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若幹年前看過的一個電視連續劇中,有一個這樣的場景:清朝乾隆年間,一群趕考的舉子,舉著孔子的牌位(“大成至聖先師”)遊行,讓當局很頭痛。因為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就是皇帝見了也要下拜的,因此沒人能敢阻擋。後來有人支了個招,讓衙役當差舉了個“叔梁紇”(音“和”)的牌位過去,就把遊行隊伍阻攔下來了。
這“叔梁紇”是何許人也?何以如此神通廣大?原來這叔梁紇不是別人,正是孔子的父親。所以這萬世師表的“大成至聖先師”,見了他的父親“叔梁紇”,當然就得“下馬”了。現在問題就來了:孔子的父親為什麽不叫“孔某某”,而是叫這麽一個奇怪的名字“叔梁紇”?他姓什麽?名字是什麽?
在前麵的拙作《有趣的姓氏》裏,我們已經談了姓氏的起源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先秦時代,姓是姓,氏是氏,名是名,字是字。貴族有姓,也有氏,有名,也有字;平民隻有名,沒有姓,也沒有氏。貴族一般稱氏不稱姓 (女子除外)。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宋人是殷商後裔(微子後人),所以他的“原始姓”是殷商貴族的國姓 - “子”。孔子的祖父的祖父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做宋國大司馬,為人所害。孔父嘉的兒子為避宋亂,流亡到魯國,此後以他父親的字“孔父”中的孔為姓。
所以,孔子的父親,自然姓“孔”,名字叫“紇”,字叔梁。從“伯、仲、叔、季”的長幼次序推測,孔子的父親應該是“孔老三”。那個時候的名和字的排列,是和現在不一樣,通常把“字”排在前麵,名放在後麵,姓(或氏)可以不提, 是“字名”而不是“名字”。所以,“叔梁紇”和“孔父嘉”一樣,都是當時通行的用法。這樣的“字名”在春秋戰國時代頗為常見,如秦國大將百裏奚的兒子,叫“孟明視”(也是秦國大將),“孟明”是他的字,“視”是他的名,他的姓是“百裏”,所以他的“姓名”,應該是“百裏視”或“百裏孟明”。
總而言之,在春秋戰國時代,由於姓、氏、名、字的並存,及不同階層和家族采用姓、氏、名、字的差異,文獻記載中的人名還是比較混亂的,有稱“姓 + 名”的,如孔鯉(孔子的兒子);有“姓 + 字”的,如屈原; 有“字 + 名”,如叔梁紇;有單稱“名”或“字”,如“子思”(孔子的孫子孔伋、《中庸》的作者、孟子的老師),很容易引起現代人的混淆。
順便說一說老子的姓名。老子既然“名耳,字聃,姓李”(《史記》),那麽怎麽被稱為“老子”呢?胡適之先生在其年輕時暴得大名的《中國古代哲學史》一書中,考證老子的“老” 是李耳的字,所以才被人稱為“老子”,就是引用前麵“孔父嘉”和“叔梁紇”的“字名”例子,和孔門弟子冉求(字“有”)被稱作“有子”這兩條做依據。所以這個“胡”說倒是有證據的,而不是信口開河的胡說。
(壬辰春於美麗家園草廬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