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裏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隻有在她那裏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隻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零度看張》建構和解構張愛玲現象,重新賦予「張學」研究新方向。「零度」看張是貼身近看,也是四下張看;是從小物件小看,也是從大曆史大看;是創作性的看,也是參差對照的看。九篇專論,一場對談,篇篇犀利精彩--這是近年最突出的張愛玲論集。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係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雖然「張愛玲熱」至今仍方與未艾,「張學」研究書目也層出不窮,但這一本《零度看張》仍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收集了十位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最優秀的學者和作家的論文,每人皆從嶄新的角度來「看張」,全書的重點在於探討張愛玲作為一個作家的切身實踐,一種「身體在文字中的表演」,包括她最新出版的自傳性小說《小團圓》。篇篇精彩,發前人之所未發,乃近年來學術水準最高的文集之一,值得鄭重推薦。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偉倫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卻除此之外別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張愛玲的才情在於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張愛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傳奇》其實用傳奇來形容張愛玲的一生是最恰當不過了。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又一度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裏,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隻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隻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在文壇中赫赫有名的她,卻因為和胡蘭成的失敗婚姻,最後隻得遠走他鄉!
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孤高。她在文章裏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兩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又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隻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現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又保持超脫的,除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則能讓讀者大眾如醉如癡,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兩;她受的是西洋學堂的教育,但她卻鍾情於中國小說藝術,在創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的傳統,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現代著名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島成名,其小說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當時亦是極為罕見。五十年代初她輾轉經香港至美國,在此期間曾經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因其中涉及對大陸當時社會狀態的描寫而被視為是反動作品。其後作品寥寥,唯有關於紅樓夢的研究尚可一觀。
張愛玲也曾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南北一家親等六個劇本,之後也曾從事翻譯與考證工作。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夫婦有深交,她的作品即是透過宋淇介紹給夏誌清先生,肯定張愛玲不世出的才情,而享譽國際。張愛玲遺產的繼承人是宋淇夫婦,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IOS類的電子書籍,iPad和iphone兼容。《零度看張》閱讀地址:http://itunes.apple.com/cn/app/cuhk-press/id496806012?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