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她們是李秀文、郭德潔和胡友鬆。
李秀文,1891年生,廣西臨桂人,出身農家。1911年與李宗仁結婚,1918年2月生子李幼鄰。李宗仁娶了郭德潔之後,她基本上與李宗仁分居,隻保持名義上的夫妻關係,一心一意撫育幼鄰。1949年4月至1952年秋,她寄居香港。為了與定居美國的兒子住在一起,她輾轉到古巴住了五年半。1958年5月,在飽嚐了離別之苦後,李秀文終於與兒子團聚了。1965年李宗仁回國臨行前一個月,專程到李幼鄰家與李秀文母子話別。他先向母子二人表示歉意,然後告訴他們自己決定回國定居,要他們萬萬不可泄露出去。最後他語重心長地對李秀文說:“人說老來思鄉,落葉歸根,一點不假。我的一生,原來是四海為家,想不到也有思鄉懷歸的一天。如今深感去國之苦,苦不堪言。”他勸李秀文:“你年紀也大了,還是回中國定居快樂地安度晚年罷。你在此言語不通,不能自己出外,又沒有朋友來往,生活是很枯燥的。”李秀文說她將來會如他所囑回祖國養老。
1973年,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不幸解體。李秀文的孫女們大學畢業後各自立業,兒媳珍妮因與李幼鄰意見不合而異地分居。孫女走了,兒媳離去了,兒子每天早出晚歸,忙於事務,留給李秀文的則是一片寂寞。往事如煙,李宗仁的囑咐時時縈繞在心頭,李秀文思鄉之情越來越濃。
就在這一年的10月31日,在離國二十多年之後,李秀文回到了祖國,鄧穎超和廖承誌親自接見了她。以後李秀文回到桂林定居,與侄子李嘉球和侄媳譚明一起生活。她被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桂林市政協常委。
1992年6月18日,這位百歲老人謝世。知足常樂,寧靜淡泊,李秀文就是靠著這樣的心境走完了她的一百零二年人生。
李秀文常和侄媳譚明聊天到深夜,回憶、訴說自己的經曆,譚明根據她的口述整理為《我與李宗仁》一書,向世人介紹了李秀文的一生。
郭德潔,1907年生於廣西桂平,原名郭月仙,郭德潔是她與李宗仁結婚後改的名。月仙自幼聰慧過人,性格與一般女孩子皆有不同,上中學時就立誌要做“出類拔萃的女人”。1924年,郭還在桂平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期間,被時任定桂軍司令的李宗仁看上,郭也仰慕李的威名,正所謂英雄愛美人。18歲的郭德潔嫁於李宗仁後,一直陪伴在其身邊,完全取代了李秀文,成為李宗仁的夫人。李宗仁征戰南北,她一直追隨陪伴,並頻繁出入各種公眾政治場合。郭德潔還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女性,她積極投身教育事業,先後借助李宗仁的力量在桂林等地辦學,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1948年4月,郭德潔全力幫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成功,榮登副總統夫人的高位,可謂誌得意滿。1949年底她隨李宗仁寓居美國,後來加入了美國國籍。她起初不願回國,但李宗仁回國意誌堅決,又加上自己身患癌症,她不想死後葬身異國他鄉。因此,她選擇了和丈夫一道回國。回國後他們夫婦受到崇高的禮遇。
1966年3月21日,郭德潔因病去世。由於是秘密回國,無法顧及國籍問題;回國幾個月來,又整天忙於參觀與會見親朋好友,更顧不上解決國籍問題。此時,她應該還是美國公民,而中美之間還沒有邦交,我們不能為一個美國公民舉行追悼儀式。於是,尋求法律程序,為她辦理歸宗手續。征得李宗仁先生的同意,在郭德潔的一個手提箱裏找到她的美籍身份證,由國務院辦理了歸宗手續,使她成為了合法的中國公民。3月23日上午,在北京醫院舉行了有周恩來、彭真、李四光等人參加的向郭德潔遺體告別儀式。遺體火化後,骨灰盒存放於北京西郊骨灰堂。同舟共濟,風雨相伴,從1924年到1966年,郭德潔伴隨著李宗仁走過了四十餘年風雨曆程。
胡友鬆,1939年出生於南京,幼名若梅,是影星胡蝶的私生女。1947年被養母沈文芝(曾是張宗昌的姨太太)帶到北京讀書,1959年畢業於北京第三護士學校。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幾次談對象都被幹擾破壞,到27歲還未婚嫁。與李宗仁結合後,一直精心照料李的生活。在李宗仁遺體告別儀式結束後,周恩來握著胡友鬆的手說:“別難過,搶救無效。你放心好了,國家會照顧你的。”
李宗仁去世後,胡友鬆的生活也一波三折。因為身份特殊,又處在文革期間,她備受艱辛,曾坐過牢,被下放勞動。1972年5月,在周恩來的關懷下,她化名王曦,進北京無線電元件九廠當了一名檢驗工,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後來她被調入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工作,直到1989年8月退休。
退休後的胡友鬆先後向桂林文物部門和台兒莊李宗仁史料館捐贈了李宗仁的一些珍貴遺物。1998年4月,胡友鬆接受棗莊市台兒莊區人民政府的邀請,到台兒莊定居,出任李宗仁史料館的名譽館長。晚年的胡友鬆一心向佛,潛心作畫,生活得很充實。
李宗仁有兩個兒子。長子李幼鄰,1918年生於廣東新會,1937年留學美國,1942年獲得芝加哥大學軍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但他並沒有秉承父誌,不但政見上有所分歧,事業上也各走不同的道路。他不願借助父親的權勢去謀取一官半職,對國民黨的官場腐敗也非常反感。1947年因父母思子心切,他攜妻女回國,在上海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工作了三個月便辭職不幹了,又到香港與友人合作辦廠。1949年12月護送父親到美國治病,從此定居紐約。1973年10月底,送母親李秀文回國,自己仍返美國經商。以後多次回大陸探母和觀光,並積極地在華僑中宣傳祖國的變化和共產黨對海外人士的政策。1993年5月中旬,李幼鄰病逝。其妻珍妮,為美國一混血女子,生有4個女兒,分別叫瑪茜、雷詩、文迪、琴妮,均生活在美國。
李宗仁的次子李誌聖,1937年生,據說是李宗仁與女秘書的私生子,因郭德潔不曾生育,就算是郭德潔所出。12歲隨父母一起到了美國。李宗仁和郭德潔回國後,李誌聖同長兄李幼鄰住在一起。大學畢業後,在美國一家公司擔任廣告設計的職務。妻子龔懷磊,四川人,在紐約一機關供職。有一子一女,名字分別叫國欽、珍珍,家庭幸福美滿。
(編輯:刀刀)
文章摘自 《43位戰犯的後半生》 作者:李永銘 範小方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
網友評論 已有829位網友發表評論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