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父與子 誰之過?
國產當紅“四大名爹”:李剛、王軍、盧俊卿和李雙江。舉國感歎:“這是一個拚爹的時代!”
子拚爹,誰之過?
“愛拚才會贏”,子拚爹,誰輸誰贏?
李雙江——李天一之父
李雙江,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其代表作《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紅星照我去戰鬥》等在中國廣泛流傳。2011年9月6日,其年僅15歲的兒子李天一無照駕車,因尋釁滋事罪被北京警方判處收容教養一年。
盧俊卿——盧星宇之父
盧俊卿,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主席,中非希望工程主席,全球公益慈善聯盟金質勳章獲得者。2011年8月,其年僅24歲的女兒盧星宇引發網友和媒體關注,與之相關的發家史等受到質疑。
王軍——郭美美“幹爸”
2011年7月初,“郭美美事件”近兩周後,擁有中紅博愛大股東深圳物華公司10%股份的王軍進入大眾視野。8月3日,郭美美稱自己的幹爸“王軍”非紅十字會內部的王軍,而隻是一名商人。
李剛——李啟銘(又名李一帆)之父
2010年10月16日晚,保定公安局北市區分局副局長李剛之子李啟銘(又名李一帆)酒後在河北大學內飛車接友,致兩名女生1死1重傷。撞人被截後,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
以上這些父子都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天下的父子大部分是普通人家,就像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e.o.plauen ,1903-1944 )的係列漫畫作品《父與子》所描寫的一樣,父與子在人生路上是同伴,也是摯友。當父親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是兒子,當兒子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兒子小時父親是他的嗬護神,兒子大時父親是他的智囊和參謀;兒子小時是父親的開心果,兒子大時是父親的頂梁柱。父親因為有了兒子,兒子因為有了父親可使兩人曲折的人生路程變得平坦,平坦的路程變得更加順暢,父親因此有了加力器,兒子有了航標燈。都說兒子是父親的未來希望,其實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父親因為有了兒子,而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沒有了後顧之憂,兒子因為有了自己的父親,對未來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揚起生活的風帆。父親是兒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兒子做事的參謀,也是兒子遠行的後方;兒子是父親的未來,自己未竟的事業就在兒子身上。 兒子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兒子還小,父親需要兒子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父親已老。兒子小的時候,眼中的父親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兒子長大了,眼中的父親總是那麽傳統,很保守。等兒子快老時,才發現原來父親是那麽英明,自己有很多不如父親的地方。 世俗的眼光總歸是世俗的眼光:三十歲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歲之後是看子敬父。父親有父親的優勢,有經驗,老道;兒子有兒子的優點,有朝氣,創新。父親的成功不一定是兒子的成功,而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成功,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個超過自己的兒子。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是在自己父親的陪伴下,走完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後半生則是在自己的兒子陪伴子,這是一條永不間斷的人類繁衍的鏈條。家族是這樣發展,民族是這樣振興,人類是這樣生息。兒子總是在父親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親總是在兒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後半生。當父親做成功了一件事,人們會說:“那是由於父親的經驗豐富,”當兒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們還會說“那是由於後生可畏,年輕有為”。如果父親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那是廉頗老矣。”如果兒子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還太年輕,不成熟所至。”
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兒子會為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為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兒子超過了自己。
子反爹,誰之過?
特殊時期的父與子在人生路上,未必就是同伴和摯友。根據媒體和書刊資料,薄熙來在文革期間是紅衛兵組織“聯動”成員,宣揚“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而又響應當時造反派的“革命潮流”,聲明和被打為反革命的父親薄一波斷絕父子關係。“聯動”是當時北京城一個著名的造反派組織,組織了多起惡性武鬥事件,兩彈一星中的科學家之一姚桐斌就是死於聯動紅衛兵的棍棒之下。(參見楊國宇:將軍軍管日記(1967-1969))
到底薄熙來有沒有與父親斷絕關係,他自己最清楚;若真有其事,甚至動手打過自己的父親,薄熙來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有沒有懺悔過?
一個真實的事情:我在中國的一個朋友,他的父親是“南下幹部”,很不幸在文化革命一開始就受到嚴厲衝擊,據他說當時因為“迫於形勢”,他和他父親劃清界限,並且還參與批鬥他的父親,在多年以後,其父親早就落實政策光榮離休並且分得一套很大的房子,他們父子關係一切如舊,似乎沒有什麽陰影和影響。令人震驚的是,曾批鬥父親的他,竟然完全沒有任何悔恨和歉意。
德國著名作家西格弗裏德•倫茨(Siegfried Lenz,1926-)在其小說《德語課》(Deutschstunde,1968)中,以真切樸素、錯落流轉的敘述手法,深刻審視了德意誌那個瘋狂時代被扭曲的人性。《德語課》出版於1968年,作品取材自畫家埃米爾‧漢森(Emil Hansen)在納粹統治時期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
1945年,二戰剛剛結束,在易北河的一座孤島上,少年西吉(Siggi Jepsen)被關在感化院(類似中國的勞改)的單人囚室裏,罰寫一篇題為《盡責的快樂》的作文。往事紛至遝來:二戰期間,他身為鄉村警察的父親,奉命恪盡職守地監視一位於他有救命之恩的畫家,禁止其作畫,他還要求當時才十歲的西吉也幫忙監視畫家。然而,同情畫家的西吉卻背著父親保護藝術品,把父親撕碎的畫恢複成原狀,藏在一個廢舊的磨房“密室”裏。
戰後,禁令解除,父親卻仍然頑固不化地繼續“履行職責”。一場莫名大火將磨坊裏的畫作付之一炬,西吉對父親的懷恨與恐懼由此到達極點。而他偷藏畫作的行為也終於被父親發現,西吉被當作難以管教的少年犯送進感化院。在感化院中,他不斷回憶起往事,作文越寫越多,甚至不願跨出囚室。他希望能一直寫下去,繼續體會履行盡職的快樂……西吉說:“大人們不願審判自己,而把煩惱(指的他自己)裝上快艇送往少年教養院”。
倫茨小說的特點,寫最普通的人,最日常的狀態和最平凡的生活,卻用最簡練、最樸實的日常語言,把父子斷裂這樣人性的醜惡淋漓盡致地展現於讀者的麵前,小說家並沒有給父子誰對誰錯給答案,而是通過小說呼籲德國人的良心自省。倫茨的姿態表明,任何人都得把自己整個的生命放在天平之上,真正地反省,不是在善惡、好壞之間做出簡單的取舍,而是上“德語課”,從內心懺悔,讓天下每一個父子的生命往道德關懷方向成長。
我們中國人何時開始上懺悔這門“漢語課”?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