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邊的這本書,封麵上寫著紐約時報的薦書廣告“…you will read this explosive little book cover to cover and pass it to all y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
但它確實說準了兩件事:1,這本書令我很激動地從封麵一直讀到封底。2,看完後,很想傳遞給朋友們一閱。
這本書是關於美國窮人的生存現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天下窮人是一家,這本講美國窮人的書對中國當前的底層社會而言,同樣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作者芭芭拉(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雜誌撰稿人。就像《維多利亞時代的互聯網》一般,這又是一個雜誌記者寫出來的好書。
關於本書的緣起,芭芭拉在序言中寫道(大意):某日,與哈潑雜誌(Harper's)的編輯共進午餐,席間珍饈美味,耗費30美鈔。席間閑談,聊到美國普通勞工的謀生艱難,芭芭拉突發奇想,假如自己放棄現有的中產生活和白領職業,喬裝成一個沒學曆沒工作經驗的家庭婦女,到社會上去重新找工作,親身體驗一下窮人的日子,結果又當如何?
於是芭芭拉真的這樣做了,她堅持了幾個月。然後根據真實經曆,寫下這本《Nickel and Dimed》。
芭芭拉把自己“無產階級化”之前,給自己預設了幾個規則:
1. 隱瞞自己的生物學博士的學曆和上流社會的生活經驗,新的身份是一個沒有受過
高等教育、沒有工作經驗的家庭婦女。用這個新身份去找工作。
2. 進入角色時,要帶上一輛汽車
3. 絕不挨餓:實在沒錢吃飯的時候,會違反一下規則,用自己的信用卡買吃的
4. 不能睡大街:當自己的新工作無力支持房租時,體驗活動終止。
芭芭拉的體驗範圍,僅限於那些在職窮人(working poor),也就是說,起碼有一份藍領工作,能租得起住房。至於美國社會最窮的那一群:乞丐和無家可歸者,芭芭拉本人並沒有睡大街的計劃 – 那確實需要破釜沉舟的絕大勇氣。
因為先設了這幾條規則,所以,芭芭拉此舉更像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她配了汽車和信用卡這些安全裝備,也沒有真的拋家棄產,最不濟,她還可以回到現實,重新過回中產生活。
不過,我不太願意用“遊戲”這樣輕浮的詞去稱呼芭芭拉的活動。因為,讀她的書,你可以感受到那種悲天憫人的胸懷,她對底層民眾的內心尊重,她對掙紮在窮困邊緣的人們深深的同情。借一句很白岩鬆的話:這一切,體現著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
規則設置之後,芭芭拉上路了。
她的第一個地方是佛羅裏達州的小城Key West。在這裏她找到一份餐館服務員的工作。一個月的收入1039美元,500美元用於租簡易房,517美元用於食品、汽油、洗衣、電話以及日雜。收支基本相抵,沒辦法儲蓄。
第二個地方是緬因州的Portland。通過招工廣告,芭芭拉找了兩個工作:護工和清洗工。月入1200美元,480美元用於租房,剩餘用於日雜。仍然是攢不下什麽錢。維持這樣一個生活的代價,是需要她做兩份工,每周工作7天。
第三個地方是明尼蘇達州的Minneapolis。在沃爾瑪的女裝部當導購員。這完全是個很折磨人的體力活,要不停把客人挑揀完的衣服再放回到貨架原位。月薪1120美元,但是,不幸的是,她找不到便宜住處,隻得住汽車旅館,一個月費用1200美元。終於入不敷出。遊戲終止。
羅列這些收支數字是枯燥的。但是,數字之中,芭芭拉注意到一個殘酷的事實:低收入人群,他們一小時掙6美元的工作(如芭芭拉所體驗的),盡管,看起來有吃有穿有地方住,可悲的是,這樣的狀態並不是可持續的(sustainable)。他們的一大半收入,都要花在住房上,剩下的,養活一家子,聊足果腹而已。而且,你不可以生病,不可以旅遊,不可以休假,你的家人也不可以出現突發狀況。這是非常脆弱的平衡。一不小心,生活就會把他們趕出屋門,淪為homeless大軍中的一員。
芭芭拉說,看到這些事實,不需要受到經濟學家的訓練,隻要你有良知。--- 這是一句值得鼓掌的話。
在芭芭拉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工友中,有一位叫Holly(化名)的女孩,給我至深的印象。這個女孩和芭芭拉在緬因州的清潔公司工作,她們經常分到一組,去給大戶人家打掃房間。Holly23歲,結婚一年。她一周能掙30-50美元,要靠這個養活她自己,她的丈夫,還有一個年長的親屬。顯然,這點錢,是很難吃上飽飯的。
芭芭拉寫道,Holly在10小時的一輪工作之中,為了省錢幾乎從不吃飯。Holly的精神食物,就是每天下午2點半,問她的夥伴們:“你們昨天晚飯吃的是什麽呀?”仿佛這樣的談話,就可以充饑。芭芭拉笑稱之為”food fantasy conversation” ,與之相似的中國古代一則笑話是,看一眼鹹魚,吃一口白飯,仿佛飯裏也有魚肉味道。笑過之後,泛起了窮人的眼淚。
這書中的悲情故事,我此處不想太多渲染。淒淒慘慘的生活這世界所在皆是,要能解決貧困問題才是真正的大慈悲。遺憾的是,芭芭拉並沒有提出她的解決方案。
不過,在總結她的親身體驗時,她提出了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美國的中產階級和主流媒體,存在一個偏見: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懶,工作不努力。芭芭拉以她的親曆告訴讀者:窮人非常努力的工作著,但是他們工作越努力,生活越貧窮。這一定不是窮人的問題,而是社會製度的問題。
在書的結尾處,芭芭拉預言道(大意):總有一天,窮人們將再也無法忍受他們微薄的所得,而要爭取與他們的價值相對等的回報。當那一天到來時,會有大憤怒爆發而出 --- 但是天不會因此塌的,我們最終隻會過得更好。【按:芭芭拉原話是, “The sky will not fall, and we will all be better off for it in the end.” --- 讓我想到主席的話: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芭芭拉的這個結尾到底是什麽意思呢?罷工?革命?社會主義美國?她沒明著說,讓讀者自己猜去。
補記:2009年1月12日,芭芭拉發表了一篇文章《Rich Get Poorer, Poor Disappear》 (“富人變窮了,窮人沒影了”)。她談到金融危機之後的社會,不無譏諷寫到:經濟危局之下,貧富分化問題似乎好轉了。原來的中產階級現在都成了新窮人(Nouveau Poor)一族,大家都是窮人,再也沒有階級差別了。嗚呼。】
附上芭芭拉玉照(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