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泰若曦:一位光彩照人的奇女子
—— 看電視劇《步步驚心》
http://bubujingxin.net/live.shtml?idx=0
很久沒有看過這麽令人傷心不已的電視劇了。其悲情超過了N年前的《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甚至《永不瞑目》;其殘酷性更是《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所無法比擬的。愛,不得相愛,本來就是催人淚下的,如果這愛又是跟權利沾上關係,就更加令人欲罷不能,愛又不能,隻有肝腸寸斷的份了。這就是穿越曆史劇《步步驚心》帶來的曠古哀慟,無法相愛之痛。
本來以為這是一部搞笑劇,而且開頭部分也的確新穎、新奇,充滿了荒誕不羈,卻又十分有趣可愛,令人捧腹。可是看下去卻不再輕鬆了。開始要為名叫張曉的的這個現代女郎的處境深為擔憂。因為一個不小心,她竟被鬼使神差地從公元2011年,穿越到了300年前的大清帝國,搖身一變成為康熙大帝第八子側福晉的妹妹,住在八王爺胤禩的府第,被稱為二小姐,大名是:馬爾泰若曦。
當張曉蘇醒過來後,馬上對眼前的一切驚詫不已,她百思不得其解。她一個現代白領,怎麽一下子就變成了康熙王朝的皇室姻親了呢?而且等待她的命運是再過幾年要參加選秀,選上了便極有可能被皇帝看中,成為他的嬪妃;選不上也要成為宮女,在皇宮中侍奉皇上。這對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白領麗人來說,是多麽得不可思議,又是何等得殘酷與悲哀啊!
張曉是有男朋友的,那是一個濃眉大眼的小帥哥。要不是因為他的緣故,那晚也不會出事。出事的那個晚上,張曉加班到很晚才寫字樓走出來,麵對著來請求她原諒的男朋友,張曉怒氣難消,並痛斥他:我加班,你劈腿!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張曉被車撞擊飛出,靈魂出竅。再睜眼就成了300年前大清帝國的一個小女子。
所以,當張曉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之後,她馬上就想到要怎麽能再死回去?她認為隻有死去,才是她有機會再回到現代的唯一途徑。因此她想再從二小姐當初死去的地方,從樓梯上再滾落下來尋得一死,雖經幾次努力,遺憾的是卻都沒有如願。後來她又想到製造交通事故,想叫奔馳的馬匹撞死她。
可是兩次都是被四王爺恭親王所救。對此恭親王甚為不解,就詢問這位已經成為二小姐的張曉,為什麽要尋死?張曉隻是以做夢與現實不符的比喻來含蓄的回答他,沒想到這位後來成為雍正皇帝的四王爺,卻直率地以六個字相告:既來之,則安之。
從此,張曉不再急於去死,她在八王爺府安頓了下來,等待那即將要麵臨的一切命運安排。由此,張曉周旋在皇室的阿哥們中間,以她現代女性的獨有氣質,吸引了皇室的眾阿哥,與他們發生了一段段友情與感情,成為一個個溫馨又動人的故事。又由於張曉最終不得不參加選秀而進宮,又使得這些故事又加上了康熙帝的旨意與宮廷爭鬥的血腥陰影,最終上演了一場綿延20幾年的愛恨情仇的大戲。令當事人心中泣血,痛徹心扉。
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清宮戲。不過編導的高明之處是,他們用一個現代女性張曉來貫穿故事始終,以她的視角再現了清宮內皇子爭權奪位的殘酷事實。又由於張曉是現代人,又是讀過十六年書的人,就算是她不諳熟清史,也是看過很多有關以清史為背景的電視劇,所以她知道每個王子的結局,這又增加了故事的精彩與先知性。但是,處於漩渦中的主人公張曉,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悲劇上演而無力阻止,因為她無法改變既定曆史。正因為有這樣的奇妙安排,所以這部戲又比所有以往的類似的電視劇就更好看,更有趣味性,也更能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這部戲之所以獲得一片喝彩,除了編導功不可沒,演員陣容的強大與演技的精湛也是至關重要的原因。劇中的四王爺,八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還有康熙帝,太子爺等人物都是很有亮點的角色,為這部電視劇增加了很多光彩。比如四王爺的陰險狠毒,八阿哥的老謀深算,十阿哥的心無城府,十三阿哥的忠於義氣,十四阿哥的真誠坦蕩,都是鮮活生動,栩栩如生,甚至康熙帝的驕橫跋扈,太子爺的心懷不軌,也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些人物共同詮釋了皇室內的腐朽、黑暗與恐怖。令人們直觀感受了帝王家裏的可悲與可憐。
張曉的扮演者劉詩詩是一位影壇新人,畢業於舞蹈學院的芭蕾舞專業,雖不是演藝界正宗科班的中戲或是北影出來的,但是她的表演毫不遜色那些由這些學府締造出來的影視名星。也許是得益於學習舞蹈的經曆,劉詩詩的眼神特別有表現力,麵部表情也是極有層次,又很豐富,這讓她一開戲就先聲奪人,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這是一個很有創作意識的演員,能抓住人物的內心本質並且能夠很準確的表現出來。
比如一開始,那種急於返回現代世界的焦急心態就被她詮釋得環環相連,絲絲入扣,凸顯了一個現代女性不幸墜入300年前封建王朝的惶恐與悲哀。令人極其同情。後來,她被迫開始融入皇室生活,扮演一個新的角色的時候,又是步步為營,左右逢源。那種無奈與忐忑,更是令人 印象深刻,唏噓不已。再後來,她周旋於皇子之間,與十阿哥建立友誼,與十三阿哥成為知己,又與十四阿哥肝膽相照,這些親情戲,她演來都遊刃有餘,非常準確到位,而且毫不雷同,又不做作。
最難演的是她與八阿哥與四爺的情感戲,這兩個人物又是全劇的中心,一切陰謀與爭奪都是來自這兩個人的較量。張曉扮演的主人公馬爾泰若曦夾在其中,充滿了矛盾與痛苦。她明知道最後四爺是勝者,可是她還是把愛給了八阿哥,唯一的條件是要他放棄爭奪那把龍椅。當然處於曆史中的八阿哥無法預知問題的嚴重性,他沒有也不可能答應她的要求。於是在江山與美人麵前,工於心計的八阿哥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從而與他摯愛的女人失之交臂。
劉詩詩在與八阿哥的情感戲上,拿捏得很有分寸,從一開始的不願意到後來的漸生情愫,再到後來的感情深化等,都令人感到她愛的是八阿哥這個人,而不是他的地位與野心。在得不到八阿哥的確認不再爭奪皇位之後,雖然她忍痛放棄了這段感情,但還是不忘忠告八阿哥要提放四爺以及他的人。在八阿哥被人設計而被康熙懲罰之時,劉詩詩扮演的若曦都表現得心如刀攪,其情其義,令人感動。即便到了最後,若曦還幫助在命運上已江河日下的八阿哥。這已不是單純的男女之情,而是更令人景仰的一種義重如山之情。這些細微的變化與本質上的不同,對演員來說都是難度極大的課題,可是劉詩詩演來卻是非常逼真自然,令人信服。
雖然馬爾泰若曦與眾阿哥的關係都不錯,又曾經情係八阿哥,可是從全劇來看,若曦真正至死相愛的隻有一個人,這就是四王爺、雍親王,即後來的雍正皇帝。說來也奇怪,若曦明明知道他日後繼承了大統,對他充滿了敬畏與戒備之心,在關係上與他走得很遠。可是卻偏偏地留意他的一切,熱衷於了解他的喜好習慣,即使看他的眼神也都與與看別的阿哥不一樣。這些戲份,劉詩詩演起來又是渾然天成,痕跡不露,卻把一個青年女子愛上一代梟雄的微妙過程,巨細無遺地呈現在觀眾麵前。
及至到了後來,若曦全身心地愛上了四王爺之後,那個同憂患,共進退的柔腸寸斷都被劉詩詩表演得淋漓盡致,無以複加。如果說《冬季戀歌》裏的崔智友是一個無人能及、極其善於用眼睛表達感情的女演員,那麽今天的劉詩詩在《步步驚心》裏的表現已經不次於她,甚至超越了她,已經在她之上。
因為劉詩詩無論在氣質與演技上都更上一層樓,她塑造的馬爾泰若曦已成為一個經典人物。劉詩詩用自己的才華,將這個融會古今的人表現得極其豐滿鮮明、又鮮活生動。戲的結尾,雍正黃帝因為若曦死去而泣不成聲,心痛欲碎的樣子,看在觀眾的眼裏也覺得正常,這個女人值得一國之君如此刻骨銘心之愛。這一切都是劉詩詩的豐富表現力與感染力的體現,令觀眾從心理到感情上完全接受了若曦這個人物,劉詩詩確實演活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奇女子——馬爾泰若曦。
當然,影視劇歸根結底都是導演的藝術。從這一點上說,隻有不好的導演,沒有不好的演員。凡是稍有素質的演員遇上好導演便可以發光亮,成為新星明星。同理,如果再好的導演沒有遇上好劇本,也是殺雞用了牛刀,再有一身本事也是使不上勁兒。這個本子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而這部小說又有極好的口碑。如此說來,這部戲恰好是好原作,被改成了好劇本,好導演又加上了好演員,那麽這部大戲能夠一鳴驚人也就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這部電視劇是近年來最好的一部有關曆史題材的戲。是一部風花雪月版的《康熙大帝》與《雍正王朝》。該劇獨辟蹊徑把感情放到你死我活的皇權爭奪的背景上去寫、去表現。用一個異想天開般的虛擬的人物與手段,將曆史上一段有聲有色的改朝換代的血腥故事呈現在觀眾麵前。令愛情在遇上權力之後,盡管釋放出更炙熱的列焰,可是歸根結底也令愛情更見爐火純青,最終蕩滌一切世俗的汙泥濁水而卓然於世。
馬爾泰若曦與雍正之間的愛就是這樣得蕩氣回腸,壯麗無比。四王爺得到了皇位,卻最終失去了他的心愛之人,他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在愛情麵前,兩個都要問鼎皇位的人,都沒有為了愛情而放棄追求,隻有馬爾泰若曦,始終高舉著愛情的旗幟,把愛情進行到底,讓愛情高於一切。
結尾部分的那十幾集,每一集都是那麽得淒楚哀傷,人們同劇中人一起哭泣。尤其是若曦油盡燈枯之時的劇情,更令人雙眼紅腫,哭得頭昏頭痛。人們這時發現,在該劇剛開始時,若曦的真身張曉做夢都想離開清朝回到現代,可是到了結尾,她卻再也沒有這樣的念頭。按理說,她已經病入膏肓,生命隨時都要結束,這時她應該高興才是,這樣說不定她還有機會回到現代中去,奇怪的是她卻完全沒有這樣想。觀眾也沒有這樣想。
原因應該並不複雜,因為張曉愛上了她的角色,她已經成為那個社會的一員,一份子。而且,她的替身若曦,找到了愛,她為了愛情甘願留在那裏,即便是腥風血雨也要與她的愛人同在。不過,這一次又是命運違逆了她的意願,在她不願意走的時候卻讓她撕心裂肺地離開了。其實看到這裏,觀眾也早已忘記她是從現代而來的人,也不在乎她要不要恢複張曉的身份。在觀眾眼前的隻有若曦沒有張曉,觀眾對這個楚楚動人奇女子馬爾泰若曦,充滿了同情與好感。
電視劇的結尾,張曉恢複了知覺,可是她還清楚地記得她穿越大清國的點點滴滴,於是她急忙上網去追查。。。麵對這樣的一個結尾,的確很令人詫異得說不出話。想必編導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如此安排的。可是我還是要說,如果就在雍正壽終正寢之時,輔之以畫外音結束這部令人感動萬分的大戲不是更有份量嗎!這話外音應該是為劇情作個總結,隨後,就要把十四阿哥與雍正的由衷期望表述出來:但願此時的馬爾泰若曦已經回到了她的未來世界。。。這樣一個開放的結尾會給觀眾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間,也會使該劇更具有悲劇才會有的色彩與力量。
可惜的是,不僅沒有如此,穿越回來後的張曉還看見了雍正以現代人出現,可是麵對張曉的動情凝視,他卻全然無動於衷,顯然他又不是穿越而來的,與前生今世毫無關係。這個橋段實在是令人一頭霧水,不知道編導想要表達什麽?如果硬要有一個張曉回到今生的結尾,而且也安排了雍正的真身出現,那為什麽不讓這個真身與張曉相認?如果雍正皇帝最終在他的短命以後,也為了愛情而穿越回來尋找若曦,那麽這個故事不是更加動人異常,更加舉世無雙!非常之可惜,編導竟沒有做這樣的設計。
不過看到張曉的淚流滿麵,觀眾還是要被馬爾泰若曦忠於愛情的精神所感動,這是一種至死不渝的愛,隻有當愛情高於權利與金錢,高於一切之後,穿越回來的張曉才能深陷在愛裏不能自拔。張曉已經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大清國的馬爾泰若曦,一生一世隻會愛那個被政敵咒詛的四王爺、雍正帝而不會再愛上任何人。若曦愛就是這樣的單純,沒有功利,與皇位無關,與爭權奪利無關。。。隻愛那個讓她可以依靠,並感受到極大魅力的那個男人。。。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令人遺憾的結尾,這部電視劇就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上好之作了。即便如此,也還是瑕不掩瑜,事實上這也是人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有深度的清宮言情戲了。全劇大氣,嚴謹,才華洋溢。不僅是一部嚴肅的藝術作品,又很有觀賞性,可看性。充滿了精彩,很有戲劇與文學價值。
穿越劇已成為當今的一個時髦,人們借助現代的學識與想象,把一個個好看的經典插入穿越的成分,令文學故事更加豐富多彩,也令藝術形象更加生動感人。電視劇《步步驚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利用現代女性張曉這條主線,表現與歌頌了300年前大清皇室裏的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雖然這是作者和編導在藝術上的一次嫁接,可是觀眾卻是被故事深深感動了。如今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已經被深植於觀眾的心中,並難以忘懷,這就是那位光彩照人的奇女子——馬爾泰若曦。
音樂:一簾幽夢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