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小說

和英美小說相比,俄國小說看得不多。印象中比較深的是屠格涅夫的一些中篇小說,契可夫的草原,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以及那部日瓦戈醫生。




看屠格涅夫正好是在高中時代。。。那種優美溫柔而略帶感傷氣息的文筆和青春期的心靈正好吻合,很長一段時期內都被“初戀”和“阿霞”中描繪的愛情故事所感動。這種感覺如此的強烈和深入記憶,乃至現在一旦談起屠格涅夫心頭還會回憶起那種略帶酸甜的感覺。




其實不止是屠格涅夫,細讀大多數的俄國小說都會或多或少地體味到感傷氣息,按照以前的說法就是非常“小資產階級”(和現在流行的小資在含義和語境上都有很大不同)。這或許是俄國知識分子(即使是十月革命之後)的性格特征吧。反正看他們的文字總讓我聯想起廣袤的積雪平原上矗立的白樺林。葉子都已經掉盡,隻剩下細長的樹枝直伸向高遠的藍天,優美而寂寞。




俄國小說的另外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寬廣 - 空間上的寬廣。




說來有趣,我讀的第一本俄國小說是契柯夫的“草原”。書的來曆也比較特殊 - 是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在校園的地上撿到的,已經舊的書脊都斷了。內容是講一個小男孩隨著馬車隊在俄羅斯大平原上旅行的經曆。記憶中似乎沒有特別跌宕起伏的故事,而隻依稀記得其中描寫的大草原景色。翻譯的文筆也不錯 - 比大多數俄國小說都好。那種感覺隻能用悠長,遼闊來形容 - 腳下各色各樣的小花在草叢間綻放;抬頭將視線移向遠方,草原景色也隨之慢慢地延伸展開去,直到地平線的盡頭和藍天及隱隱約約的群山融化在一起。微風吹起,可以清晰地看到雲彩的片片陰影掠過平原飄向遠方。這種時候你仿佛就能嗅到青草的香味。




如果說上下幾千年的曆史給中國文學塗上的是揮之不去的蒼桑感,那麽俄國文學則有廣袤土地的先天優勢。感覺上俄國小說的節奏都不是很快,相反層次感強,有種慢慢舒展成為鴻篇巨製的傾向。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戰爭與和平。




俄國小說中最喜歡的是日瓦戈醫生 - 這也是很少的幾部先看電影被其打動之後再看的小說。




電影拍的很好 - 主要是把上述俄國文學的感傷氣息和寬廣的感覺很好地表達出來了。以至於後來看小說時發現整個意境基本上和電影相同。另外一點是電影的配樂極優美,如初春的俄羅斯草原上潺潺流過的一道小溪。




從人物塑造來講,俄羅斯文學其實是有典型人物的 - 他是日瓦戈醫生,是戰爭與和平裏的彼埃爾,也是阿霞裏麵的主人公 - 一個溫和善良同時又優柔寡斷的知識分子。他的美好性格吸引女性們愛上他,但同時他又缺乏足夠的魄力或者勇氣來保護她們;智慧使他清晰而痛楚地感受到命運的不可捉摸和時代大潮的衝刷,但是他無法或者不願反抗命運的擺布,最終形成故事的悲劇。




概括這個典型人物最準確的詞就是“多餘的人” - 在中國文學裏麵有個與之對應的不朽形象:賈寶玉。所謂有心無力就是說的他們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