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對話:辜學耕的《石鼓文》係列

來源: cw 2024-05-20 22:20: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2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w ] 在 2024-05-20 22:58:1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石刻文,最早發現於陝西寶雞石鼓山一帶,刻於十座花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所以稱為“石鼓”。石鼓文因此得名。十塊石鼓,上麵刻有四言詩體的銘文,內容大多為歌頌、祭祀、記載曆史事件等。

石鼓文是大篆與小篆之間的一種書體,筆法方正,均衡簡潔,布局緊湊,圓闊有致,且線條流暢,有明顯的動感。非常有裝飾性和象形性。

石鼓文對後世的書法與繪畫藝術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著名書畫家如楊沂孫、吳大澂、吳昌碩等都長期研究石鼓文藝術,並將它融入書法和繪畫中。


吳昌碩書法作品

成都畫家辜學耕的一組《石鼓文》係列版畫,別開生麵。他用現代藝術的手法,通過色彩和古老文字造型的結合,以穿越時空的對話形式,重新審視塵封的記憶與思想,探討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曆史之間的關係。非常有意思。

在《康德那座山》中,紅色和黑色的對比強烈而深刻,仿佛是在哲學的迷宮中。密集而流動的線條,似乎要展示思維的複雜性和深邃感。畫麵中那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似乎讓你想問: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又在哪裏?

《老子那座山》則以其自然流動的線條和色彩,表現出老子哲學中的自然無為之道。線條如行雲流水,色彩融入自然,沒有矯飾,隻有運動,如同道家所追求的返璞歸真,超然與灑脫。

在《淚珠》中,鮮豔色彩如同淚珠般在畫布上流動。墨汁和炭精條的線條交織,向日葵仿佛訴說著命運的悲歡離合。藍色的背景和文字造型的對比和結合,似乎在暗示大自然和其中的生命所承載的記憶與滄桑。

兩幅《自己那座山》,強烈飽和、交錯暈染的色彩和字體如同山川的脈絡,線條縱橫交錯,充滿力量與生命。每一條線,每一個色塊,都仿佛是藝術家內心的投影,和藝術家對自然和自我理解的表達。

1 石鼓文-康德那座山(布麵丙烯40×40cm 2022)

2 石鼓文—康德那座山(布麵丙烯100×100cm 2021)

3 石鼓文—老子那座山(布麵丙烯100×100cm 2021)

4 石鼓文—老子那座山(布麵簽字筆40×40cm 2021)

5 石鼓文—淚珠(布麵丙烯 墨汁 炭精條 60×60cm 2021)

6 石鼓文—自己那座山(布麵丙烯100×80cm 2022)

 

7 石鼓文—自己那座山A(布麵丙烯100×80cm 2021)

所有跟帖: 

給朋友捧個場。在其它平台上寫的介紹些作品。 -cw- 給 cw 發送悄悄話 c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0/2024 postreply 22:21:28

大家早安!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4 postreply 04:47:24

非常驚豔啊!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4 postreply 04:48:21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驚豔不?這是唐詩三百首對石鼓文的描述。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4 postreply 11:12:42

第二、三句太形象了 -cw- 給 cw 發送悄悄話 c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24 postreply 11:20: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