有了,就中斷了。
第三個是喪禮,喪禮是非常重要的,《禮記》裏麵也講了它的意義。比如守喪要守三年,為什麽?因為從父母生你下來到你能夠相對獨立活動,這個時間要三年。所以你要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應該守喪三年。孔子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就是說我們要非常慎重地對待人的死亡,並且不斷地去思念他,這樣民風才能夠歸於淳樸。這個話實際的含義是要教人不忘報恩。所以我常常講,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報恩的話,大概就不能算是一個人了。知恩報恩是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品行,喪禮裏麵實際上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體現了一種對父母的知恩報恩。
第四個是祭禮,祭禮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從某種角度來講,這表明中國人有一種自然神的崇拜,認為不管是天地日月、高山河流都有神,山有山神,河有河伯,等等。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報恩的思想。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靠這些東西來生存。所謂天生之,地養之,天地萬物養育你,你該不該祭它?當然應該!
第五個是聘禮,或者叫朝聘禮,就是聘用人的禮節。這個禮,我們現在很忽視,其實它是非常重要的。聘用一個人時,在他工作的部門裏給他舉行一個小小的儀式,其實就是告訴他,他的責任是什麽。同時也告訴大家,這個人來是做什麽的,大家才好去配合他、監督他。
朝聘禮中其實也包括了解聘禮,解聘也需要以禮相待,不是說炒魷魚就完了,或者說退休了就結束了。
我們現在很多學校為學生辦的入學典禮、畢業典禮都屬於朝聘禮這個範圍,但是我們往往都弄得很草率、很簡略。其實入學典禮、畢業典禮,在很多學生來說是一輩子都難忘的,可學校這麽簡單就完事了,這就是不能做到以禮相待。
第六個是鄉射禮,過去就是指一個村子裏麵,能夠體現尊老愛幼這樣一種文明風氣的禮儀。現在社會上都在強調建設社區文化,我覺得我們就可以把這個鄉射禮現代化一下,效果一定會很好。
這六個基本的禮,我覺得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現在來說也很有借鑒意義。現在提倡要建立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如果能有這樣一些基本的禮儀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協調人們的關係,使人們懂得怎樣做人、如何尊重他人,那應該是事半功倍的。
總的來說,《禮記》是中國傳統倫理規範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它指導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日常生活。
帝王之學——《書經》
《書經》是上古曆史文獻的一個總集,裏麵的內容除了一些傳說中夏代和商代的文獻外,大部分是周代政府的公告,這些公告總結了夏商兩代興衰的經驗教訓。它特別注意到,夏代為什麽能夠興起?那是由於夏代的創始人禹通過治水為老百姓謀了福利,因此得到了民眾的擁戴。夏代為什麽又滅亡了呢?那是因為它的末代統治者夏桀殘害百姓,失去了民心。同樣,商代也是如此,它的興起是因為開國君主成湯“解民於倒懸”,把老百姓從夏桀的統治下解救了出來;而它的滅亡,則是由於商紂王酒池肉林,荒淫無恥、道德敗壞到了極點,完全不把老百姓當人看,人民當然要起來反對它。
正是因為總結了前兩代興亡的經驗教訓,周代的政府公告中就非常突出地提出了“民為邦本”這樣一個思想,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是最根本的。一個國家能不能興旺,能不能鞏固,關鍵要看你是不是得到了人民的擁戴。因此周代的公告都強調作為一個統治者首先要修德,隻有德行高尚,才能夠獲得上天的保佑。
應該說,《書經》裏的這些思想決定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就是以人事為根本,這也就奠定了中國文化人文精神的根基。
所以《書經》雖然表麵上隻是一個曆史文獻的匯編,是一部曆史著作,但它實際上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人文精神的重要來源。
中國人的價值觀——《春秋》
《春秋》實際上是一部編年史。西周沒落之後,周平王東遷,曆史上稱為東周。東周包括兩個曆史時期,一個春秋,一個戰國。《春秋》這部經記載的就是春秋這一個時期的曆史。但是《春秋》隻記載了某年某月發生了一件什麽事情,至於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件事情中包含了一個什麽樣的問題等,它並沒有展開敘述。後人為此對《春秋》又進行了注釋,形成了所謂的《春秋三傳》。所以我們現在談到《春秋》這部經,除了《春秋》經文以外,也包括了這三傳在裏麵。
《春秋》經相傳是孔子所刪訂的,而且傳說孔子在刪訂《春秋》的時候,下筆是非常慎重的,可以說每一個字都包含了一種價值判斷,都表明了孔子對事件,對人物的一種表揚或者批評。
後來在中國曆史上,就有一個所謂的春秋筆法。春秋筆法的特點就是秉筆直書,不避諱曆史上的事件,這個事件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該肯定就肯定,該批評的就批評。所以春秋筆法是亂臣賊子見了都害怕的。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因為春秋筆法就是給他們在曆史上定了位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秋》這部經,實際上是給人一種價值觀的判斷,告訴人們該怎樣來評判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強調一個公正而不妥協的態度。
《春秋三傳》第一部就是《左傳》,因為是一個叫左丘明的人為《春秋》作的傳,所以叫《左傳》。《左傳》的特點是以記事為主。《春秋》經裏記載某年某月發生的某一件事情,《左傳》就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詳詳細細地敘述出來,所以左傳側重於對曆史事實的注釋。
另外兩部,一部叫做《公羊傳》,一部叫做《穀梁傳》,這兩部不著重於史實方麵的講解,而是注重講解這個事件本身的意義,和它告訴人們的經驗教訓。
漢代特別重視《公羊傳》,像漢代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公羊學的一個重要代表。他們特別注重發掘《春秋》裏所包含的那種“微言大義”,就是說在《春秋》簡短的語言裏,其實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所以漢代人在斷獄的時候,都要參考《春秋》裏記載的類似事件,看它在《春秋》裏麵是怎樣被解決的,怎樣被判斷的。然後再按照這個來判斷,這在漢代就叫“春秋斷獄”。
所以說《春秋》在漢代政治製度的建立和治國理念的形成上起過很大的作用。
宇宙的奧秘——象數之《易》
《周易》也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從現在一些地下發掘出的資料來看,《周易》中經的這一部分,形成較早,應該在先秦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它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古人占卦的時候所留下來的那些卦辭、爻辭,並經過篩選和編輯,文辭古奧,主要用於占卜。而真正發揮《周易》思想的十傳,即所謂的易傳,大概是到漢代初年才最後形成。
十傳,就是指係辭(分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彖辭(分上、下)、象辭(分大象、小象)。十傳中係辭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是文言;再一個就是說卦。這些傳裏都講到了一些對後來影響很大的理論問題,比如《周易》起源的問題,八卦是怎樣形成的,等等。至於其他的傳,序卦、雜卦都是來解釋卦序的。序卦是說明現在的六十四卦為什麽這樣來排,雜卦則是提供了另外一個排序的方法。彖辭是對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它所包含的意義做一個綜述。而象辭中的大象是解釋每一卦的卦辭的。每一卦又有六個爻,每一爻都有對應的爻辭,小象就是用來解釋爻辭的。整個十傳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對《周易》經文的解釋係統。
綜合《周易》的經和傳來看,它大致包含了三方麵的內容。第一《周易》六十四卦卦圖的品 格第三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個是象,就是卦象,比如乾卦就是六條直線,坤卦就是六個斷線,這就是象。第二個是言,言是指卦辭和爻辭,對每個卦都有相應的卦辭和爻辭。比如乾卦,“乾,元、亨、利、貞”這句話就是它的卦辭。爻辭呢?第一爻就是初九,潛龍勿用。第二爻是九二,見龍在田。然後是九三,夕惕若,曆無咎。九四,或躍在淵。九五那是飛龍在天了。那麽第六爻,上九呢?上九就是亢龍有悔了。卦辭和爻辭合起來就稱為言,有象就有言。第三個是意,就是指每一個卦象以及它的卦辭、爻辭裏所包含的意義。所以,《周易》包含了象、言、意三部分內容。
《周易》在漢代形成後,當時的人十分重視象這一部分,稱為象數學。為什麽?因為大家都用《周易》來占卜,而占卜的方法主要是跟象、數有關。
實際上,《周易》最初就是用來占卜的,在《係辭》裏就非常明確地講了,易是什麽?易是占。
在中國曆史上,占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甲骨的占法,稱為兆。就是把一個烏龜殼鑽一個窟窿到火上去烤,烤過以後它就有裂紋,這種裂紋就稱為兆,然後根據這個裂紋的走向、構成,來預測或判斷某一個東西。
還有一種就是根據數,這是《周易》所采用的方法。即是根據蓍草數目的分排,來確定卦象,然後根據卦象來推斷一件事情。所以在《係辭》裏,《周易》這種占卜的形式被稱做“極數知來之謂占”。具體的方法很複雜,這裏我就不多說了。
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民間的土辦法,就是拿一個銅板,扔一下,正反麵,正的多少,反的多少,這樣來算,這也是占卜。
漢代的易學不僅繼承了《周易》古老的象數占卜的方法,而且還把象數跟十二節氣、跟東西南北這些方位都聯係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象數之學,並且把它歸納得非常清晰明白,用於預測,很實用。一直到今天,隻要用周易來算卦,基本上用的都是這種方法。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