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為何被指認為'青兕'(作者:趙曉嵐)

來源: XiaoLinchuan 2010-11-16 22:33: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8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XiaoLinchuan ] 在 2010-11-20 20:36:5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文章來源: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A00030021/11946375.html

■辛棄疾手跡《去國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供圖/葛雲波

能文能武的辛棄疾在一次抓捕行動中,被驚慌的叛徒一眼識破了“真相”——原來他竟是一頭青兕。

青兕是什麽?辛棄疾為什麽被指認為青兕?後代人為什麽要爭當青兕或者青兕後身?大詞人的這則軼聞其實並不簡單,需要到曆史和宗教中去找答案。

■青兕下凡:辛棄疾和《西遊記》妖魔

《宋史》裏有一段關於辛棄疾的故事。辛棄疾在北方參加了耿京的義軍,並介紹他的朋友義端和尚也加入進來。卻不想,那義端隻是個投機分子,有一天趁人不備,偷了義軍的大印,逃跑了。耿京加罪於辛棄疾,辛棄疾哪裏受得了這份冤枉,於是單人獨劍,縱馬飛奔,追捕義端。義端和尚沒料到,義軍之中這麽快就有人追上他了,猛一回頭,心裏一驚,立刻滾下馬來。他看到了什麽以致如此驚恐?他看到的是一頭迅猛的“青兕”——辛棄疾的“真相”!

青兕是什麽呢?《西遊記》第五十回講到:師徒四人好不容易過了通天河,繼續前行。孫悟空前去化齋時,唐僧等三人被妖魔捆去了。悟空在山神、土地的指引下,找到妖洞,喊出那魔王,見他模樣:“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長時攪鼻,口闊板牙黃。毛皮青似靛,筋攣硬如鋼。”悟空和它打鬥時竟被套走了金箍棒,先後請了天兵、羅漢都沒戰勝它,最後請出太上老君,才知道它原來是老君所騎的青牛,下到凡間做了兕大王。

義端和尚看到的“青兕”大概與它相仿,至少那迅猛異常、剽悍威烈的形象應該是一致的。辛棄疾遇人不淑,氣不打一處來,麵目異於平常,人快馬疾,正如一頭威猛的青兕從天而降。

■神奇動物:青兕的曆史和傳說

現實中真的有青兕這種動物麽?如果有,它是什麽樣子呢?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考證,可以對“兕”的曆史有個大體的認識。

兕是春秋以前華北平原上常見的猛獸,最有可能是一種野生的聖水牛。“兕”是象形字,描摹了這種動物鮮明的特征:頭上長著兩隻大角,有像馬尾一樣的尾巴。兕角中空,人們用它做酒器,喚作“兕觥”。《詩經·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因其凶猛與虎有一拚,故常常虎兕並稱。《詩經·小雅·何草不黃》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論語》:“虎兕出於柙。”

遠古,人們常常捕殺兕,偶爾用來祭祀,食其肉,拿它的皮製作兵甲。《國語》記載春秋末期吳王夫差有十萬三千兵卒身著兕甲。一進入戰國,因為氣候等原因,華北平原的兕開始絕跡,見不到兕的人們便開始臆想,將兕與犀的部分特點雜糅,比如將犀皮堅厚的特點移植到兕身上,《考工記》甚至認為兕皮比犀皮還堅韌,能多放一百年。但是這種混淆的情況還不普遍,畢竟那時南方還有兕存在。

漢武帝時期,茂陵(今西安附近)富民袁廣漢“於北山下築園,東西四裏,南北五裏。激流水注其中。構石為山,高十餘丈,連延數裏。養白鸚鵡、紫鴛鴦、犛牛、青兕,奇獸珍禽,委積其間”(《三輔黃圖》)。北方有錢人建起的這個“動物保護區”,養了些奇獸珍禽,“青兕”也列在其中,可見當時青兕已是稀有動物了,大概已瀕臨滅絕。還有一種可能是,圈養的“青兕”已非先秦時所說的兕,隻是因為貌似借用了兕之名。

許慎寫於東漢中期的《說文解字》說“兕如野牛而青”,但不知他是根據文獻,還是親眼所見。大概在東漢末期,兕在南方、北方都看不到了,開始成為傳說中的動物。可能根據當時獨角犀的特點,東漢末鄭玄較早將兕說成“似牛,一角”的野獸。到了立國於南方的晉代,人們較漢代人更容易看到獨角犀,兕一角的觀念更牢固了。郭璞注《爾雅》又撮合了許慎的青色說,稱兕“一角,青色,重千斤”。劉欣期《交州記》說“兕出九德(今越南北部),有一角,角長三尺餘”,則是將犀稱作兕了。南宋與辛棄疾同時代的羅願則直接說:古人把犀稱作兕。他又說兕、犀畢竟不同:“兕青而犀黑,兕一角而犀二角”(《爾雅翼》)。說法有些混亂了。

正是因為青兕久已滅絕,帶來了各種揣測、聯想,在傳說中它的形象不斷被創造,愈來愈神秘。

■所謂“真相”:和尚心理在作怪

義端和尚恐慌之中,對追上來的辛棄疾說:“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那麽辛棄疾本人長得什麽樣子呢?其友人陳亮形容他:“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這種“眼光有棱”、“背胛有負”的身體特點與青兕大王“雙眸幌亮”、“筋攣硬如鋼”形象可以相參照,所以義端的聯想是不太費腦力的,不是臨時編造的奉承話。

義端為什麽會這樣說呢?“真相”在義端那裏,指的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事情的本來麵目,而是佛教用語,好比說本相、實相,屬於義端和尚的“專業術語”。辛棄疾自然不是青兕轉世,義端也不會有意將他“妖魔化”,那為什麽和尚偏偏說的是青兕,而不是別的呢?這就要提到禪宗文化。

禪宗在宋代的影響愈來愈深廣。“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該派宗旨。“性”是生起心的本相,是心的本原。禪家或稱本來麵目、本性、自性、五根、六根等。義端所說的“真相”,與本相、自性、根性等一致。禪宗常用牛來比喻自性,因為牛的凶猛、倔拗、不易控製的脾性與未修行的人的心性相仿。《遺教經》說:“當製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接著就是用牛來比喻五根。五根當製,則牛須製,便出現了一個著名的比喻“牧牛”。《增一阿含經》專門有“牧牛品”。禪宗亦借牧牛來比喻修心。北宋清居禪師曾經“觀眾生之根器,應病施方作‘牧牛’以為圖,隨機設教”,圖有八幅,分別為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忘牛、人牛俱忘。由其步步為營、細致周到的措施,可見禪宗對眾生自性的擔心。牛的影子,深深地烙在了僧人們的心底。

“少年橫槊,氣憑陵”、“壯歲旌旗擁萬夫”的辛棄疾,氣豪神逸,不可羈勒,哪得控製?義端以他“專業”的功底,立刻由辛棄疾聯想到牛,而青兕為牛中最凶猛者,以之擬猛人辛棄疾,最為恰當。古人常常將“虎兕”並稱,義端沒有像陳亮那樣把辛棄疾比作“真虎”(《辛稼軒畫像傳》),正是他作為和尚的文化心理在起作用。

辛棄疾研究專家鄧廣銘先生理解“君真相乃青兕”為“你的長相像青兕”(《辛棄疾傳》),將“真相”誤解為“長相”,僅及外貌,卻忽略了人物性格,主要因為不知“真相”實為佛教術語。

青兕傳說中的形象,辛棄疾剛猛的英雄形象,義端和尚的佛教心理,缺一不可,它們共同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為曆史,從此深深地紮入後世文人的心底。

■青兕後身:史上最“牛”粉絲團

辛棄疾生前已享大名,身後更是被無數人景慕、效仿,其中不乏名家,而且他們還被譽為“青兕後身”,或者竟以“青兕”自稱,皆以辛棄疾為統領,浩浩蕩蕩,穿越八百年的曆史長河。

辛棄疾壯誌難酬,坐看宋朝喪權辱國,英雄隻有愁滋味。這樣的曆史情境不斷搬演,這是後來許多有誌之士引辛棄疾為同調的根本原因。盛宣懷女婿、翰林院編修費念慈曾作《賀新郎》詞:“淪落斜陽身世,且莫更狂呼青兕。”青兕們所欲拯救的就是如斜陽般淪落的時勢,盡管他們多是無力回天。

清初詞壇巨擘陳維崧,明亡後隱居不仕,其詞的氣魄、骨力皆得稼軒真傳。浙西詞派領袖朱彝尊《邁陂塘》稱許他:“擅詞場、飛揚跋扈,前身可是青兕?”二百年後,易順鼎作《賀新郎》詞:“有青兕前身堪證。”也是指陳維崧。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丘逢甲率領親自組織的台灣義軍,與日軍殊死戰鬥。後《馬關條約》簽訂,台灣被割讓,他“痛哭辭故國”後,發誓“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他經曆與辛棄疾相似,自稱“前身青兕愧僧知”(《實甫將行賦此為別》二首其二)。

“青兕”粉絲團裏,最執著的莫過於柳亞子了,他自稱崇拜辛棄疾,改名棄疾,在《民報》發表文章時署名稼軒。他還說:“辛亥革命起來,我二十五歲了,在上海《天鐸報》做文章,筆名青兕,青兕者,是用辛稼軒‘前身青兕’的古典。”他發表《青兕宣言》等討伐袁世凱複辟,積極主張北伐。青兕的意象在他的詩詞中反複出現。如今,江蘇吳江柳亞子故居內的磨劍室書齋有副對聯,是其友人所贈,上聯便是“青兕前身辛棄疾”。

如此“青兕”粉絲團,可謂名副其實的“牛”。“青兕”號召力之強大,傳播之久遠,想當年義端倉猝之間冒出這個“靈感”之際,是萬萬難以夢見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和尚戲乾隆(來源:旅遊網)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來源:lionqueen1997)
  • 追蹤50位大明星的學生時代成長曆程,看看誰變化最大 (組圖)(來源:完全娛樂)
  • 盤點中國曆史十大忽悠高手(來源:環球網)
  • 慈禧太後吃'禦米'(圖)(來源:燕趙晚報)
  • 所有跟帖: 

    好文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10 postreply 10:56: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