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十八)蔣莊汪莊(上)

本文內容已被 [ 龍劍 ] 在 2012-05-15 21:41:5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蔣莊在溪湖西南部花港觀魚公園內,主樓初建於一九〇一年,是無錫人廉惠卿所建,原名“小萬柳堂”,舊稱廉莊。廉惠卿的夫人吳芝瑛是名門之後,是曾國藩四大弟子之一、桐城大才子吳汝綸的侄女。吳芝瑛本人讀經書萬卷,也是一位才女,詩文俱佳,尤其擅長書法,聞名於世,據說慈禧太後也很賞識她的墨寶。她愛國、反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與秋瑾誌同道合,互為摯友。一九〇七年秋瑾被清政府殺害,吳芝瑛等四處奔走呼號,將秋瑾遺體運回杭州下葬於白堤旁,並修建“悲秋閣”和“風雨亭”紀念秋瑾的仗義忠貞。吳芝瑛的革命活動一直得到丈夫支持,廉氏夫婦為各地忠義之士排憂解危,不惜變賣家產,籌款資助民國革命之需。

       南京豪富蔣國榜,字蘇盦,解放前執我國桐油業牛耳,以二萬九千兩銀子捐贈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廉氏遂將“小萬柳堂”轉讓給他。此後杭州人按習慣稱它為蔣莊,“小萬柳堂”或廉莊的名字很少有人再提起。蔣蘇盦得到此園後,依原主人廉氏夫婦“為湖山生色”的意見,作了重建,在拆除原樓後,又投下重金,以十萬多兩銀子建造樓房、亭台,引入和種植各類名貴樹木花草,重新布置庭園。”並將其母親接到此處養老,蔣蘇盦事母至孝,就把“小萬柳堂”易名為“蘭陔別墅”。

        下麵說說蔣蘇盦為什麽取名“蘭陔別墅”。《詩經》共有三百零五篇,“雅”和“頌”以十篇為一“什”,所以詩章亦稱“篇什”。另有六篇有題目無文辭,其中《南陔》﹑《白華》﹑《華黍》出自“鹿鳴之什”,《由庚》﹑《崇丘》﹑《由儀》出自“南有嘉魚之什”。宋朱熹於集傳中稱這六首詩為“笙詩”, “笙詩”之稱,可能源於它們用笙演奏,本就“有聲無辭”,屬於“過門曲”之類。但多數人認為是原本有辭,後來散失了。《詩經》 毛傳說:“《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晉代的束晳根據毛傳這段話為之補作:“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陔”即台階,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將以供養其父母。”顯然,蘭陔兩字出典於此。

        蔣莊占地麵積近五畝,建築麵積約一千三百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寬十五米,三開間,進深十二米,單簷歇山頂,四周是回欄掛落走馬廊。東樓和西樓是蔣蘇盦購得小萬柳堂後新建的。西樓是客房,通過走廊與主樓相接,建築樣式上挑簷欄杆都是中式的,但采用了鋼筋混凝土的西式建材,耐久性上得以提高,可算中西合璧,當時是罕見的。東樓在一九二三年建成,正麵重簷,南北觀音鬥式山牆。

        蔣莊的布局,按照“郊園貴野趣,宅園貴清新”的美學原則作指導,先在東南角水際安亭,此亭名為寂照亭,又以長橋與蘇堤相接。在湖畔廣植垂柳,不加修葺每當春花秋月之際,清風徐吹,人們可盡情享受到“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閑適。南麵則直接湖水,不起牆垣,隻設石欄,外借小南湖和湖南遠處的山峰入景,視野極其開闊。從居室向外眺望,可收到“遠山含蒼水,近水入樓台”之效果。遠山含蒼水一語雙關,既指眼前風景:遠處的南屏山和沿山而下的溪流,也指可以遠望南屏山荔枝峰下民族英雄張蒼水墓。坐在室內憑幾而觀,“春見山秀,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西樓是以樓代牆,既擋烈日西曬,又可克服“淡雅之園難深”的缺陷,並給人一種“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的意境。綜觀蔣莊,把園中景物和園外大千世界融為一體,“借得山水秀,添來氣象新”,從而得到了“兩麵長堤三麵柳,一園山色一園湖”的極佳藝術的效果。

        蔣莊主樓樓下現在辟為馬一浮紀念館,分生平、詩學、書法和書房四部分,以實物、圖片、手稿和文獻資料。介紹馬一浮的生平事跡。馬一浮生前任浙江文史館館長和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他於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有“儒釋哲一代宗師”之稱。蔣莊主人蔣蘇盦是他的入室弟子,一九五〇年延請乃師居住蔣莊,從事學術研究,自己可以就近請教。後來周總理也指示讓馬老安靜住此,不要打擾他,直到文革前他的弟子、名流常集於蔣莊。文革中,馬老也受到了迫害,被迫搬離蔣莊,住到了安吉路的寓所,一九六七年離世,享年八十五歲。

        蔣蘇盦小馬一浮十歲,由商入儒,編撰過《金陵叢書》、《簡齋集》等多種書籍,對儒學和佛學造詣極深,畢生致力國學,一生中以收藏古書字畫為愛好。在馬老住蔣莊的十六年中,收集整理馬老近六十年的著作和書信及馬老撰寫的詩文十多萬字,輯為《馬一浮集》。另有師生的詩詞唱和共十四長卷。他有一個兒子是中科院院士、二〇〇三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著名化學家蔣錫夔。擁有蔣莊六十多年的蔣家一九八〇年把蔣莊產權交給國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