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不姓 李】 -- zt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2-05-23 05:27: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老子不是李耳

 

 



摘要:

關於老子的身份、生平與《老子》一書的作者到底是誰的問題,雖然長期存在爭議,但通常的說法都是以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的傾向性看法為依據,即認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其實,無論是從李姓起源的時間與由來、先秦稱人名書之例以及《老子傳》中所載李耳與孔子後裔代數的差距來看,還是從先秦主要典籍中都無有關李耳的記載,更無老子、李耳互見的文獻來看,都可以肯定,老子並不是李耳。 

 
關鍵詞:老子;李姓;李耳聃;考辨 

 
中圖分類號:K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81(2008)02-0145-04 
 

 

有關老子的姓名、身份、生活時間、生平行事等問題,一直是一大疑案。

到底誰是《老子》一書的作者,也長期爭論不休,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則不外乎因為先秦時期留下的有關材料太少,而在傳說中又存在幾個老子或者與老子可能相關、至少有疑似關係的人物,所以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子,或者誰才是世傳《老子》一書的作者,在漢代即已模糊不清,早在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就已無法確定,因而他在《老子韓非列傳》中不得不同時列出了三個當時被認為是老子的人物。自漢而後,隨著老子被奉為道教教主,逐漸被神化,附會之辭漸多,也就更加異說紛呈,歧見迭出,而圍繞著他及其著作的迷霧也就越來越濃。然而,從另一方麵來說,因為其人其書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對於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和學術史等方麵的研究,又實在有著重大而直接的影響,所以,這些問題又無法回避,自然也就成為了學術界廣泛關注的對象。雖然長期以來沒有定論,不過,筆者認為,將各有關人物和資料互相排比考證,逐層分析,應該還是可以理出基本線索的,其第一個結論就是:老子不是李耳。 
雖然這種說法已有人提出,也有人反對,但不僅從各種材料的梳理中能夠得到應證,而且通過對主張與反對者的主要理由進行比較分析,也能判明是非。 

 
現存關於老子的詳細記載,最早的是《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盡管其中列出了三個可能的老子或者在當時被認為是老子的人物,而且司馬遷偏向於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仲尼弟子列傳》中也明確地把老子與老萊子區分開來了,但是無庸諱言,他在本傳中的表述是不清楚的,其判斷或者傾向也是錯誤的。在他之後,雖然劉向《列仙傳》、《漢書·藝文誌》及邊韶《老子銘》、《經典釋文·老子音義》等都相繼認定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號聃,即傳世本《老子》的作者,並且成為了一種主流的看法,但事實上都是緣於司馬遷在資料缺乏而又傳說紛紜的情況下所作出的誤導。在近代以來一大批學者考證的基礎上,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麵揭示其誤: 

 

 

 


第一,春秋時無李姓,也無李氏,老子必不姓李或氏李。《老子傳》中所載的三個可能性人物中,有兩個是春秋末年人,與孔子同時而且至少有一個年長於孔子,另一個即使小於孔子,差距也不會太大,這在《史記·孔子世家》及其他一些文獻中都可以得到印證。而據古文字學家唐蘭先生的考證,春秋時有老姓而無李姓,所以老子不會是姓李:“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麵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

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都同意唐蘭之說,

郭認為:“在這兒我不妨先說出我自己所得到的結論,我的見解是以唐說為近是。”

馬指出:“老聃者,氏而字之。”

陳亦認定:“關於老子,人們都說他姓李名耳,……此係俗見。……老子就姓老,故稱老子。正如諸子百家各有其姓一樣。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墨子姓墨,楊子姓楊,莊子姓莊,荀子姓荀。唯獨老子給他姓李,焉有此理,此與當時姓氏規律不符。老聃即老子的姓名,何來李耳之名。”

 

在唐蘭等人的基礎上,高亨先生通過進一步的考證,在其《老子正詁·前記》中指出:“餘謂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所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了四條證據:一、“古有老姓而無李姓”,《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二百四十年間無姓李者,《史記·循吏列傳》中的李離,係《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戰國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二、“古人姓氏多本字,借同音字為之。所借各異,故一姓往往歧為數姓。……故老之變李亦語然而轉。”三、“古韻‘老’屬幽部,‘李’屬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他還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以證幽、之二部音韻相通,“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四、“周秦舊籍若《莊》、《荀》、《韓非》、《呂覽》、《禮記》、《國策》等,於孔墨大師皆舉其姓,獨於老子則稱老聃而不稱李聃,稱老子而不稱李子,明見老子原姓老矣。”唐蘭先生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隻可惜他沒能進一步指明李耳原本就不是老子。郭、馬二先生同樣也沒有揭明這一層,而陳獨秀雖然認定了老子不會名李耳,但也未進一步指明原本是兩個人。高亨先生的進一步考證,第一、四條可為老子姓老不姓李之證,但第二、三條則是因為過分拘泥於老子姓李名耳的舊說,有強為遷就之嫌。因為如果李耳是春秋時人而從他開始就已從老而改姓李,那麽,與前麵所說春秋時無李姓本身就發生了矛盾。當然,高亨先生後來對其觀點進行了修訂,提出老子姓老名聃,很可能就是《左傳》中所記載的老陽子的說法。不過,他早年的這一觀點還是頗有影響,不僅為後來讚成這一說法的學者運用,也被反對者作為反駁的例證,這是後話。

 

 
第二,即使春秋末期已有李姓或李氏,老子也不會姓李或氏李。對於春秋時無李姓之說,李水海先生在其《老子姓氏考辨》中提出了駁難,並舉出《呂氏春秋·先己篇》高誘注引《左傳·閔公二年》有“李克”,《韓詩外傳》卷二有“晉文公使李離為理”,《史記·循吏傳》記載:“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作為例證。但李克為戰國初魏國人,清代崔述、梁玉繩等人還認為就是李悝,《左傳·閔公二年》隻有裏克而無李克,高誘注引為李克,應誤;至於李離,高亨先生已辨為士離之誤,當亦不能作為春秋時有李姓或李氏之證。退一步來說,即使春秋後期已有李姓或李氏,也並不能作為老子姓李或者氏李之證。因為二者之間並無必然的聯係。 
 

 

 

□ 喻幾凡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02期

 

 

 

【】


所有跟帖: 

有理,胡適之先生也傾向於這一說,而不讚同太史令的說法。 -漁樵耕讀- 給 漁樵耕讀 發送悄悄話 漁樵耕讀 的博客首頁 (329 bytes) () 04/26/2012 postreply 19:43:50

獨秀快語:老子就姓老,故稱老子。 -- 可愛, 可笑, 直人也!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12 postreply 20:21:54

有趣 -一千零六夜- 給 一千零六夜 發送悄悄話 一千零六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03:32:44

本人讚同獨秀先生的快語,因為我在文章中讀到“古有老姓而無李姓”:)))。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14:59:30

好個 “古有老姓而無李姓”:)))。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12 postreply 15:47: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