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UST read: 季羨林:在胡適墓前的回憶與反思



to read the full story, click the link:
季羨林:在胡適墓前的回憶與反思

摘自:《二月蘭》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我現在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他雖已長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後一次見到這個笑容,卻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學建校五十周年的紀念日。此時,解放軍已經包圍了北平城,然而城內人心並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學生也並不惶惶;不但不惶惶,而且在人們的內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還有點狐疑,都在期望著迎接解放軍。適逢北大建校大喜的日子,許多教授都滿麵春風。聚集在沙灘孑民堂中,舉行慶典。記得作為校長的適之先生,滿麵含笑,作了簡短的講話,隻有喜慶的內容,沒有愁苦的調子。正在這個時候,城外忽然響起了隆隆的炮聲。大家相互開玩笑說:“解放軍給北大放禮炮哩!”

簡短的儀式完畢後,適之先生就辭別了大家,登上飛機,飛赴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李後主的幾句詞:“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唱別離歌,揮淚對宮娥。”我想改寫一下,描繪當時適之先生的情景:“最是倉皇辭校日,城外禮炮聲隆隆,含笑辭友朋。”我哪裏知道,我們這一次會麵竟是最後一次。如果我當時意識到這一點的話,我是含笑不起來的。

從此以後,我同適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揚鑣,“世事兩茫茫”了。聽說,他離開北平後,曾從南京派來一架專機,點名要接走幾位老朋友。他親自在南京機場恭候。飛機返回以後,機艙門開,他滿懷希望要同老友會麵,然而除了一兩位以外,所有他想接的人都沒有走出機艙。據說——隻是據說,他當時大哭一場,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適之先生在南京也沒有能呆多久,“百萬雄師過大江”以後,他也逃往台灣。後來又到美國去住了幾年,並不得誌,往日的輝煌猶如春夢一場,已不複存在。後來又回到台灣。最初也不為當局所禮重。往日總統候選人的迷夢,也隻留下了一個話柄,日子過得並不順心。後來,不知怎樣一來,他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院長,算是得到了應有的禮遇,過了幾年舒適稱心的日子。適之先生畢竟是一書生,一直迷戀於《水經注》的研究,如醉如癡,此時又得以從容繼續下去。他的晚年可以說是差強人意的。可惜仁者不壽,猝死於宴席之間。死後哀榮備至。“中央研究院”為他建立了紀念館,包括他生前的居室在內,並建立了胡適陵園,遺骨埋葬在院內的陵內。今天我們參拜的,就是這個規模宏偉、極為壯觀的陵園。

我現在站在適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後,悲從中來,心內思潮洶湧,如驚濤駭浪,眼淚自然流出。杜甫詩:“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我現在是“焉知五十載,躬親掃陵墓。”此時,我的心情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所有跟帖: 

紀念季羨林老先生。“然而除了一兩位以外,所有他想接的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74 bytes) () 07/15/2009 postreply 19:56:02

吾輩可表另一種理解。。 -林默山- 給 林默山 發送悄悄話 林默山 的博客首頁 (302 bytes) () 07/15/2009 postreply 20:22:21

謝謝您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很令人思考。 -廣陵曉陽- 給 廣陵曉陽 發送悄悄話 廣陵曉陽 的博客首頁 (130 bytes) () 07/16/2009 postreply 18:33: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