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philosophy dead?-《the Grand Design》點評(3)

本文內容已被 [ 林默山 ] 在 2010-10-02 08:21:1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下麵看看物理學是如何以科學為途徑解決千百年前東方哲學早已探討過的問題,並給出一致的答案的。
按霍金的描述,宇宙的生成隻有法則(law)是必須的,宇宙之所以能夠從nothing中進行自主創造出something,是取決於萬有引力這樣的Law的存在,是它的存在使在能量守恒律不被打破的前提下創造物質成為了可能,進而才有可能以理論的形式解釋這一進程。因此,霍金的law具有這樣的屬性:即它是先天地而有。即便在宇宙萬有,甚至是在空間、時間一切種種都不存在、或都無意義之先,脫離任何載體的law卻依然是必有,並在物質生成最初一刻同步發生作用,使得物質的生成成為可能。天地之先要有law,這是物理中新鮮的論點。
而這種具有“先天地而有”性質的law,也即“律”,在哲學範疇卻一點不新鮮,是東方哲學裏早已探討過時了的東西,那便是宋明的理學。宋明理學中的“理”便是這樣一種東西,凡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之有,不賴於實物的存在,實物在,理有,實物不在,理也有,人知其理,理有,人不知其理,其理依然有。你不能問“理”有於什麽地方,它的有,不在時間空間範疇之內,是先天地而生,它不具任何實體,卻是一切實體的共有屬性,並且物質是因理方得以成形。
物理學近年成果之一,便是科學界已經找到一定的根據支持如下的結論:自發創造(spontaneous creation) 是宇宙中“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的原因。也就是說,宇宙中的creation,是自發的、無主宰的。應當說,科學發展到今天才得出這樣的結論,比起東方哲學在同一問題上的回答,事實上遲了兩千多年。莊子在《齊物論》中早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完全同樣的一件事:“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萬籟之成並無主宰,乃自取其成。
因此,從科學角度提出的自主創造概念並不新穎,這隻是前代哲人留給後世科學家們的另外一隻腳印,而科學走到如今,又恰恰踏了進去。而從科學角度提出自主創造,其價值僅在於:在科學的道路上,人們似乎已經找到支持這一概念的根據。
霍金在回答關於現實的問題時提到了模型(model)作為現實(reality)所依賴的context,認為人所認知的任何現實(reality)都依賴於人對外界的模型,這樣的模型是通過個體自己的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後形成,當這樣的模型在人的意識中建立起來,是由這個模型再建立起屬於它自己的現實(reality),因此現實是由模型建立,現實如何取決於模型,獨立於模型的現實不可思議。
因此,現實不唯一、也不絕對,並且沒有辦法判定什麽樣的reality是獨立於觀察者的主觀意識、並且是忠實反應客觀世界的。他以魚缸為例,意大利人認為不同形狀的魚缸會將外界的形象扭曲,從而使魚產生錯覺,對外界建立扭曲的模型,從而不能見到真實現實的樣子。霍金認為,這不是什麽問題,因為魚並不會因此而困擾,它會毫無問題地接受任何一種模型,並生活在它所建立的現實中。進而言之,如果說魚缸的不規則形狀使得魚對外界的觀察發生了扭曲、從而生活在被扭曲的、不正確的現實中,那麽在魚而言,它並不知道什麽樣的模型及現實是客觀的。對於人而言同理,誰也沒有辦法證明我們人在對外界的觀察中建立的模型不是扭曲的。從而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客觀。
霍金認為現實僅建立於這種模型之中。而模型是相對的,不存在“標準”模型以及“標準”現實。那麽,霍金先生事實上是承認了,物理學的一切發現及結論,都是基於、並且是為人所共知的reality服務,使得人在認識世界的時候,能夠對現實世界中的一切問題(包括宇宙的來源)能夠自圓其說,提供一個能夠說服人類自身邏輯的“因”。那麽,這便意味著另外一個事實,即科學的一切發現及結論都是相對於人所共知並接受的現實模型而言,因此都不是適合萬般而皆準的絕對真理;而且,絕對的(也即獨立於模型的)真理並不存在,因為人沒有辦法超越模型去測度一種東西。
霍金先生以科學成果為依據,給予世界以上的宣示,自然具有足夠說服力。然而,霍金的思辨沒有觸及到如下的根本問題,因而顯得不夠豐滿:既然一切都基於一種模型,而模型又是相對的,那麽,作為模型的host,一個人應如何理解他在自己模型裏的存在,他又是如何將自我注入到模型中的?難道他自己的存在並不獨立,也是依賴於自己的模型麽?我們可以任意理解一個物體在模型中的存在,但是當一個模型裏涉及到其他人,或者是模型的host自我時,我們便無法輕鬆解釋作為現實的一部分,這些人的存在其實也是依賴於自己的模型的。
因此,霍金先生踏進了古代哲人留下的一個腳印,卻在論證中沒有達到那個腳印的深度。
關於模型,或者境界,莊子早已進行過生動的描述。他講在夢裏發現自己是個蝴蝶,他以蝴蝶的眼睛看夢裏的一切、理解夢裏的現實,當他是蝴蝶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就是蝴蝶,並不知道曾有個莊周,而他在醒來以後,發現自己是莊周。這時莊子提出了問題:他不知道是莊周的夢裏產生了蝴蝶,還是那隻蝴蝶的夢裏產生了莊周。“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我?是都是我,還是都不是?蝴蝶與莊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嘛?

而莊子對這些問題,也給出了他的答案,即“彼是方生”之學:“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

事實上,霍金的模型說隻是揭示了佛家的一個字,即世界的“空”性。不論人以怎樣的方式來看待現實,現實本身都依賴於個體先建的對世界的model,不同的model會有不同的現實,因此,現實具有“空”性。所謂空性,即不能將絕對與永恒同時應用於同一事物上,世上隻有“短暫”的絕對與“相對”的永恒(佛家的“測不準”關係?)(參《圓覺經》)。

關於人在自己模型中的存在認定,科學事實上也給出了與佛家一致的答案,然相對於《the Grand Design》,佛家的思辨遠為徹底而詳細,參《楞嚴經》之七處征心,八還辯見。
由此看來,物理學這隻一步一個腳印的烏龜,現在似乎剛剛與哲學這隻蹦跳飛跑的兔子站到了一起。
現在的懸疑僅是,到底是誰先越過終點的紅線,將人類徹底從存在中解放出來。

所有跟帖: 

挺深奧的 -布衣之才- 給 布衣之才 發送悄悄話 布衣之才 的博客首頁 (220 bytes) () 09/23/2010 postreply 19:23:12

借花獻佛,講一段舊約的故事。。 -林默山- 給 林默山 發送悄悄話 林默山 的博客首頁 (565 bytes) () 09/23/2010 postreply 19:56:25

貧困的哲學,哲學的貧困。。。 -HappyNow?!- 給 HappyNow?! 發送悄悄話 HappyNo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4/2010 postreply 18:32: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